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含嘉倉

隋唐含嘉倉

洛陽老城北隋唐故城東北部有含嘉倉,建於隋大業元年(605年),是用作盛納京都以東州縣所交租米之皇家糧倉,歷經隋、唐、北宋3個王朝,沿用500餘年,後來廢棄。

1970年洛陽博物館對含嘉倉遺址進行了鑽探和重點發掘,找到了倉城的東西長612米,南北寬710米,總面積43萬平方米,探出糧倉287座,發掘糧窯40餘座。倉窯形狀為大口小底缸形窖,口徑10~16米。最大有18米,深7~9米,最深者12米,窖底夯實後,用火烘乾,周壁和窯底鋪設草、木板、糠、席等物,然後儲糧,糧入窯後,上面鋪席,堆糠和墊草,最後用土密封。在已發掘的倉窖中,出有刻字磚,記載倉窖位置、粗糧來源、入窖年月以及授領粟官的職務、姓名等。磚文所記大都是唐高宗、武則天和唐玄宗時期,有調露、天授、長壽、聖歷和開元等年號。糧倉儲存的糧食品種有糙米、粟、小豆等。其來源有蘇州、徐州、楚州、潤州(鎮江)、滁州、隋州(邢台)、冀州(河北冀縣)、德州、濮州(山東濮縣)和魏州(河北大名)等地。如此規模的糧倉可稱為我國最大的古代糧倉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