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央村[田中央村]

全村現有702戶,2823人,其中王姓2140人。 中學創辦於1973年,校園面積10320平方米,基建面積3576平方米,目前設有12個班級,學生602人,教師40人。 田中央村南側又有一座威惠廟,清代始建,2006年重建,建築面積約60平方米。

田中央村位於漳浦縣東北部的前亭鎮東側,東隔困牛山余脈與龍海市隆教畲族鄉白塘村交界,北隔小溪與洛運村為鄰,西鄰過港村,南鄰崎沙村。

簡介

田中央別稱青田,明清時代屬二十三都,清代設青沙保(包括崎沙)。民國初年屬以佛曇為中心的外東區轄,民國23年設青沙保,屬江口聯保,民國29年屬前江鄉轄,民國33年屬前坪鄉轄。解放初屬第五區(佛曇區)轄的田中央鄉,1956年10月合併於過港鄉,1958年9月屬佛曇公社橋港管理區的田中央生產大隊,1961年7月,屬前亭公社轄,1984年9月改為屬前亭鄉(1992年2月改為鎮)的田中央村,村轄田中央、頂後坑、鹽田尾、長北內4個自然村,隨著社區的擴展,已基本連成一片。全村現有702戶,2823人,其中王姓2140人。

歷史

田中央王氏源於海澄青洋社,青洋也稱青陽,今屬龍海市隆教鄉徑內村青陽社,其祖祠稱紫雲堂,祠中燈號為白底黑字的“開閩第一”、“三省糧道”。一般認為,青陽王姓始祖出自河南固始縣,在唐初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漳,初定居於漳州海澄,繼移浮宮際都,再移港尾石埠,最後到太武山青陽聚族開發,故稱“開閩第一王”,此外又有二說並存:一稱繫於隋末唐初入閩,比陳政父子入閩年代早一百多年,但目前未見有隋代固始王姓入閩的記載。另據青陽派裔,台灣宜蘭王安陽教授考證,其祖先應為王審知派下繼成的長子。均待考)青陽王氏現繁衍青陽六社近千人,分衍龍海卓崎、南靖省山、考後黃嶺、高港,海澄下田(又名玉田)和漳浦田中央。 始祖王彌壽於明洪武年間入贅於何千戶家為婿,生大有、大元二子。大有生添養、添德二子,傳裔田中央, 後世又從田中央分衍到西南側橋仔頭村的上王村、田仔村、樓仔村,佛曇大坑的寮下村, 清鹹豐四年有一支從寮下播遷入台,定居於宜蘭。1933年又有一支從寮下遷佛曇園東。大元生一子添泗,遷居湖西後溪,後裔分衍於赤土鄉姑婆雲(即下雲,今淹沒在石墓水庫中),嘉靖間王應顯,以進士出身,官至浙江布政,太常寺卿。之後後裔傳衍無考。
前亭一帶是一個古老的火山噴發地帶,在2200萬年到800萬年之間,這個地區有過十五次以上的火山噴發,留下了以南碇島、林進嶼、為中心的,包括了香山、牛頭山、下蔡灣、煙墩山等多處的玄武岩地質地貌,2001年公布為第一批國家地質公園,開發為旅遊區。在這個區域內,地表上布滿了的是灰色的玄武岩風化土、六方形的玄武岩石以及充滿氣孔的火山口岩石。
前亭南面的井尾原為一個自南北走向的狹長的海島,島的西側構成了佛曇灣,東側構成了江口灣,島北側與大陸以一條小橋相隔,橋北為橋仔頭村,延至近年,圍海養殖業繁榮,加上江口至崎沙之間建堤圍墾,兩個海灣的淺海區地形地貌被加快改變,橋南北的概念逐漸模糊,井尾進一步被認同為半島。
田中央、鹽田尾、頂後坑、過港、後段、王厝尾、何角頭等王姓聚居的村落,均坐落在江口灣的北側,與井尾島隔港相望,其中田中央、頂後坑、鹽田尾東側均靠著徒峭的山坡,建築物基本是用不規則卵形的火山石砌築的,形成了獨特的建築形態,村子東側的最高處則是公路,可以看出這個地區的耕地很少,農業條件比較缺乏,早年相當一部分人以淺海捕撈為主,鹽田尾村則說明曾經營過曬鹽,其田中央村送王爺船的民俗,特別是祠堂的對聯上寫:“由澄迄浦,宗祖貽謀,不外魚鹽作活”,也證明了這一點,後來,隨著耕地的不斷增加,農業條件有所改變,目前,田中央村全村擁有耕地2659畝,其中水田766畝,主要種稻,農地1893多畝,其中1200畝於1997年租給台胞開發高優農業,種植台灣蘋果棗、蓮霧、芭樂等果樹。其餘主要種花生、高梁、番薯、枝豆、通菜等。有蝦池400多畝。山地造林300多畝。王姓村民除務農,從事運輸業外,約有600餘人外出在廈門,深圳等地打工。

