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
正月初一是“歲之元、時之元、月之元,”所以又稱“三元”、“元日”、“元旦”。
一元始旦,意味著未來,意味著希望。年增歲月人增壽,孩子們長了一歲,希望是愈大了;老人們又添了一歲,距離“壽比南山不老松”越來越近,畢竟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何況舊歲還收穫了不少幸福與歡樂呢!
據《澤州府志》載:元旦,長幼夙興焚桑,名曰‘正火’。高牲醴米巨 米女禮神祭,先拜尊長,戚里相福,飲食宴會,數日始定。
“牲”是古代供祭祀用的全牛。這裡是泛指。指的是供祭祀、盟誓及食用的家畜,包括牛、羊、豕、馬、犬、雞等,不是專門指牛。在晉城,很多人是忌諱宰牛的,因為牛是勞動人家的好助手,好朋友。
“醴”是一種甜酒,“米巨”是古代的一種油炸供品,“米女”是古代的一種環形餅。都是敬神用的獻供。
古人多植桑。“維桑與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詩三百,有二十二處寫到桑。古代中國,除了滄海,便是桑田。晉·葛洪《神仙傳·王遠》:“已見東海三為桑田。”“三為桑田”,可見中國桑林遍地之日久。陽城有“湯王桑林”祈雨的故事,晉城有程子“回望桑林”的遺蹟。說明晉城古代是桑林遍地。
此“桑”乃為乾柴的代稱。人們用乾柴壘成塔狀,中間塞些軟柴禾,早上一點就著。上邊蒙些柏葉,不但可有火星飛進,那濃濃的香味也醉人。
因為晉城煤炭豐富,也有用炭塊壘正火的,外邊用炭塊,裡邊用乾柴與禾秸,燒起采通紅,幾天幾夜,院子裡都是溫暖如春。
初一五更,男人起床後把新衣裳穿戴整齊,差不多像《祝福》中魯四老爺的樣子。先放一個開門炮。然後洗手,點蠟燭,擺獻供。
家堂老爺的獻供是一個大棗山,三個大雜獻,一盤五個點心,八碗供--四碗油供,四碗水供。水供即菜供。
佛爺,仙家,灶爺,財神爺,五穀神爺,老君爺,魯班,孔夫子,都是一盤五個點心,也有隻供一個點心的,獻供的多少,豐瘠,要看家境而定。
山神爺獻一個面蒸的豬或一隻面蒸的羊,也有獻一隻雞以為犧的。
鬥神獻一隻刺蝟。龍王爺即水道,白虎神是磨,青龍神是碾,都是獻一個棗花。
祖先不可與神一起受享,等敬罷神,把獻天地爺的供酌回來再獻祖先。
擺齊獻供,點燃正火放三個炮。三聲炮響是一種禮儀。三聲炮響,神便會喜氣洋洋地降臨人間,與人共度新年,受領香菸。
天地爺是滿斗焚香,一炷炷的單香插得如滿天星斗。除了滿斗焚香,還有一個香爐焚“爐香”。所謂“爐香”,就是把大約百十來炷單香為一束,一起點燃,插到香爐里,香菸裊裊,橙紅色的火焰會如新生命般跳動。
家堂爺,佛爺,仙家,灶爺,財神爺,五穀神爺,老君爺,魯班,孔夫子,都是三炷香。其他神位一炷整香。
燒香的同時,要化“香份兒”。把錫箔疊成元寶,用黃表對角捲起來,一卷算一份,故名為“香份兒”。
焚過香份兒,放鞭,讓神熱熱鬧鬧喜喜歡歡過年。放鞭炮也與桃符一樣,是為了驅邪。《荊楚歲時記》說:爆竹“以辟山臊惡鬼也。”《神異經》中說:山臊“在西方深山中,長尺余,犯人則病,畏爆竹聲。”其實,這種說法早已經不復存在了,人們放鞭炮只是為了敬神,當然也有圖熱鬧、紅火、吉祥如意的意思。
要點正火時,叫孩子們都來看正火,看敬神,給神磕頭,提個小小的紅燈籠,到處搶鞭炮。正火點著之後,青煙裊裊,火光沖天,火星直冒,紅光滿院,柏樹枝的香氣格外讓人心清氣爽。孩子們特別喜歡火,會圍著正火拍手,又跑又跳,又喊又笑,小臉一張張映得通紅。朝氣與喜氣充溢在整個院子裡。
焚起香,放過鞭,大人小孩,男人女人,都穿戴齊楚,給神磕頭。
古人很相信大自然,崇敬大自然。他們會告訴孩子,大年初一早早地去摟住椿樹喊:“椿樹娘,椿樹娘,你長高了做大梁,我長高了領衣裳。”希望椿樹與孩子一起長高。
放鞭炮的紙屑與烘正火的灰燼,要保留五天,等過了“破五”才可清掃。
