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img/6/39a/nBnauM3XzQzNwIjNwADN3IDN0MTM3cjN1YTMwADMwAjMxAzLwQzLy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隋大業六年(610),隋煬帝楊廣鑿通江南運河,自京口(今鎮江)至杭州,800餘里。自此與江北運河相接。明清時期,由北京至杭州的大運河稱“京杭運河”,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5大水系。江南運河向為運要道,對南北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曾起重大作用。杭州拱宸橋為大運河水運的起訖點。
江南運河,曾稱江南河、浙西運河,為京杭運河的南段。北起江蘇鎮江、揚州,繞太湖東岸達江蘇蘇州,南至浙江杭州。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公元前3世紀),因長江—錢塘江之間地勢低平,河湖密集,已出現溝通河湖的運河。後經歷代開鑿、疏浚,江南運河初具規模。隋煬帝大業六年(610年)重新疏鑿和拓寬長江以南運河古道,形成今江南運河。
隋大業六年(610),隋煬帝楊廣鑿通江南運河,自京口(今鎮江)至杭州,800餘里。自此與江北運河相接。明清時期,由北京至杭州的大運河稱“京杭運河”,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5大水系。江南運河向為運要道,對南北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曾起重大作用。杭州拱宸橋為大運河水運的起訖點。
運河,用以溝通地區或水域間水運的人工水道。除航運外,運河還可用於灌溉、分洪、排澇、給水等。運河是指人工開鑿的規模比較大的,可以使水流流過的通道。運河通常...
簡介 歷史 京杭大運河 分類 旁支大運河的開鑿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中國古代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築人工運河、灌溉農田和進行運輸的歷史。據記載,春秋時期,吳王...
簡介 歷史檔案 歷史價值 開鑿背景 歷史進程央視《百家講壇》系列節目,主講人蒙曼老師。《大隋風雲》分“隋文帝”、“隋煬帝”兩部分。出版同名圖書為《蒙曼說隋:隋文帝楊堅》和《蒙曼說隋:隋煬帝楊廣》。...
內容簡介 分集劇情 主講人隋朝(581年—618年或619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南北朝下啟唐朝的大一統朝代。 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靜帝禪讓於楊堅,北周覆亡。楊堅定國號為“隋”,定都...
國號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隋,漢字,形聲。從肉,隓省聲。隓,城牆倒塌,“隋”字從肉,本義同肉有關;隋姓,中國姓氏之一。當代隋姓的人口大約有46萬,排在大姓姓氏中第203位(根據2...
國號 歷史 疆域 政治 軍事聊城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坐落於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運河古都——山東聊城,它東臨古韻悠長的大運河,西依美麗的東昌湖,是聊城市近年來建設的最大的一處集文物收藏...
景區概況 景區簡介 運河典藏 陳列 運河歷史《中國運河開發史》是由我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陳橋驛先生領銜主編,鄒逸麟、王守春、朱士光等著名學者分別擔任相關部分的編撰。《中國運河開發史》詳盡論述了我國各...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中國東部運河建設》是2011年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沛文。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