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言語順應論和標記模式為理論框架,以現實生活中真實的口語語料為基礎,綜合運用錄音、問卷調查、實驗等三角測量手段,將定量和定性研究結合起來,從社會語言學角度系統分析了常州話一國語語碼轉換的結構、方向、年齡、話輪保持、辭彙類別和社會心理動機等方面的模式和特點,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和理解穩定的雙語社團語碼轉換的規律,為其他穩定的雙語社團語碼轉換研究提供一個可行的研究模式,填補了我國語碼轉換研究領域實證定量研究的空白
。作者簡介
陳立平,1963年生,江蘇常州人,1980年考入解放軍外國語學院英語系,1984年獲該院學士學位,1989年獲該院碩士學位,2003年考取該院語言學與套用語言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李經偉教授攻讀社會語言學,2008年獲博士學位。現為該院英語系教授,碩士生導師。發表論文二十餘篇,出版教材和譯著十餘部。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和意義
1.3 研究方法
1.4 本書結構
第2章 文獻回顧
2.1 國外的語碼轉換研究
2.2 國內的語碼轉換研究
2.3 小結
第3章 理論基礎
3.1 語碼轉換的操作性定義和識別
3.2 語碼轉換的分類
3.3雙言、雙語、語域和語言選擇
3.4 語言選擇與言語順應
3.5 語碼轉換的標記模式理論
3.6 小結
第4章 研究設計
4.1 研究方法
4.2 研究問題
4.3 研究對象、數據蒐集工具、蒐集步驟和分析方法
4.4 小結
第5章 常州市語言使用概況
5.1 常州話的語言特點
5.2 常州市的語言政策
5.3 常州人的語言態度、語碼選擇和語碼轉換調查
5.4 小結
第6章 語碼選擇和語碼轉換的巨觀模式
6.1 對語碼轉換模式的假設
6.2 統計結果
6.3 討論
6.4 小結
第7章 語碼轉換的社會動機剖析
7.1 作為連續無標記選擇的語碼轉換
7.2 本身就是無標記選擇的語碼轉換
7.3 作為有標記選擇的語碼轉換
7.4 對語碼轉換動機的定量分析
7.5 小結
第8章 總結
8.1 引言
8.2 主要研究發現
8.3 對語言規劃的啟示
8.4 研究限制和進一步研究建議
附錄1 常州話-國語常用虛詞對照表
附錄2 常州話-國語語言態度調查表
附錄3 句子判斷調查表
附錄4 人物特徵評價表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