校舍由來

田中央村建有中學、國小各一所。國小創辦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校園面積約6畝,建有新校舍,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設14個班級,學生400多人,教師21人。中學創辦於1973年,校園面積10320平方米,基建面積3576平方米,目前設有12個班級,學生602人,教師40人。2009年,田中央中學合併到前亭中學。

王姓祠堂位

田中央村王姓祠堂位於村中,建於清代早期,坐東北朝西南,祠堂占地650平方米,建築面積280平方米,面闊14米,以門廳,天井廡廊,正堂組成,寬三間,其中正堂深三間,梁架木結構,斗拱木瓜完備,雕刻彩畫亦稱精細,明間正中設祖公龕,為雙層細木柵門,外作透雕花卉,各具圖案。龕中奉一世祖,二世祖及祖媽的牌位。又於祠堂右次間設奉祀明太常寺卿王應顯的神龕和牌位。正堂明間中懸“狀元及第”匾,兩邊落款“光緒丁丑科王仁堪”王仁堪字可莊,號公定,福州人,光緒三年(1877年)狀元 ,授殿撰,官蘇州知府。傳該匾為王仁堪所懸;前進中懸“太常寺卿”匾。落款“嘉靖庚戌賜進士歷任雲南左右布政戶部主事南京太常寺卿鄉賢王應顯立”;“光映儒林”、兩邊落款“賜進士及第翰林院檢討歷任巡道提督學政蔣允君為貢生王朝輔立”;又有“垂蔭閩南”匾、無落款。祠堂柱上均有舊聯,其中有:“鳳田源流遠,鴻江慶澤長。”“由澄迄浦,宗祖貽謀,不外魚鹽作活;自北逾南,子孫燕翼,無非孝悌為先。”等。祠堂中燈號:“開閩第一黑王”。傳說因家族是進入福建最早的,故稱開閩第一。
青石柱礎或作鼓形,或作雙層鼓形,柱礎和木柱間接長約35厘米的白石柱,梁架木結構,正堂前軒卷棚式。屋面懸山式,祠堂外懸“王氏家廟”匾。大門作凹窩式,兩邊立青石浮雕門鼓,明間設長方形鏤空福祿壽字雌虎窗,次間設圓形鏤花木窗,設“斜階吊蓮”,大門前有磚埕,埕深9米,埕前10米處設照壁,並立二組旗桿夾板。
祠堂里又有一通石碑,是明崇禎間漳南分守道立的“院道府縣禁革私抽碑誌”原立於祠堂前,也說明祠堂建造年代早於明崇禎間。
田中央王氏祠堂一般是初七開祖厝門,當日,各社角派出代表,主桌以全生豬羊,各社則奉豬頭,王姓族人每戶各作一碗祭品,集中在一起,至十點左右,十八個尫頭家穿上藍色長衫,其中一位主祭二位站於桌頭兩側,鼓聲起,獻祭、讀祭文,燒香,跪拜。祭畢,祭品或可賣給族人,中午開一桌,宴請鄰村宗親。
此外,每年二月十五,八月十五也是祭祖的日子。

