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江市最早的書院
越五年,陽江同知蔡懋昭將該書院改為尊經閣,書院遂廢。民國21年(1932)尊經閣撥為當時模範國小(江城一小前身)所用。
1969年7月陽江發生6.4級破壞性大地震,尊經閣頓成危樓,全被拆除,改建為江城一小辦公樓和電化教學室。2003年再由一小改建為“鼉峰樓”。
七賢書院
乾隆三十一年(1766)陽江還於織篢圩忠勇祠舊址建起七賢書院。奉祀李德裕、寇準、蘇軾、蘇轍、秦觀、趙鼎、胡銓(江西吉安人,宋樞密院編修)七人。
嘉慶時,因改為太平行署,七賢書院遂廢。
光緒十八年(1892)光緒翰林劉子校又集當地士紳捐資重建七賢書院於舊址前。
濂溪書院
前康熙十三年(1674),陽江又於近賢里原城隍廟側創建濂溪書院,該書院奉祀周濂溪(湖南道州人,宋代任廣東轉運刺官、提點刑獄),胡澹菴、沈繼山三位先賢。
後人對周濂溪在陽江遺蹟多有題詠。明嘉靖間王繼褒《濂溪書院》詩中云:“霽月風光隨處是,雅懷何事不思周。”吳煥章《重建濂溪祠記》中述:“先生提點刑獄,洗冤澤物,漸潤我恩人,恩人人祀雲久矣。”
濂溪書院坐北向南,是一座平衡四合院式磚木結構平房,占地面積1056平方米,平面呈長方形。中軸主體建築四進深,內分前堂,中廳、主殿、後院、兩開天井,兩旁耳室。其內涵構築,含牆壁柱,抬梁與穿斗混合式梁架結構,風燦牆,硬山頂,前低後高。現中廳、主殿建築實體仍有原建築形跡,前堂早已改建。
民國初年,該書院已改為濂溪國小,抗日戰爭期間,中共陽江特別支部曾設於此。建國後,濂溪國小又改名為江城鎮第八國小、陽江師範附小等。
五公書院
清雍正九年(1731),陽春知縣王博厚,捐俸銀40兩,於縣署東倉巷購舊屋兩間,拆平後創建五公書院,並置學田30多畝,以其租谷作為諸生膏火費。至嘉慶十九年(1814)該書院廢,學田撥入了五循祠。
南恩書院
同治九年(1870)陽江邑紳道光舉人鄧琳等集資於江城鎮安寧社創辦南恩書院。
該書院坐北向南,左為譚氏宗祠,右為字祖廟,是一所平衡四合院式磚木結構建築,內分前堂、中廳、後院三部分,隔兩天井,左右兩旁有耳室,共占地632平方米。各廳堂面寬三間13.22米,內含牆壁柱,門外及室內豎有梅花形石柱支撐梁架,上覆蓋硬山式瓦面,脊及風火山牆頂,高翹流暢。前堂大門頂端有花崗岩橫額,陰刻楷書“南恩書院”四個大字。
該書院於光緒三十三年因改為學校而廢,原有建築實體,因教學需要而改變,早已面目全非。
鴉片戰爭以後,西方的先進思想和文化以及科學技術傳入中國,書院教育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中國社會的需要,遠遠不能適應新知識時代的發展要求。無大實用的八股陳詞濫調,絲毫無助於挽救民族危亡,書院也慢慢地在結束自己的歷史使命。
此後學堂置換了書院,淵源於唐末五代經宋、元、明、清四代五朝,綿綿延延發展了1000多年歷史的書院,經過多少滄桑終於走完了全部歷程。“書院”一詞,在現代漢語裡,也成了古語裡一個的歷史詞。在一般的交際場合中不會使用它,只有在追述某些有關歷史事物或現象時,才會使用到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