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塘村

昂塘村

屬於廣東省陸豐縣河口鄉轄內的一個行政單位。

基本信息

簡介

陸豐縣河口鄉昂塘村(今屬陸河縣河口鎮昂塘管區),西傍螺河,東倚陸河公路,是陸豐縣西北區水陸交通咽喉,解放前人口僅600餘人,但卻是一個很有名氣的小山村。

歷史

一、昂塘村單姓葉,是陸豐縣螺溪鄉葉姓的後裔,有300多年的歷史,村民歷來崇文尚武。因自然條件較差,生活困難,明清年間就不斷有人外出謀生,從事軍、政、仕、商各業都有,更有遠渡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港澳台等地(據粗略統計目前在海外族人有1000多)。由於時代潮流影響,一些有志青年視野開闊,思想活躍。辛亥革命前夕,昂塘益生堂子弟葉厚菴與同村青年葉子強、葉唐生等發動同村及河口、塘背等村青年數十人,組成一支民軍,回響武昌起義,與其他幾支民軍一起,光復陸豐,推翻清朝在陸豐的統治。此後這支部隊編入陳炯明的粵軍,曾征戰惠州、潮汕和福建等地,葉厚庵累立戰功,被授予陸軍步兵上校銜。1922年陳炯明背叛孫中山,葉厚庵對此不滿,因而被陳炯明部屬於1923年謀害,時年36歲。
葉厚庵、葉子強、葉唐生等同監會會員的革命精神,曾深深地激勵著昂塘的後代人。

古民居古民居

經營工商業成功的葉土桂,最初在陸豐縣大安圩開藥材店兼行醫,店號益生堂。由於經營得法,生意日益昌盛,後來傳給其侄,經過數十年奮鬥,終於把生意擴展到河田、河婆、東海、惠州、香港等地,還在新加坡馬六甲開辦橡膠廠、皮鞋廠,成為清末民國中國民族工商業剛興起時,陸豐工商界的巨子。
益生堂從1905年開始,用了10年時間建成一幢大洋樓叫時雍樓,該樓占地2500平方米,高兩層,共有90間廳房,所用鋼筋、水泥、瓷磚等材料皆從法國購進。在那到處都是泥土牆和茅草寮的村莊裡,屹立起一幢規模龐大的大洋樓,確實令人讚嘆。
益生堂的名聲遠揚,益生堂的巨富也緊緊地牽動著昂塘村的命運。

二、從1922年開始的海陸豐農民革命運動

三、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於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四、1943年春,陸豐縣發生了空前的大饑荒

五、1943年秋,地下黨恢復組織活動以後,昂塘黨組織積極培養和發展黨員

六、1946年11月,蔣介石發動了全面內戰,中共廣東省委決定恢復武裝鬥爭。

旅遊

昂塘古洋樓(時雍樓)是清末年間(1905年)昂塘富商葉康俊建造,位於河口鎮昂塘村,占地面積2300多平方米,共110多個間,1905年開始動工修建,歷時13年完工,是陸豐陸河縣樓房建築中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在觀賞古洋樓建築的同時,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國近代歷史。由於建筑西式當地人又稱之“洋樓”。在這座“洋樓”里,曾經譜寫過海陸豐革命史上光輝的篇章,它為海陸豐人民的解放作出了不朽的功勳。在1927年陳炯明兵敗,殘部張作梅逃至河口,時雍樓地主葉少賢得知其部落腳河口,為藉助其部作為保護傘擴張勢力,便接張作梅於“洋樓”。但緊追殘兵的東征部隊窮追不捨。當時孫中山的學生葉德修趁機帶領受壓迫的農民起義暴動,目標指向時雍樓,在此打擊了當地地主盤踞已久的封建勢力,從此該樓便由共產黨地下組織接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