風俗

每年正月十五有穿燈腳的風俗。年初,理事會即準備穿燈腳的相關工作,作燈棚,燈棚以篾條彩紙紮成,實際上是大型的八角宮燈,中間寫著“聯登科甲”,上層展開到約3米寬,角上懸吊著紅蘿蔔、榕葉等以象徵吉利長青,分二層排列著高25厘米的彩扎人物,彩扎燈花人物的數量,系根據每年生男丁及新婚人數和理事會頭家人數相加,理事會事先到對象家裡收取活動費用。
正月十五日中午約十二點,鞭炮鼓聲響起,祠堂前照壁下的木偶戲也開始唱起來。穿燈腳正式開始,此時,當年新生的男孫均穿著傳統的團花錦袍,戴著帽圍,外面披上方格布裙,由祖父或父親抱著(方格裙圍也稱包袱,是新娘娶進門時外家帶來的)。前面由一個十幾歲的小男孩,扛著二根象徵生活幸福甘甜的甘蔗引路,又有一名長輩扛著圓形的,直徑50-100厘米的大鞭炮隨後,先在祠堂前西側的五公廟前集中,然後進入祠堂,從門廳左側繞到左廡廊,從正堂左側繞到明間的祖宗神龕前,向祖宗鞠躬行禮,由族中的長者為男孩換上一枝榕枝,榕龍諧音,表示“生龍活虎”。最後從祠堂右側退出,鞭炮則集中於門外燃放。
隨後,當年新婚的新娘也應要在親屬或女長輩的陪同下,到祠堂參拜祖宗,親屬長輩的人數一般在八人,十二人,不少於六人。一名扛甘蔗的男童走的前頭,當婆婆的隨後,婆婆雙手捧著一個米篩,米篩中間放著一個淨爐,淨爐用里裝著點燃的香木屑以去邪,新娘著紅衣紅裙,手執紅雨傘,同輩女人著紅裙,長輩女人穿黑裙,頭上均插富貴春花,並插竹青,在鼓聲中沿左廡廊進入正堂,繞過燈花棚,在祖宗神龕前鞠躬,然後除去頭上的插青,棄於神龕前,經右廡廊從大門走出。
順序一般是新生男孩先穿,新娘後穿,但因到祠堂的時間有先有後,後面的順序就打亂了,傳統經過祖先神龕前應該鞠躬行禮,併到太常寺卿王應顯神全前行禮,但也有人將行禮省略了,唯從燈棚下走過沒有改變。到晚上十二點後,活動基本結束,便於祠堂前將燈棚燒掉,燈棚上的彩雕人物分到各參與穿燈腳的對象,理事會手裡,圖個一年平安順利。

分支

中山、過港、何角頭,後段、王厝尾、上王等村,均為田中央分支,因路途較遠,未參加田中中央王氏家廟的穿燈腳活動,但田中央村照傳統均會向各同宗諸社發出邀請甚至分送禮物,其中上王屬橋仔頭村,距離更遠,近年已開始自行扎燈棚了。

