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昂塘古洋樓(時雍樓)是清末年間(1905年)昂塘富商葉康俊建造,位於河口鎮昂塘村,占地面積2300多平方米,共
110多個間,1905年開始動工修建,歷時13年完工,是陸豐陸河縣樓房建築中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在觀賞古洋樓建築的同時,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國近代歷史。由於建筑西式當地人又稱之“洋樓”。在這座“洋樓”里,曾經譜寫過海陸豐革命史上光輝的篇章,它為海陸豐人民的解放作出了不朽的功勳。在1927年陳炯明兵敗,殘部張作梅逃至河口,時雍樓地主葉少賢得知其部落腳河口,為藉助其部作為保護傘擴張勢力,便接張作梅於“洋樓”。但緊追殘兵的東征部隊窮追不捨。當時孫中山的學生葉德修趁機帶領受壓迫的農民起義暴動,目標指向時雍樓,在此打擊了當地地主盤踞已久的封建勢力,從此該樓便由共產黨地下組織接管。歷史
汕尾地區現存最早、最大型的一座鋼筋水泥結構建築物,當數陸河昂塘大洋樓。昂塘大洋樓位於陸河縣河口鎮昂塘村,地處陸河縣三大河流南溪、北溪、螺溪的匯聚口,西依螺河,東倚陸(陸豐)五(五雲)公路,是陸河縣與外界水陸交通的咽喉。解放前,該村人口600多人,但因有這座偌大的洋樓而成為惠州及粵東地區一個很有名氣的小山村。
關於昂塘大洋樓的歷史,得從益生堂說起。
清末民初,河口鄉有一個商業名人葉土桂先生。葉從小便有超人的生意頭腦,最初在陸豐縣大安墟開藥材店兼行醫,店號名為“益生堂”。經營得法,日益昌隆,後將生意傳給其侄。經數十年奮鬥,益生堂終將生意擴展到河田、河婆(今揭西縣河婆鎮)、東海、惠州、香港等地,還在新加坡馬六甲開辦橡膠廠、皮鞋廠,成為清末民初陸豐工商界的巨子。
益生堂有了雄厚經濟實力和社會影響力,於是從1905年開始,主人用整整十年時間在昂塘村建了一幢大洋樓,時稱“時雍樓”,門左右對聯曰:“時會同新創,雍熙擠太和。”後來便以昂塘村取名,稱為“昂塘洋樓”。大樓雄偉壯觀、設計奇特,讓人嘆為觀止。據說當時建築這幢大洋樓所使用的鋼筋、水泥、瓷磚等材料還都是從法國購進的。
昂塘洋樓占地面積2500平方米,有99個房間,分主樓與附樓兩大部分。主樓高兩層,供安居住房用;附樓一層設計,作廚房進餐用。主樓大約占地2000平方米,附樓約占地500平方米。外牆由鋼筋、水泥灌石砌而成,牆上浮雕著一個一個大小一致的長方形,內雕花紋,長方形的長約為30厘米,寬大約為15厘米,這些規則的長方形拼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洋樓外大門,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面積約有700平方米的天井,天井前便是一幢高兩層的時雍樓。一樓大門的門眉題寫著“親睦堂”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兩旁走廊分立四根造型精緻的水泥柱,這些水泥的外型都呈四稜柱狀,但是其四周外棱已經磨成圓弧狀,四個面內分別雕刻有花紋,並且有漂亮的陶瓷鑲嵌其上,色艷如新;左右走廊呈對稱,成為大樓的左右兩伸手,左右兩伸手各設有四個小門,內有房間,伸手末端有螺旋狀扶手樓梯,可直上二樓;左右兩伸手有一對應門眉,其上分題“馨蘭”與“苞竹”,作品茶和閒聊之室,似古人單獨的書房。
進入一樓大門後,又分前廳、天井和後廳。前廳約占地30平方米,兩旁各有兩個小房門相對,這個小天井也是露天的,面積大約有40平方米,天井邊緣均勻地立著八根四稜柱,形狀、結構與走廊外的柱子相似。後廳約占地40平方米,左右各建造有走廊,走廊的同一側設有兩個小門,內有連通的房間,並且有樓巷與左右伸手樓分別貫通。
天井左側有一樓梯,樓梯的寬大約有2米,經過兩次拐彎後方到達二樓。樓梯下面設有防襲洞,內可容數人,藏身其中,可隨時對攻占二樓的敵人進行襲擊。二樓的結構與一樓的結構基本相同,從二樓登上樓頂的樓梯設在主體樓的左側。
二樓的大門眉題著“時雍樓”三個大字,大門兩旁有一幅對聯,雖然有些字型已經模糊不清,但是依稀可以辨認出來,即“時會同新創,雍熙擠太和”。二樓陽台上建有半圓形的拱門,下有扶手欄桿。兩伸手主房門分別眉題“馥柱”與“茂松”。一樓、二樓的天花板都雕刻有美麗的花紋,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
樓頂四周都有水泥鋼筋砌成的防護屏,高約1.2米,每隔數米設計有一個掃描眼,其半徑約1.5厘米。後在文革期間,昂塘大洋樓遭到破壞,但是由於它的主體是鋼筋水泥構造,所以損破程度不大。昂塘洋樓至今還完好保存著,它見證了一世紀以來的歷史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