高平、沁水、陵川一些地方,與晉城的高都,初一早上吃“軟飯”,喝“頭腦”。軟飯,即人們常說的臘八粥。但晉城人不叫粥,做的稀稠度也的確不是粥狀,比起粥來要稠得多,叫軟米飯。“頭腦”,是用粉條、豆腐、豆芽、海菜、芝麻、胡椒粉、乾粉或小粉,做成的“糊辣湯”。
大箕方圓早上吃餃子,吃翻鏊(油饃的一種,比油饃厚),餃子的意思是全家人應該包成一個團,不要把日子過散了。翻鏊也如高都的油饃,意思是翻個身,把過去的窮日子翻成富日子。
也有大年初一早晨吃拉麵的,意思全家互相拉緊點,不要丟了一個。
家境好的人家要飲屠蘇酒。“屠蘇”是酒名,即如現世的“竹葉青”、“劍南春”。《幼學瓊林》中說:“元日獻君以椒花頌,為祝遐齡;元日飲人以屠蘇酒,可除癘疫。”這就是飲屠蘇酒的目的。北宋時期“矯世變俗之志”的政治革新家王安石有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日童 日童 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封建社會,長幼尊卑,次序極嚴,但大年初一飲屠蘇酒,卻是以先少後老的次序,其用意在於新春開元,少年得歲,意味著成長,值得慶賀;老年失歲,意味著衰老,小心陪著。唐五代詩人顧況在他的詩中說:“不覺老將春共至,更悲攜手幾人全。還丹寂寞羞明鏡,手把屠蘇讓少年。”蘇軾也說:“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飲屠蘇。”少年人應如唐朝詩人裴夷直詩中所說的那樣:“自知年幾偏應少,先把屠蘇不讓春。”老年人則應該知道:“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吃過飯,父母要給孩子們派壓歲錢,還要教孩子怎么拜年。讓孩子們恭恭敬敬先去給祖宗牌位上香拜年,再給家堂爺上香,跪到家堂爺的桌子前,告訴父母說:“爹、娘,孩子給二老拜年呢。”父母會樂呵呵。
給父母拜過年,出門去給族中長輩拜年,走在街上,見了街鄰也要鞠躬,說一聲:“叔叔,侄兒給你拜年啦。”長輩人則夸孩子說:“誰的孩子呀,有材料啊。”婆婆或者嫂嫂領上新媳婦去給鄰家長輩拜年。同輩人見了面,抱一抱拳,互相說“拜年了!”“恭喜發財!”。
新春佳節,人們都顯得溫良、恭謹、彬彬有禮。禮,《禮記·禮器》說:“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貫四時而不改柯易葉。故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故物無不懷仁,鬼神饗德。”孔子講:“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樂雲樂雲,鐘鼓云乎哉?”按南懷謹先生解釋說:這裡包含著一種“文化的精神,文化的哲學”。都是讓人“曉得立身,如何站得住,知道自己如何做人”。
初二,閨女和女婿回娘家拜年;初三到姨姨家拜年;初四舅舅家或者姑姑家拜年。姑舅親一般單日不拜年。初五全家人在家過“破五”。
大都是大年三十晚上接祖先,有初五送祖先的,有到正月十五早上送祖先的,高都有初一晚上就送走祖先的。也有初一早上接祖先,初一晚上就送走的,到十六重接回來,當天再送走。送祖先,端上半碗湯麵,俗叫“爺奶奶湯”,拿些金銀箔楮,到路口燒掉,把爺奶奶湯澆在箔灰上。
舊時代,年並不好過,所以才有了“年關”的說法。有這樣一副對聯:
年難過年難過年年難過年年過
事不成事不成事事不成事事成
有民謠說:“大人盼種田,小孩盼過年。”小孩子卻不知道大人們因度年關受了多少煎熬。擔挑整整一冬,或者整整一年,才活攬下過年的幾天好飯。過罷年,照樣吃糠咽菜。所以民謠有:“過了初四五,照樣還受苦。”
正月初七