廟宇分布

王氏祠堂左前方有五公廟,建築面積約30平方米,供奉天台山五公菩薩:(志公,康公,朗公,寶公,化公),田中央只塑一尊代表五公。祭祀日為四月二十四日。其日於廟外四角釘五公符,廟前唱戲,各家各戶均要到廟前敬將(五公手下),因五公吃素,只拜水果;
村北側又有九皇大帝廟,廟建築面積約定俗30平方米,九皇大帝誕辰為九月初九。又有正月十五上元敬天公堯,七月十五中元敬地官舜,十月十五下元敬水官禹的風俗。但通常只有部分村民參與這一祭祀。
田中央村南側又有一座威惠廟,清代始建,2006年重建,建築面積約60平方米。威惠廟系奉祀開漳聖王陳元公的廟宇,配祀王媽,仙螺媽(丁七仙姑),輔勝將軍朱伯瑤、馬仁、張趙胡(均陳元光部將),水仙王。威惠廟為田中央、過港二村共同祭祀,每年主要祭祀二月十六王公誕辰,三月初九輔勝公誕辰二次。
田中央王姓又有四年一輪的送王爺的習俗,王爺或認為是瘟神,稱代天巡狩,全壇有365尊,來源說法不一,或認為是秦始皇所坑365儒士,有認為系唐玄宗時被害的365名進士,也有認為是明未反清復明死難的士人。但因為數量太大,一般只敬奉36尊這代表,漳浦地區一般又以信奉溫、朱、遲、吳、范五尊,尤以佛曇鎮區,前亭的後蔡灣一帶最盛。田中央亦屬於這一區域內,但奉祀溫、朱、遲三尊為主。按傳統習俗,輪年二月在海邊置旗桿,懸令箭劍印安壇準備,由龍海浮宮王姓用木架,布面等材料製作王爺船,船長約10米,三桅,在八月運到王姓大房聚居的中山村,供奉12日後,通過卜杯選定時刻,運到田中央村中,一般放三至四個月,由村民自行添財,於船上添放柴米油鹽等船上必備之物,一般十一月半以後出港。
是日,村民先扛著王爺船繞村,巡行隊伍前面的為扛著李輔勝,一說輔勝將軍李伯瑤為地理師,王爺船隨後,船上搭坐三個人,分管船上的桅桿,防止絆著電線樹木,幾乎全村的老女老幼均參加,婦女一般穿著紅裙,男婦多數人手裡握著一把點燃的香,一路投放鞭炮,來到戲台前,奉出三尊大王爺和三十三尊小王爺,村里選出的三十六個大小頭家一率穿藍長衫,藍禮帽,斜披寫著“代天巡狩”的紅布條,伏地叩首祭拜。戲台前則依次舞龍,弄獅藝,演出各種雜技,另一面則由薌劇團演出大戲。祭拜熱鬧的禮儀完成,送王爺船到海邊,一路上除繞村時的陣容外,加上舞龍弄獅、雜技、薌劇、曲藝,又以黃色的神幡護擁著王爺,浩浩蕩蕩,運到田中央和過港之間的海港邊,朝拜後放火****。送王爺船,也成了田中央村最隆重的一件事。

