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基本簡介
陳小悅於1969年-1977年,延安下鄉插隊;1978年-1988年,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本科、研究生、博士生。
任職經歷
1988年-2000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會計系主任,2000年起兼任清華大學會計研究所所長;2003年7月開始曾經擔任過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院長。2007年擔任前程無憂獨立董事,同時擔任公司提名和企業治理委員會主席及審計委員會成員。2009年初被發現身患癌症,病情較嚴重,前往廣州治療。因病醫治無效,於2010年3月19日23時16分在廣州逝世,享年63歲。
人物生平
從黑土地到黃土地
陳小悅沒有坐在自己那張寬大考究的辦公桌前接受採訪,而是讓記者坐在舒適鬆軟的沙發里,自己卻扯過一把摺疊椅坐在記者的對面。他一再說他沒什麼可採訪的,特別是說到他所研究的專業,更是坦率直言:"我 搞的那些東西專業性很強,我的學術經歷也沒什麼故事性,怕寫不出什麼能吸引人的東西。"
陳小悅屬南方人血統,卻生得一副高大挺拔的身材和有稜有角的面龐,可謂"南人北相"。大概是因為當了近10年工人和農民的緣故,你很難從這位快人快語的學者身上找出半點兒學究氣!陳小悅這樣談自己做工務農的感悟:"我始終認為那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經歷。在農村,現實生活逼著你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問題,我現在許多認識問題的方法都是那時形成的。如果沒有那段經歷,而一直呆在清華園裡的話,那么我可能有很多事情到今天都搞不清楚。"
當年,因父親的"嚴重的歷史問題",陳小悅連去北大荒"接受再教育"的資格都沒有。後來陳小悅和另外十幾個同樣"政審"不過關的同學"擅自"跟著大家一起登上了北上的列車,但到了北大荒等著他們的不是開荒種地,而是參加學習班,接著,農場領導要他們這幫"無組織無紀律"的人回家。這樣,陳小悅在北大荒只呆了半年,最終輾轉來到陝西省延川縣關莊公社,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從黑土地到黃土地"。他說:"農民看問題很實際,很樸素。記得剛到陝西時,有老鄉問我要呆多久,我說不知道,也許呆一輩子。老鄉笑著對我說,你們城裡人,最後還是要回城的。還有一次,大家圍坐在地頭兒跟老鄉聊天兒,說農民有義務交公糧。老鄉承認這個,但卻又反問我們:'可憑什麼你們城裡人把細糧都拿走,光讓我們吃粗糧?!'剛插隊時,總覺得自己是城裡來的知識青年,身上還有些傲氣。可日子久了卻發現我們其實和農民沒什麼兩樣,農民要求的其實也正是我們要求的。"陳小悅說他在陝西生活10年的最大收穫,就是學會了以最直接的眼光去看問題,用最簡捷的方法去處理問題-這種思維方式至今在深深地影響和支配著他。
轉換並不可怕
作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的陳小悅,其目前的學術及教學主戰場在財務管理學。然而,他從本科一直到博士研究生讀的卻是汽車工程學。
"你為什麼學了10年的'汽車'之後卻又是另闢戰場,搞開了與之無關的專業?"-幾乎所有採訪陳小悅的記者都無法繞開這個問題。
1978年,陳小悅考入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成為當時該專業年齡最大的本科生;1988年,陳小悅讀完汽車工程學博士課程,成為我國恢復學位制度後清華大學的第三位汽車博士研究生。如果繼續從事汽車專業的研究,他肯定也能搞出點兒名堂來。在談到放棄汽車專業轉而從事經濟管理研究時,陳小悅將這個問題與中國汽車工業的現狀聯繫在了一起。他認為, 中國汽車工業落後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管理落後,而要提高中國汽車工業整體水平就必須提高管理水平。其實,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他之所以在不惑之年對自己的人生航向做出重大改變,更主要的還是與他在社會基層的生活而形成的心理定式有關。"應該承認,所謂轉換其實就是放棄已經取得的成果和地位,這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件相當可怕的事兒,而對我來說這並不可怕。我們這批人都有這么個共同點,那就是需要轉換時就轉換了,乾脆利索,從不拖泥帶水,也沒那么多考慮,更沒那么多功利色彩。"的確,人生其實就是由一個個選擇點連成的一條線,其中有些是由命運的驅使,也有些則是對命運的駕馭,而這兩種滋味兒陳小悅似乎都嘗過了。"當年離開北京下鄉時,沒有人告訴你何時才能回來,甚至還能不能回來。這種轉換在今天看來不得了,可當時並不認為那是多么嚴重的選擇。你想呵,你已經連一點可拋棄、可犧牲的東西都沒有了,任何轉換都只能使你的處境比以前更好些。"
