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柄尖嘴蕨

隱柄尖嘴蕨

隱柄尖嘴蕨附生林下樹幹上,或與苔蘚混生於岩石上,海拔114-1520米。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隱柄尖嘴蕨Belvisiahenryi(Heron)Tagawa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6(2)卷||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尖嘴蕨屬BelvisiaMirbel||隱柄尖嘴蕨Belvisiahenryi(Heron)Tagawa

形態特徵

隱柄尖嘴蕨隱柄尖嘴蕨

根狀莖短而橫臥,疏被褐色有齒的披針形鱗片。葉近簇生;幾無柄或具極短的柄;葉片卵狀披針形,或橢圓形,基部漸變狹並長下延幾到葉柄基部著生處,上部突然急劇收縮成線形而著生孢子囊群,不育部分長20-30厘米,寬3-5厘米,能育部分長6-30厘米,寬2-3毫米,在基部不狹縮,具有長漸尖的尾端,乾後革質,兩面光滑,邊緣稍呈波狀。主脈粗壯,兩面隆起,小脈不顯。孢子囊群線形,在主脈兩側各成一條,成熟時布滿能育部分的下面。

產地分布

雲南(景洪、屏邊、盈江)。附生林下樹幹上,或與苔蘚混生於岩石上,海拔114-1520米。喜馬拉雅西南部、泰國和越南北部均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雲南。

瓦韋蕨亞科植物

葉為單葉,光滑或疏被小鱗片;葉脈網狀,網眼內通常具有分叉的內藏小脈;孢子囊群圓形或線形,具盾狀隔絲。我國現有9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