[漢語拼音]bíkǒng
[英文]naris;nostril
[解釋]鼻子的外開口;泛指帶有鼻子外開口的鼻窩的前部
[其他相關拓展]
鼻孔,鼻腔跟外面相通的孔道。
簡介
鼻孔(鼻腔)內有一層又薄又嫩的黏膜,它的前部長有黑毛,能阻擋空氣里的灰塵雜質;裡面有許多毛細血管,能使吸入的空氣變得接近體溫,還能分泌粘液(即鼻涕),使空氣濕潤,粘住空氣中的灰塵細菌。所以鼻腔是呼吸系統的第一道“防線”。用手挖鼻孔,會損傷這道“防線”的功能;指甲又很容易挖破鼻黏膜,易使粘附在指甲上的細菌侵入鼻黏膜,引起發炎出血,甚至化膿。鼻腔的靜脈相通,醫學上把鼻子周圍這個區域稱為“危險三角區”。要是鼻腔里的細菌侵入顱腔,引起感染化膿,則將危及生命,所以不要讓孩子挖鼻孔。
相關資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760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