其實從初一到初十,每天都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晉城民間有“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九果、十菜”的說法。意思是說,哪一天屬於哪一物種,那一天天氣的好壞,決定那一種物種在那一年的興衰。決定其興衰的表征是看天氣,不是看一整天,只看早晨大約“辰時”天氣。如果此一時沒有風,天氣清朗,那么這一年裡此物種便能夠“蕃息安泰”,宜飼養,宜種植。
古人“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說明古人非常重視“雞日”和“人日”。
雞是“作為象徵性的表象符號,同東方日出、光明取代黑暗、陽氣戰勝陰邪、新春脫胎於寒冬等現象相聯繫的,”這是重視雞日的根據。
把“人日”提高到節日的位置,說明“人本”思想源於中國古代。其最為顯明的標誌,就是要在床帳上貼人的形狀,叫“人勝”。有剪五色綢為人形,或雕刻金屬薄片為人形,貼在屏風上,或戴在鬢角上。這樣的“人形”就稱作“人勝”。李商隱《人日即事》詩:“鏤金作勝傳荊風,翦彩剪彩為人起晉風。”
正月初七,母親會把臘月三十蒸好的人口禮饃饃拿出來,放在一個小小的竹篩子裡,讓全家都到跟前來抓。看誰抓著其中包有“制錢”的那一個。抓著包有“制錢”的,在本年中是全家最幸運的人,也是全家的精神支柱與心靈依託,所以母親總能有辦法讓父親把那個包有“制錢”的口禮饃抓著。
元宵節
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的西漢就有了元宵節,漢文帝時,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日。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也有說元宵節的燃燈習俗起源於道教。道教講“三元”。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分別由天、地、人三官主管上、中、下三元。天官最喜歡熱鬧,所以上元節燃燈給天官看。
漢代的元宵節只有一天,唐代為三天,宋代長達五天,是元宵的高潮時代。建隆元年,趙匡胤於元夜登上宣德門城樓,只見燈燭熒煌,簫鼓間作,士女歡會,填溢禁陌,宋太祖心甚歡喜,特詔上元節更放十八、十九兩夜,縱士民行樂。
明代自初八上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落燈,要整整熱鬧十天。到清代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與“故事”,但元宵節卻縮短為四到五天。
據《澤州府志》載:“上元,設脯糖果醴,懸燈於門外,列爐焰名曰‘人火’,有范土像人物者,中空吐焰,光彩騰灼。鼓吹喧闐,士女踏燈嬉遊,秉夜即曲坊隘巷,亦暖如春。融溶鐵汁高灑,散星點成虹,進落空中,火樹銀花,炫照都市。自十四日起曰試燈,至十六日止。”
“十六日,鄉城男女擁趨厲壇,以艾灸柏樹祈祛疾,今易為先農壇,貨農器成市。”高平則“趨金峰山灸石佛”。
“上元前後三日中,於城外曠地結草為闌,方十丈許,中曲折通行路,是夕持燈繞行,謂之‘走百病’。”
從新春到元宵,中間有兩個小節日,一個是“人日”,一個是“接十兒”。“人日”雖然沒有隆重的慶祝儀式,但因為涉及到“人”,所以也還有些程式是比較重要的,比如“抓口禮饃”,比如剪貼“人勝”等等。“接十兒”,就是正月初十,這個小小的節日就很淡很淡了。把三十晚上留下的舊飯熱好,一人一口,意思與“年年有餘”相近。意思雖然很好,也僅只是圖了那么點意思而已。別的就有一點讓人很是失望了。給人的感覺是,新年是愈去愈遠,新年的氣氛也就漸漸地淡下去了。
然而,不意之間,火樹銀花,接著就鬧起了元宵。
