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南書院

陶南書院

陶南書院坐落在閩侯縣尚乾鎮五虎山龍山支脈的北麓半山腰(閩侯第二中學內),坐北朝南,為清末光緒年間太子太傅陳寶琛倡建並題寫院名“陶南書院”。

基本信息

歷史

陶南書院坐落在閩侯縣尚乾鎮五虎山龍山支脈的北麓半山腰(閩侯第二中學內),坐北朝南,為清末光緒年間太子太傅陳寶琛倡建並題寫院名“陶南書院”。《尚乾鄉土志》載:“尚乾多械半,事閩督使者卞公寶第,知俗悍非文化莫挽之。前屆督閩時,即倡建書院,鄉人以款巨難籌中寢,卞公再督閩復提此議。適信陽李文卿司馬(名樹敏)來辦保甲事,偕螺江閣學陳弢公(陳寶琛之號)組織之。閱兩月,事成。王少希山長為主講。院兩進,中一大廳,事為講堂,可坐學生百餘人。東西兩旁屋夾之,東為山長住宿室,西為會客廳。左編列屋數楹為院生肄業所,右邊小屋為庖丁烹飪處。廳後有堂三楹,為報功祠,前後位置井井”。

遺憾的是這座古建築在1991年建設閩侯第二中學教學樓時,被鏟為平地,僅留下山上閣樓,閣樓也因年久失修,蟲蟻蛀腐。

2004年,由閩侯第二中學校友林佑功先生捐資10餘萬元,費兩個多月時間,重修書院。原陳寶琛所書“陶南書院”橫匾已失,現有橫匾由書法家陳奮武先生所書寫。重修後的書院建築面積2000多平方米,門闊四扇三間,進深四柱,抬梁式木構架,歇山頂,檐翹角,斗拱、雀替飾雕花卉圖案,兩側磚土牆,院前埕周圍花崗石壘砌,設石欄桿。沿五級台階左旋進入書院大門,門框上下左右均用石材緊拼,連線處僅有一條細線,造工考究,大門的上部為拱形。進入大門,是一個大天井,由石板鋪成,可容納數百人,天井兩邊各有偏舍多間。再登五層石階上廊頭,廊石每條都有五六米長。過走廊是大廳,兩旁是偏房。大廳亦為禮堂,高且大,其方柱各有一抱圍。大廳後為雙層大屋,上下層各並排八間,上層還有一排精緻的木構座廊。大屋後是一個窄長的天井,天井旁石砌的壁高6米。由天井沿幾十層石階轉三個彎而上,有一座精緻的大閣樓,曾是七里鄉人建立的百六峰詩社舊址。

書院原有的一副對聯“彰顯聖經遠宗孔孟,集成理學獨貫漢唐”尚存於民間。陶南書院左側還有一個淘江書院,始建於明初嘉靖年間,為本鄉秀才、舉人諸生進修之所,有老學究指導。生員十餘人到二三十人不等,只招本鄉子弟。書院為單層四扇三間,屋頂為玻璃天瓦,房後有一鴨蛋池,水清澈如鏡,四面堅固牆土圍實。

介紹

陶南書院 陶南書院

讀了《一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的農村中學》獲益尤深,特別是該文第一次披露民國時期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給省立鄉村師範校長林葭藩的手書,是研究林森先生教育思想不可多得的原始資料。我們希望能多讀到諸如此類的文章。但文中述及“陶江書院”和“陶南書院”似可商榷。 陳明安先生在文中說:“陶江書院始建於明初嘉靖年間。”明代從洪武元年(1368年)開始到崇禎十六年(1643年),計275年。嘉靖年是1522-1566年,只能說是明代中葉而已。更要緊的是明代“陶江”稱“淘江”。因此“陶江書院”只能寫“淘江書院”。“淘江”是於1929年才改為“陶江”的。當時林森退出政壇,留須蓄志,並主持孫中山陵園管理委員會工作,抽空回福州主持修訂《淘江林氏族譜》。當年螺洲陳寶琛閒賦在家,曾為《淘江林氏族譜》寫序,並建議把“淘江”改為“陶江”。《尚乾鄉土志》說:“光緒庚寅(1890年)鄉人合七里公建南鄉書院。閣學陳弢公考地誌,改淘為陶,額書院曰:陶南,暗寓陶鑄南鄉之意。”於是“淘江林氏”亦為“陶江林氏”。可見明代的“陶江”應為“淘江”。

陳先生在文中說:“從原來南校門跨入學校,首先見到西山邊並排兩大書院,即陶江書院和陶南書院。”“陶南書院”實其所指。但“淘江書院”則虛有其說。筆者查核明以後的志乘,未見其載。或是書院規模不大,不入方誌之大雅。但應該說至清時“淘江書院”已不存在,或被改作“陶南書院”,不然無須再建“陶南書院”了。但“陶南書院”也維持不久。清鄭祖庚《閩縣鄉土志》說:“廣育學堂,改陶南書院為之。”原因是“各村捐款未交,膏火不繼,中止。故就其基址加修葺為學堂”。清林履端《尚乾鄉土志》也說:“(陶南書院)惜董其事者未葳其事。今為廣育學堂,復重新修葺之。”因此,繼“陶南書院”之後的是“廣育學堂”。這是陳文沒有提到的。聊作增補,以充實今閩侯二中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