陳小悅這一席話聽起來似乎再平白不過的話,卻字字句句都浸透著他對生活的理性思考,沒有與陳小悅同樣經歷的人,恐怕難以理解他這番話的深刻含義。
管理與工程是相通的
1990年,陳小悅以訪問學者的身份遠渡重洋,隻身來到加拿大西安大略商學院學習工商管理-可以說,這所著名的加拿大"哈佛"是陳小悅治學歷程的一個新起點。
"起初學校只給了我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一年後我這樣向學校匯報我的學業:前半年是稀里糊塗,老師講課聽不懂;後半年雖然聽懂了老師的講課,但還是不能與同學們自如地交流(他們盡講些不甚規範的方言俚語和俏皮話兒)。"剛到加拿大時,陳小悅的學習壓力主要來自英語。每次考試,加拿大同學都寫了一大摞紙了,可他才寫了幾頁;加拿大同學讀一個案例也就幾分鐘,可他卻需要三四十分鐘。不過陳小悅有一個恪守了多年的信條:不舉白旗!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的英語水平不僅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後來他的一門課程的總成績居然還是全班40來個同學中惟一得"A"的學生!學習期間,陳小悅還經常幫助他的加拿大教授整理教案或做些其他輔助性工作,日子久了便與老師建立起了很好的師生關係。後來,在這位加拿大教授的幫助下,陳小悅得以將自己的學業又延續了一年。
"通過這次學習,我發現管理學與工程學在思維模式上是一樣的,而且它們的方法論,分析工具、支撐系統乃至哲學思想也都是相通的,只是處理對象不同罷了。"西安大略商學院與美國"哈佛"一樣,也實行案例教學法。在西安大略的兩年里,他共接觸到了200多個工商管理案例,對工商、金融、財會等領域有了比較清楚,具體的了解,"學起來感覺也很好,意識到自己已經闖入了一個全新的學術領域"。另外,通過這次學習,陳小悅的英語被"逼"出來了。現在,他不僅是西安大略的兼職教授,而且每年都要到許多歐美國家去講學,而無論是在國外講學,還是在本校為外國留學生講課,他一概操英語。為了將國外先進的管理理論引進國內,使國內企業界在探索自己的企業管理模式時有所借鑑和參照,陳小悅自1992年以來先後編譯並出版了有關國際工商管理安全分析的《國際合資企業》、《國際管理》以及哈佛商學院教授麥可?波特的工商管理名著《競爭戰略》、《競爭優勢》等國外管理學專著。
真學問來自寂寞和冷清
對於陳小悅來說,中國兩次歷史性的重大事件也是他個人生活中的兩次重大機遇:一次是1977年恢復高考,"如果小平同志當時覺得高考這事兒晚兩年再抓也不遲,那我們這批人就幾乎沒機會了";另一次是1992年鄧小平南巡,"小平同志要我們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的道路,這使我更加相信自己在國外學的東西在國內也有用武之地。"
1984年,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正式成立,現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親自擔任院長並經常蒞臨學院指導工作。該學院是目前國內一流的經濟管理高等教育機構。由於清華大學的會計系成立時間較晚,學院方面也意識到這一塊兒很重要,因此陳小悅1992年剛從國外歸來,便馬上投身到學院會計系的籌建工作中。1999年3月,陳小悅又被任命為新成立的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陳小悅這些年來一直都是在做著極富開拓性的工作。就像一個台子搭好了,他用手使勁搖搖,覺得沒什麼問題了,然後再去搭另一個新台子。如果把他比喻成"拓荒牛"並不過分-他已習慣於此,也樂此不疲。
在龐雜紛繁的管理學體系中,陳小悅的主攻方向是財務管理。陳小悅介紹說,他所從事的是實證性研究,其中有些又可稱為驗證性研究,例如將市場上的各種信號,特別是價格信號進行分析和驗證。在這方面,他有大量論文發表,其中《中國資本市場弱型效率實證研究》被同行認為是這一領域裡具有代表性的論文。另外,他還為即將出版的《國際工商管理大百科全書》翻譯了其中的會計部分。近年來,陳小悅作為第一負責人主持了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中國國有企業資本結構和資本成本"和"期權方法在資產評估中的套用",並參加了其他一些課題研究。