一張一弛,真是文如看山不喜平。
是讓人們對自己所過的日子更具有一種強烈的節奏感,才那樣有意無意地淡了一淡嗎?說起來,我們的先人也真是會過日子。
春節是家庭式的節日,全家人在家裡團聚,關起門來過年,來來往往的也只有親戚、朋友。雖然是一團一團的和氣,一團一團的喜氣,但畢竟是少數人,畢竟是封閉式的。
元宵節與春節大不相同。元宵節是社會式的,全社會總動員,全民大娛樂。儘管囿於中華民族文化的溫良敦厚,沒有西方或其他民族那种放縱與瘋狂,但其文化意味的深厚與綿長,卻也足以讓人陶醉,讓人猶若走人夢境般地沉迷,讓人一往情深。含蓄中卻也不乏張揚。
盪鞦韆元宵節娛樂項目很多,其中有“盪鞦韆”。“盪鞦韆”也叫“蹬秋”,“打秋”。
“做窯、開舟、跑馬、蹬秋”。是晉城人說的“四大險關”。既是“險關”,為什麼還要在正月十六的佳節搭秋呢?正月十六,是個充滿激情的節日,正是要此“險關”,才帶有刺激性。著名畫家王弘力先生的民俗圖一幅幅對此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有男子雙人蹬秋的,也有女子雙人蹬秋的,有男子帶了女子蹬秋的,一般是男子站著,女子坐著,任男子飛越。
年輕人絕不會忘記蹬秋。蹬秋,是展示年輕人的青春、體魄與魅力的體育活動。
打鐵花打鐵花是把鐵熔化成鐵水,把盛鐵水的坩堝抬到大柳樹底下,幾位漢子光了膀子,戴頂草帽,左手拿一根柳棍,坩堝里挖上一鉈鐵水,右手拿塊木板將鐵水朝天上“口平”地打出去,只見白光一道,接著便是星火滿天,光華四散。鐵花落到柳樹梢上,會發出“口茲口茲”的響聲,同時崩濺成紅色的與金色的小鐵花,為二度開花。天上雖有月明,有星光,但鐵花飛濺,星散其中,交輝相映,美景添瑞,佳節增祥,讓人目不暇接,心花怒放。
打鐵花不光賞心悅目,且有救苦救難的意思。其中的故事是《目連救母》。母親要離家修行,母子哭別,目連問母親何日相見,母親說:“母子若相見,除非鐵樹開花。”鐵花好看,故事感人,女人們會在鐵花飛進的瞬間,被《目連救母》的故事感動得落淚。
最能讓元宵節火起來的是故事。故事品種很多,有旱船、竹馬、火馬、攘車、獅子、龍燈,等等。
跑旱船旱船造形真的像一條小船。用各色彩綢與絹或緞子簇成一朵一朵的大花,把船裝扮起來,下邊蒙一圈白布或海藍布當海,上邊插一支高高的竹竿當桅桿,桅桿上糊有四門斗,四門斗上寫有“一帆風順”、“河晏海清”等等一些頌時的文字。四門斗上的燭光照徹下來,若隱若現,氣象萬千,遙遠而高渺。舞蹈起來的時候,竹葉的颯颯之聲,與鍾鈴的叮噹之響,交匯融合,聲色相互,讓人如入海境。一條旱船上前後點兩支蠟燭,照著兩個人物。兩支蠟燭在兩個人物的面前,照著人物面孔。兩個人物,一個故事。前邊坐的女子是孫尚香,後邊坐的男子是劉備,牌子上邊寫著戲名“回荊州”或“龍鳳呈祥”;前邊坐的若是楊玉環,後邊坐的便是唐明皇,鏡子寫的便是“貴妃醉酒”。也有前邊坐著白娘子,後邊坐個小青,鏡子上寫上“游西湖”的。要細細說起來,一條船一齣戲,“呂布戲貂蟬”、“昭君出塞”、“文姬歸漢”、“文成公主”、“西施”、“白蛇傳”、“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台”等等,儘是中華歷史上的著名女子的風流故事。一個題目,兩個人物。只點題目,不講故事。故事都在題目中,讓看客自己講,讓場邊的老一輩給新一輩講。一輩一輩,口口相傳;一代一代,薪火傳承。
耍攘車攘車比旱船相對小一些。四根小柱子,繞了綢子撐起來一個彩綢簇花頂,雙轅之下垂兩塊白布,白布上畫兩個輪子。一女子盤“腿”坐在小車上,一個男子手抓車桿推車,其實也是兩個人四條腿在地上跑。車前有童子拿一束花耍花,或擎一盞花燈耍燈,做許多的舞蹈動作。攘車跑到一定時間悠下來,便悠悠地行走開始唱曲,唱戲,唱小調。
