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村花卉習俗

清代,陳村“戶以花為業,村以花出名”。 ”民國前期,陳村花卉的銷售量甚大,範圍更廣,品種更多。 改革開放後,陳村花卉成為“三高”農業重要支柱。

早在漢代,陳村的花果已進貢入京,是著名的“魚米之鄉”和“花卉之鄉”。
明代以前,順德花卉種植已發展為商品性生產。明代中葉進入興盛時期。明清兩代,陳村一帶園圃密集,栽培技術相當高,“廣州場師以陳村人為最。”並將花卉分銷到各地,“近者數十里,遠者二三百里”。
清代,陳村“戶以花為業,村以花出名”。花販經常“扒船”到廣州等地賣花。清代畫家,陳村人黎簡作《春江吟》,描寫了以船隻將花卉運往外地銷售的繁華景況:雨釀濃青柳醉天,一彎愁黛暮山圓。船頭花影垂垂簇,親見飢魚嚼紫煙。鹹豐版《順德縣誌》載:“又焙龍眼、荔枝,賈於嶺北。今列畦蒔花,環舟來移其種者,蓬楫相望。”
民國前期,陳村花卉的銷售量甚大,範圍更廣,品種更多。 “街旁屋後遍植米蘭、桂花、玉蘭、茉莉、金橘等,花開時節,香溢數里”。米蘭、桂花、玉蘭、茉莉、金桔、四季桔和盆景遠銷福建、江蘇、浙江及上海、天津、漢口、香港等地。抗日戰爭時期,陳村花卉種植跌入低谷,花圃荒廢或改種雜糧。
新中國成立後,花卉種植業開始復甦。“文革”到改革開放前,處於停頓狀態。
改革開放後,陳村花卉成為“三高”農業重要支柱。從1981年開始,陳村每年都舉辦迎春花市。花市期間賓客雲集,海內外前來購買賞花的花商遊客達一百多萬人次,成為中國最大迎春花市。
1998年建陳村花卉世界。其作為國內最大的花卉種植地和花卉交易市場,成功舉辦了第一、二、三屆國際蘭花博覽會,廣東省首屆花卉展銷會,首屆全國牡丹展,首屆國蘭展覽會以及第五屆中國花卉博覽會等會展。
現在,陳村花卉享譽世界。但現已少保留傳統的烘焙、種植古法,傳統的種植技術面臨失傳境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