王氏的分布

中山村位於田中央村北面,也是江口灣的最北側,村子東西兩側各為注入海灣的小溪,前亭到鎮海公路從西面南穿過,土地坦平。中山村的行政區劃歸屬洛運村,全村有123戶,513人,其中363人為王姓,與田中央村王氏同宗,且為大房。所以,中山村與田中央村共享一座祠堂,在四年一度的送王爺船習俗中,做好的王爺船須首先置於中山村12日後,方可擇日運到壇上備用。
田中央村的西面,隔著港道一邊的小山包下就是過港村。原來兩村之間隔一條港道,來往需靠過渡或涉水。故稱過港,現港道只存一條小水渠,過港村北鄰洛運村,後靠小山,南臨江口灣,前臨魚埭,歷來就有“前魚池,後果園”的美譽。村民以王姓為主,其祖上亦源自田中央社,從開基祖墓建於清嘉慶五年(1800年)推算,過港村至少在乾隆年間已經開基。現過港村全村230戶,976人。有小祠堂二座。清代過港屬二十三都沙澳保。民國初年屬以佛曇為中心的外東區。民國23年屬橋仔頭保轄,民國33年屬前坪鄉橋港保轄。解放初,屬第五區(佛曇區)田中央鄉轄,1956年10月成立過港鄉。1958年9月成立過港生產大隊,屬佛曇公社前亭管理區,1961年屬前亭公社管轄,1984年9月,屬前亭鄉(1992年2月改為鎮)轄。現過港行政村轄過港、何角頭、後段、王厝尾4社。
何角頭村位於過港村南面的港道邊,原名可能是"湖角頭"或"烏角頭",全村基本是王姓聚居,居民一部分從過港分衍,一部分從從田中央分衍,各有祖祠一座。現共有122戶,556人。
王厝尾村位於過港村西北的大寨山下,南臨前亭到鎮海的公路。現13戶,56人。均為王姓,由田中央所分衍, 後段村在王厝尾村東南面,公路的南側,亦為王姓聚居地,分別由田中央及過港分衍,現25戶,110人。全行政村王姓1322人。現總人口392戶,1694人。實際王姓人口1322人。全村有耕地1691畝,其中水田530畝,大都種稻。農地1611畝,種蘆筍300畝,其餘種番薯、花生等。山地約一千畝,高處造林,山坡種荔枝、龍眼等果樹600多畝。還有灘涂圍墾養魚等,有300多人常年在廈門深圳等地打工。有國小1所,校園面積4000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2120平方米,6個班級,學生214人,教師10名。
過港與何角頭二自然村之間原為荒埔,有奉祀“萬應公”的小廟。“萬應公”是那些無主鬼魂,村人為其立祠廟祭祀。可能當地歷史上部分村民以討海為生,對於從海里打撈上來的白骨率以禮收藏,並在初一十五時按例祭拜。
過港村村後小山上有一塊天然大石,俗稱“大石公”,是當地的標誌性的自然物體,也是過港村的風水石。過港村清代多有到東南亞謀生者,其中王加樂曾擔任印尼某地的管理人員,為荷屬東印度(今印尼)甲必丹(荷蘭殖民者委派管理一個區域的華人的首領)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曾回鄉建四合院大厝一座,今保管完好,堂上奉祀有王加樂神牌,一面標“大和(荷)國甲必丹王(“王”是姓,不是王位),一面標“商會會長”。
江口灣的西北側是大寨山,沿著大寨山與海灣之間的狹長地域裡,分布著過港的後段、王厝尾,以及屬橋仔頭行政村的上王、江厝、樓仔、田仔、謝厝、橋仔頭、卓厝、後陳小自然村,與洛運的中山村,田中央的幾個自然村隔港相望,屬橋仔頭村的上王、樓仔和田仔村也以王姓為主,從而在江口灣北側構成了以王姓為主的聚居區。
橋仔頭行政村的上王村位於最接近過港的大寨山東側,現有76戶,382人。相鄰的樓仔、田仔二村建築已基本連在一起了,也稱為樓田,樓田83戶人。二個自然村合計純王姓人口634人,其祖上亦源自田中央。
井尾島在明建就建有巡檢司城,常年駐有官兵,橋仔頭作為大陸連線海島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入清後井尾司城廢,後清軍又於橋南江口村附近也建有山寨,設有把總,駐有官兵。橋頭過去還建有小廟,石塔,可知橋的規模不會很小,而在海水還可以到達橋邊的時期,淺海捕撈業也曾是橋仔頭村人的重要生活來源。而近年來灘涂圍墾養殖也是經濟來源之一。
村北是海撥136米的小山,山勢峻峭,呈東北西南走向,有軍事防禦價值,所以山上建有石寨。山也稱為大寨山。閩南地區的民俗,城堡山寨常常要奉祀關帝,而橋仔頭村的九個自然村里,除上王和曾柄二個離大寨山距離較遠外,均信奉關帝,在五月十三日為當地的關帝誕辰日。
前亭地區的諸多王姓村社,基本是從田中央村分衍出來的,由於村莊比較小,獨立成村的年代也比較近,而且也離田中央村較近,所以這些村社均還沒有形成屬於本村社的宗族和民間信仰活動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