火馬竹馬火馬頭上和尾部都有燭光,竹馬的照明全在另外的耍燈。馬的尾部緊系在演員腰上,馬頭是活動的,掂在演員手裡,演員一邊跑,一邊擺動馬頭,左擺右擺,如駿馬賓士一般。馬脖子上掛有一串馬鈴鐺,演員手執馬鞭,一聲鞭響,馬便蹦跳騰躍起來。耍馬要很有力氣的小伙子,也很捨得賣力氣的小伙子。小伙子要把馬耍得有一點火暴的烈性。八音齊奏,人歡馬叫。十幾匹馬,一個旗手,一個馬弁。旗手在前,馬弁在後。旗手舉一根有枝有葉的大竹子,掛一面旌旗,上寫“大好河山”、“錦繡山河”,或寫“馬到成功”、“快馬如風”、“好馬如龍”。不管旗手還是馬弁,身上都背有一串大馬鈴鐺,隨著舞步,把那馬鈴鐺顛得嘩啦嘩啦響。竹子上也綰有很多小鈴鐺,旗手跑起來故意把竹竿上的枝枝葉葉與小鈴鐺也搖顛抖擻得如風般聲響。或突然把那竹子從半空里落下來,掃地般划過去一個弧再舉上半空中,動作好瀟灑,好飄逸。馬弁手裡有一根馬鞭,長有丈余,跑著,忽然“啪啪”甩兩下,場子邊的觀察便會有陣陣叫好聲。
舞獅子尹街村耍獅子滾繡球,一對大獅子,全是染綠了的麻做的皮毛,耍繡球的人最是把式,獅子耍得怎么樣,全在耍繡球的那個人,一個繡球滾上去滾下來,引得獅子騰跳起舞。耍到一定時間,母獅子肚子疼,疼得左右騰挪,疼得在地上打滾,疼得讓女人們心疼。終於下小獅子了。小獅子生出之後,母獅便安定下來。母獅要奶小獅,小獅尋奶的動作讓人愛憐不已。而後,母獅臥下來歇息,公獅與小獅逗,玩,風趣,幽默,而且詼諧。耍龍燈 董家溝有兩條龍,一條火龍,一條青龍,青龍與火龍二龍戲珠。“明珠”在一桿長長的桿子上。用桿子舉著的幾十朵雲在空中翻騰,用布做的海在下邊涌波。一個紅紅的火球會如太陽出海一樣活起來,在雲間躍動。隨著火珠的上下翻動,龍頭也是上下翻動,雲飛,浪涌,龍一會兒藏了頭,一會兒沒有尾,身子起伏不定,雲里雲外翻、滾、跌、撲,波里浪里起、落、顛、伏。真是活靈活現,真不愧是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若春分而登天,若秋分而潛淵。二龍舞到高潮時,忽然閃出來風師,雨伯,雷公,與閃電娘娘。風師拿一面旗,來回一晃,八音會就能奏響一陣風,全場上所有的旗子都會如在風中一樣顫動起來;接著雨伯把一串彩線在風中抖動,仿佛千絲萬條的雨水從天而降;火暴一般的雷公一手拿錘,一手拿鑽,鳥一樣的嘴裡會不斷地往外噴火;閃電娘娘手拿兩面擦得耀眼金光的銅鈸,雙鈸一合,“嚓”地一聲響,雷公就噴一股火。真是“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左雨師使徑侍兮,右雷公以為衛”,“揚彗光兮為旗,秉電策兮為鞭”。
有錢人家會把龍請到家裡去擺動一圈,說是吉祥,驅邪。有人如果對那人家不滿意,弄一支水槍,混在人群里,在他家裡打一槍水,把他家的紅綢綠緞被子打得水濕,他還說是龍涎會高興得合不住嘴。
耍百戲正月十四到十六要唱三天戲。有唱上黨梆子,有唱上黨二黃,有唱秧歌。有說書、耍把戲、耍木偶戲、耍猴、放風箏、賣琉璃圪嘣兒、賣泥捏哨、賣五六鳴(竹鳴)、吹糖人。
迎紫姑紫姑也叫戚(七)姑,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並占眾事。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為大婦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成為廁神。
看燈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還要搭建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可以說是家家掛燈,處處掛燈。唐朝詩人盧照鄰曾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為“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元宵節要有燈棚,長長一條街,如大箕、高都,晉城、高平、陽城、沁水、陵川的城關,都有長街,有燈棚。燈棚用白布,藍布,紅布經緯相織,成白色與藍色、紅色方塊。男女老少於燈棚下看燈,叫“拱燈棚”。
