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興城遺址

隋大興城遺址

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建都時沿用漢代長安城,由於700多年屢經戰亂,漢長安城宮室殘破,井水鹹鹵,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於是在開皇二年(公元582年)在龍首原以南的平原上建立新都,命名為大興城。這裡“川原秀麗,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隋書·高祖紀》)。先修大興宮城,到隋煬帝大業九年(公元613年)三月動用10萬多人修築外郭城,並開龍首渠、永安渠、清明渠,引產水、交水、潞水入城,使大興城初具規模。

基本信息

建築學家

大興城主要由建築學家太子左庶子宇文愷主持規劃建設(另有高熲、李詢、賀子乾、劉龍等人),宇文愷原是朔方人(今陝西省靖邊縣白城子),後遷居京兆(今西安市)。根據《隋書·宇文愷傳》記載,他“好學,博覽書記”,“有巧思”,經歷隋唐兩代,先後擔任大興城、東都洛陽城、關中漕渠、麟遊仁壽宮的規劃設計。

遺址布局

隋大興城遺址 隋大興城遺址

隋大興的總體布局,從當時統治階級利益出發,為了使宮城、官府與民居嚴格分開,使朝廷與民居“不復相參”,在布局上把宮城放在居中偏北。南面為皇城,其中集中設定了中央集權的官府衙門,官辦作坊和倉庫、禁衛部隊等,皇城三面用居住里坊包圍。 大興城的規劃大體上仿照漢、晉至北魏時所遺留的洛陽城,故其規模尺度、城市輪廓、布局形式、坊市布置都和洛陽很相似。但大興是新建城市,因此比洛陽更為規整,更為理想化。

大興城東西18里115步,南北15里175步,城內除中軸線北端的皇城與宮城外,劃分109個裡坊和二個市,東為都會市(唐東市),西為利人市(唐西市),每個坊都有名稱。城內道路寬而直,宮城與皇城間的橫街寬200米,皇城前直街寬150米,其他街道最窄的也有25米。全城形成規整的棋盤式布局。

為了都城各項物品的供應和滿足宮苑用水,開皇三年在城西側開挖永安渠和清明渠,直通宮城與禁苑。又開龍首渠旨三產河水至苑內,並於開皇四年由大興城東鑿300餘里至潼關,引渭水注入渠中,使漕運通黃河而不經渭水,名為廣通渠。

遺址規模

隋大興城遺址 隋大興城遺址

宇文愷設計的大興城,規模宏在,排列整齊,布局合理。按照地勢大興城從北向南,依次東西有六條坡崗,稱為“六坡”。宇文愷把皇宮、官署、寺院等建築在六坡的高地上,顯得莊嚴雄偉,氣勢磅礴。他把全城分為三個部分:宮城在城中心的北部,占全城總面積3.7%,是皇帝居住和執政的地方,城牆東城寬14米多,其他牆寬18米左右,城高10米多。皇城又叫子城,在宮城南面,占全城總面積的6.3%,是中央官署區,竽城無北牆,東西二牆與宮城相接,牆的規格大體與宮城接近。郭城又叫羅城,主要為居民區,占總面積的63.8%,牆基寬9~12米,高6米。郭城外挖寬9米、深4米的護城河。郭城裡各坊都建有坊牆,牆基寬2.5~3米、高3米左右。城內有坊,牆壘相套,均設城門與坊門,形成嚴密的防衛工程系統。

郭城內規劃井然有序,南北並列14條大街,東西平行11條大街,把郭城劃人為114個裡坊,整齊有序。白居易在《登觀音台望城》一詩中,曾留下“千百家如圍棋局,十二街似種菜畦”的名句。城內街道寬闊,界於宮城和皇城的東西橫向街寬達220米,南北中軸主幹道朱雀大街寬150米左右,路兩旁有排水溝,植有槐、柳。大坊四面開門,中設十字街,小坊東西開門,有一條街,坊內設巷,為居民住宅區。城中心設東西兩市,每市占地兩坊,是商業和手工業作坊集中地,全城的商店、作坊都設在這裡。兩市中都設有井字街道,把每市分為9個區,店鋪按行業分片布置,交易方便。

建址因素

隋大興城建設的規劃、設計,人力和物力的組織和管理,十分精細和嚴謹。在規劃和施工中全面考慮了地形、水源、交通、商業、軍事防衛、環境美化、城市管理,以及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充分顯示了當時的經濟力量科技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