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里亞蒂,P.
正文

1944年3月返回義大利,任意共總書記。他主張建立有共產黨參加的“全國團結政府”,反對立即奪取政權,提出“在義大利,必須通過一些與蘇聯所走的道路不同的途徑來實現社會主義”。1944~1946年期間,他在義大利聯合政府中歷任副總理、不管部長和法務部長等職。1947年被排擠出政府。1948年起當選為眾議員,任意共議會黨團主席。同年遇刺受傷。陶里亞蒂主張與社會黨聯合。1956年10月,意共與社會黨訂立協定,規定兩黨通過中央和地方組織的協商,保證兩黨之間關係的發展。他提出“結構改革”論,主張通過和平的、民主的途徑,爭取無產階級政黨參加政府工作,逐步改變國家內部均勢和結構;然後,通過國有化、規劃化、國家干預,逐步達到由限制進而粉碎壟斷資本,建立新的社會主義生產關係,實現向社會主義的過渡。他是國際共運中最早堅決主張獨立自主的共產黨人之一,曾公開指出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開除南斯拉夫共產黨的作法是錯誤的。認為堅持獨立自主原則,反對大黨主義,已成為國際共運健康發展的關鍵,反對任何黨把自己的政治路線強加於人,反對任何重新建立國際中心組織的建議。1964年8月21日於蘇聯雅爾達逝世。著有《義大利共產黨三十年的經歷和鬥爭》、《義大利通向共產主義的道路》等。
配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