最好看的燈有三種:紗燈,宮燈,玻璃燈。宮燈與玻璃燈的燈架是一種樣式,只是燈罩不同。
宮燈張的是紅布,叫“燈褲”,紅紅的“燈褲”上下鑲兩條寬寬的綠布邊,點燃蠟燭之後,璀璨絢爛,莊重大方,如意吉祥,一片輝煌。
玻璃燈彩繪花卉蟲鳥,點燃蠟燭之後,風格古雅,晶瑩剔透,春光融融,一片錦繡。
紗燈的框子也是木架,也是很結實的,四角都有彩穗下垂。紗燈張紗的框子很薄很輕,能取下來,可以刷新,可以重繪。彩繪《三國》、《水滸》、《封神演義》、《白蛇傳》等等中國古典文學與神話故事。
燈是給“奶奶”看的。奶奶,即送子的女神。各村寨每年都會有幾爐很旺的大正火,女人們都會圍著正火獻奶奶,與奶奶相伴看燈。
解放前後,晉城的黃華街就是燈節最熱鬧的地方。華街的故事一夥接著一夥。
改革開放之後,特別是建市以來,晉城每年都要舉辦大型“黃河燈會”,除了街巷的各種小燈會之外,澤州路,鳳台街則是大型燈會,公園北門外每年都要在元夜放焰火,電、光、聲、色,元夜如晝,人如山,聲如潮,一派盛世景象。依然不失“風銷絳蠟,露口紅蓮,燈市光相射”的傳統風格,依然是“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燈火中,倘若有一點飛雪,良辰美景便實在是無話可說。“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六雪打燈。”是瑞兆。是瑞雪兆豐年,也是好風景。紅紅的燈火,白白的雪花,一派冬去春來之意,讓人終生回味,終生感慨不已。
鄉飲 《澤州府志》載:“鄉飲酒禮,每歲舉行兩次,一在正月十五日,一在十月初一日,每次著銀七兩五錢。”
鄉飲是一種風俗,也是一種禮儀。正月十五,在鄉間擺酒宴賓。鄉飲是地方自治的一種行政手段或策略,得到朝廷允許,每年設宴兩次。參加鄉飲的有“大賓”、“介賓”、“耆賓”三種人。
《澤州府志》上說:“雍正八年二月奉文:查得鄉飲典禮乃尊賢養老大典。請嗣後各屬於每歲舉行之前,將所舉賓耆查明事實,如果品行端方,齒德兼茂,詳司批允,方準遵行;如品行不端,齒德乏人,即將原額銀兩解司充餉。如此則賓耆不致濫舉,而錢糧亦無虛冒之弊。”
也就是說,在參加鄉飲之前,要把參加鄉飲的長者的事實調查清楚,看他是不是真的是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查明之後,報上司批准。把一個品德不端的人舉薦到鄉飲宴會上,不但起不到好作用,還會起到壞作用。
獻奶奶獻奶奶是正月十五女人們的一項主要祭祀活動。子女眾多的家庭也許並不在乎,他們也許沒有獻過奶奶,或者根本就不相信奶奶的存在與功績。他們還不知道奶奶為誰,便大大小小生下了一炕頭孩子。只有一個兩個孩子的,就需要小心侍奉奶奶。特別是到奶奶殿上去求過兒子的,就越發感恩奶奶。
女人們不管看燈不看燈,一定要抱著兒子去燈棚底下拱燈棚。燈棚下有各路神仙降臨人間觀燈。因此燈棚下也如仙境。拱燈棚不但可觀人間美景,最是吉祥如意。燈棚底下看燈的“奶奶”,會與婦女兒童一起熱鬧,女人們對奶奶真是無限虔誠。
奶奶是誰?各地的奶奶不一樣。泰山奉的碧霞元君,河南有石奶奶、王奶奶。晉城陵川有二仙奶奶。
吃元宵元宵也叫湯圓。
吃元宵起自於明代。明末《明宮史》記北京上元節“吃元宵,其製法,用糯米細面,內用核桃仁、白糖為果餡,灑水滾成如核桃大”。食用時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也有人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都與“團圓”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
