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雙陽社區位於菏澤城區內,中華路、長江路東西貫穿。太原路、牡丹路南北貫穿,雙陽社區現有聶莊、武莊、三姓莊、何莊四個自然村組成,居民2200餘戶,7600餘人。轄區面積1.5平方公里,轄區內有市、區直單位14個,菏澤市重點新聞單位菏澤市廣播電視局,菏澤日報社區就座落在雙陽社區轄區內,重點職業學校一所。大小醫療站、室12個。美麗的趙王河靜靜地在轄區內南北橫臥。雙陽社區,在解放初歸菏澤縣第二區(何樓區),1958年劃歸城關公社區管轄,時叫聶莊大隊,1966年1月由城關鎮劃分五個辦事處, 1983年改為聶莊村民委員會,2000年改為聶莊社區,2002年改為雙陽社區。雙陽社區進入城市化之後,居民主要以經商、小工業為主,隨著城市的發展,居民的生活條件和水平逐年提高警惕,社區安定,民眾安居樂業,呈現一片繁榮景象。
村莊簡史
聶莊:元末明初,中原一帶戰爭連綿,致使人口銳減,地荒煙斷。明代朝廷即以移民墾荒為振興舉,自洪武初年至永樂中期四十餘載(1368---1398),山西之民屢遷中原,尤為洪洞為多。聶氏於永樂二年遷至今山東曹縣西北長岡廟,明孝宗弘治元年(一四八八)自長岡廟遷至今菏澤西南李八老村,後聶氏三世祖母偕子四移居菏澤城南堤口外,始建聶莊,歷經五百餘年繁衍生息至今人口已增至2000餘人,歷代人才輩出,聲名遠揚。
三姓莊:三姓莊位於牡丹路南段路東,原名崔堂,姓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由崔氏居位於此,歷經百年,人丁興旺,自成村落,故取名崔堂,後又有聶氏、張氏、何氏遷居此地,村莊一度繁榮,崔氏已成當地大戶。清朝中期,由於連年戰爭,民不聊生,村莊疏於管理和建設,連年淫雨將村莊東西兩頭衝出了數條大大的溝壑,狀若葫萎,時人稱“崔葫蘆溝”。而此,世人多知崔葫蘆溝,自然就成了村名。至民國三十年左右,崔姓人口零落,多外遷,致使本村沒有了崔姓,聶、何、張三姓相繼遷入。國民黨當時的政府稅賦較多,百姓難以承受,時任本村長的張廣善為了本村村民少交稅賦,就根據當時村中的聶氏、張氏、何氏三姓而改名為“三姓莊”,導致當時政府的籍冊中無處可查,到當時政府核查到所謂的“三姓莊”與“崔葫蘆溝”竟是一個村時,已三年沒有交稅賦了,某官員看到僅有十幾戶人家的“三姓莊”時說了一句流傳後世的經典話“好大一個三姓莊啊” !“三姓莊”就延用至今。現村莊人口700餘人。
武莊:武莊位於牡丹南路路東。明朝永樂年間,武氏由山西洪洞縣移民至現何樓辦事處西武寺村,後有分支遷居菏澤南關武莊。清朝初期,又有一分支由菏澤南關武莊遷到城南堤口外,歷經百年,人丁興旺,人口逐年增加而成村,取名武莊。現全村人口300餘人。
何莊:何莊位於牡丹路南段路東。何氏源於安徽廬江縣,遠祖魯流落四川、陝西、山西,魯是元朝侍朗。魯之子祥於明朝宣德七年從山西洪洞縣移居河南輝縣後又遷移至定陶城東南二十里李氏村莊。何氏五祖乾寶公任西台御史後,將李氏村莊改為“西台集”。何氏六祖尚書應瑞定居菏澤,並在菏澤城內建有“何尚書府”與“何氏祠堂”。十二祖孟顏移居城南堤口外,歷經數百年,生息繁衍,人口眾多,無有別姓,隨取名“何莊”。何莊現有人口300餘人,以經商為生,村莊經濟以招待所、旅社為主導產業。
社區名人
武峰:男,漢族,1981年7月出生,高中學歷,199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2007年10月被派往非洲,參加駐玻利維亞和部隊,2009年3月又被調參加閱兵訓練,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大慶典的檢閱。
聶延東,男,漢族,1950年出生,中共黨員,大學學歷,正科級,196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排長,連級參謀,1980年轉業到菏澤地區檢察院,歷任一科科長,反貪局副局長。
聶延貴,男,漢族,1947年9月出生,中共黨員,副科級,196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歷任班長、排長,1977年轉業到地方,歷任佃戶屯公社武裝部長,何樓公社武裝部長,牡丹區交通局武裝部長、紀檢書記,黨組成員。
聶廷輝,男,漢族,1953年11出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副縣級,1972年參加工作,在勝利油田,1979年調入菏澤市交通集團,歷任汽車二隊隊長,服務公司經理,多種經營處處長,現任總經理助理,副總經理。
聶保亮,男,漢族,1967年5月11日出生,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副科級,1988年12月參加工作,菏澤市牡丹區國稅局,1998年6月任稅政科副科長;1999年6月任計征科科長;2001年7月任征管科科長;2004年7月任小留分局局長;2009年7月任皇鎮分局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