喝茭茭糜《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十五日,作豆糜。”豆糜就應該是我們所說的茭茭糜。正月十五下午開始熬。裡邊有小豆,曼豆,豇豆,白豆,大紅豆,炒玉米,但最主要的是茭茭,即高粱。快熬好時,放些乾蔓菁疙瘩,或紅薯,或柿板兒。到晚便熬好,連稠帶湯舀一大碗,晚上喝。熬茭茭糜一般用比平時大一些的鍋,當天晚上喝不完,要留一些到十六早上太陽出山時,熱上喝,說是喝了之後一年都不興害肚子疼,也不害眼。
喝茶晉城人稱粥為茶。只有小米熬的粥才叫粥,叫稀粥。平時喝玉米面茶,高粱麵茶,谷麵茶,糠麵茶,正月十六早晨吃炒麵茶。《續齊諧記》講,正月十六吃“膏粥”,乃白米粥上放油脂而成。就是晉城人喝的“米麵茶”。
茶麵是臘月就炒好了的。正月不準蹲炒鍋,不準炒東西。“炒”與“吵”諧音,正月炒麵,一年會吵嚷不休。
添燈閨女出嫁後,娘家在正月要給閨女添燈,自閨女出嫁起連續添三年燈。在古時候也叫“送燈”,又叫“送孩兒燈”、“送花燈”。即在元宵節前的十三日,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因為“燈”與“丁”為諧音。添“燈”即為“添丁”,取其吉兆之意。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或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貴子;如女兒懷孕,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
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娘家給閨女添燈要蒸蒸餅,大都用“伏面”,數伏天曬乾的面,捂在缸里,專門用來給閨女蒸過年蒸口禮饃,正月“蒸餅”添燈。
立春
在人們心目中,春是溫暖,是鳥語花香,是耕耘播種,是一切生命的開始。因此立春在中國古代是個很大很隆重的節氣。
立春時節,有報春、迎春、打春、送春、咬春餅、祭芒神等活動。
一、報春:舊俗立春前一日,要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一稱春官,一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了“春官”都要作揖禮謁。報春人遇到攤販商店,可以隨便拿取貨物、食品,店主須笑臉相迎。
二、迎春:立春的前一天,州、縣要舉行隆重的“迎春”活動。前面是鼓樂儀仗隊導引,中間是州、縣長官率領身著官衣的所有僚屬,後面是手執農具的農民隊伍,到城東郊去迎春。春的具象是“春牛”,先期用黃土製作好放在城東郊外,迎春隊伍將“春牛”迎回城內。
《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後世歷代都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三、打春:“打春”來源於“鞭春牛”。晉城流傳有《春字歌》:“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迎春的第二天,就是立春那天,地方長官率僚屬、農民“鞭春”。陰陽官先舉行一定的傳統儀規,地方官主持迎春儀程。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三獻爵之後,地方長官執彩鞭擊打春牛三匝,禮畢回署。然後,民眾將春牛打爛。一邊打一邊念:
一打風調雨順,二打土肥地暄;
三打三陽開泰,四打四季平安;
五打五穀豐登,六打六契約春;
七打七星高照,八打八節康寧;
九打九九歸一,十打天下太平。
四、祭芒神:迎春隊伍到城東郊之後,先祭芒神。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禮。執事者舉壺爵,斟酒遞給長官,長官接酒澆在地上,再行二跪六叩禮。然後到春牛前作揖。禮畢,將芒神與春牛一併迎回城裡。
五、送春:立春日,民間藝人捏制許多小泥牛,或在布帛紙張上畫牛,稱為“春牛”或“春牛圖”,送給各家各戶,謂之“送春”。受春者要給“送春”者報酬。
六、咬春:據《澤州府志》記:立春,茹蘿蔔麵餅,名曰“咬春”。有的地方叫“春卷”,後來成了天津食品的一個品牌。
蘿蔔,又名萊菔、雹口、薺根、蘆菔、蘿白、紫菘、蘆葩、秦菘。《詩經·谷風》說:“采葑采菲,無以下體。”“菲”即萊菔的古稱。李時珍說:“蘿蔔,生沙壤者而甘,生瘠地者堅而辣,根、葉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豉可醋,可糖可臘可飯,乃蔬菜中之最有利益者。”民間說:“吃蘿蔔喝茶、氣得大夫滿街爬”,“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可見蘿蔔對人體健康的益處。
七、饋贈春盤:立春那天,將春餅,蔬菜,水果等裝到盤子裡,饋送親友。
立春那天,女孩子要剪“春雞”,貼羽作蝶,稱為“春蛾”,纏絨為杖,稱作“春桿”戴在頭上,爭奇鬥豔,主蠶興旺。
晉城有打春吃梨的習俗。也有打春那天不與娘家人見面的風俗。
添倉節
添倉節有“小添倉”與“大添倉”。正月初九為小添倉,正月二十五日是大添倉。
添倉節這天,要預先弄出一些糧食來,等節日那天象徵性地往糧倉里添加糧食,說倉官爺就會順勢往自己的糧囤糧倉里添糧食。
添倉節時,家家用谷面、玉米面、軟米麵,捏成谷囤、糧倉、布袋形狀,有的蒸疙瘩,疙瘩為元寶狀,有的疙瘩內包些柿餅、紅棗、紅豆。蒸若干盞形狀像各種家畜家禽一樣的燈,燈芯用細谷梗裹棉花製成,叫“倉燈”。入夜,燈內注油,將倉燈放在存糧的地方,牛燈放在牛圈窗台,雞燈放在炕頭,狗燈放在門邊,貓燈放在牆角點燃後,黑暗中處處燈光熠熠。倉官爺燈高五寸許,頭戴紅纓帽,左手執簸箕,右手拿斗,騎著馬,馬身上馱若干口袋。將倉官爺燈放置碗內,飄浮在水缸里。放時念:“倉官爺爺飲馬來,銀錢糧食馱著來,麻子炸了油,黑豆餵了牛。”
有谷面捏成“雨燈燈”,共捏十二個,每個燈頂端捏一個燈盞,燈盞邊緣捏一個小豁口,每個豁口各代表一年四季中的一個月。燈盞蒸熟後,揭開鍋先看那些代表月份的燈盞里積的水多水少,就說明哪個月的雨多雨少,作為本年安排種植的依據。
也有的地方用玉米面或谷面蒸一個與斗口一樣大的餅,叫“蓋斗疙瘩”,上邊也摁十二個小坑,看那個坑中的水多水少,來預卜一年的雨水分布,這就叫卜農或占農。
舊有民謠:“過了年,二十五,添倉米麵作燈盞。拿箕帚,掃東牆,拾到昆蟲驗豐年。”講的是添倉的民俗。
添倉節倉里要添糧,水缸里也要添滿水。舊俗農民添倉忌賣糧,而糧店卻喜歡在此日收購糧食。是日,糧店要擺酒設宴,對前來賣糧者熱情款待,而且糧價又高。所以一些困難農戶也就只好趁此機會賣糧。至今也還有些上年紀的市民,仍依舊俗在添倉日購米買面。
陵川人在添倉節要用各種飯菜在門外祭奠,名為“送祖先”。
傳說添倉節為老鼠娶親的日子,夜不點燈,稱為“鼠忌”。有捏些小小的燈盞,放些油,夜間點燃,放在牆角或缸旮旯,讓老鼠熱熱鬧鬧娶親。
添倉節用谷面蒸些小小塔形窩窩,有稱為“十子團”,放置於牆角或缸旮旯,供老鼠吃。也有人家在屋隅、牆角及缸瓮里點燈、焚香、敬紙,對老鼠娶親祝賀。
魯迅先生說:“正月十四的夜,是我不肯輕易便睡,等候它們的儀仗從床出來的夜。然而,仍然只看見幾個光著身子的隱鼠在地面遊行,不像正在辦著喜事。”老鼠娶親,至少是一則有趣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