多年來,陳小悅就是這樣在自己這"一畝三分地"上苦苦地、默默地耕耘著。看過陳小悅的簡歷,有一個問題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那就是:像他這樣一個知名學者,居然沒有獲得過什麼獎項。說起這個問題,陳小悅坦誠:他不否認獲獎的意義和重要性,但他本人對評獎不感興趣,也很少參加評獎,因為他擔心自己會為了評獎而把工夫都用在做學問之外。"前不久學校倒是給了我一個獎,好像叫什麼……"-他說不清這個獎的名稱!他曾收到過許多"名人錄"的征錄單,但他從未答覆過一個……至此,記者想起一位女經濟學家在她最近的一部研究當代中國社會經濟問題的著作中,說了這樣一段話,大意是:做真學問是需要寂寞和冷清的,轟轟烈烈熱熱鬧鬧與真學問無關!
從1993年起,陳小悅出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但他並沒有就此放下教鞭。他的學生有本科生、有碩士生、也有博士生。他給本科生講國際金融、公司財務管理、期貨與期權及專業英語;給研究生講理財學、國際財務管理。眼下,他正帶著20多名碩、博士研究生,而已經畢業的研究生也有30多名。不久前,他們師生聚會,學生們"呼啦啦"地來了一大屋子,這情景讓當老師的陳小悅感到一種發自內心的欣慰和滿足!
個人簡歷
學習歷程
1988年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專業 博士
1984年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專業 碩士
1982年 清華大學汽車工程專業 學士
工作歷程
1947年1月5日生於福建省福州市。
1968年12月至1972年1月在陝西省延川縣關莊公社下鄉插隊,
1972年2月至1978年4月在陝西省西安無線電總廠工作。
1978年4月考入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1982年2月本科畢業,獲學士學位;
1984年6月汽車工程專業碩士畢業,獲碩士學位。
1984年7月至1988年6月在清華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工作,工作期間攻讀在職博士,
1988年6月汽車工程專業博士畢業,獲博士學位,博士論文獲清華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博士畢業後進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工作,
1992年晉升為副教授,1997年晉升為教授。2000年起兼任清華大學會計研究所所長。教書育人近30年。
1999年與香港科大會計系創校系主任及美國杜蘭大學講座教授兼副院長李志文合作,以北美一流博士班的模式打造清華大學會計博士班。
2003年7月開始曾經擔任過北京國家會計學院院長。
2007年開始擔任前程無憂獨立董事,並擔任公司提名和企業治理委員會主席及審計委員會成員。
2009年初被發現身患癌症,病情較嚴重,前往廣州治療。
2009年夏天,他在第二次手術後還為清華大學與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聯合培養的會計專業碩士學位(MPAcc)教授了一門課程。
曾任職務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講師、院長助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助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財務與金融教研組主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會計系系主任(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
其他學術兼職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理察·毅偉商學院兼職教授、中國會計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資產評估學會理事、中國會計教授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註冊會計師考試委員會委員。
成就及榮譽
個人成就
陳小悅是一位卓有建樹的學者。他從事實證會計、公司財務、價值評估等方面的研究,辛勤耕耘,求索不輟,在相關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近30篇,出版教材、專著和譯著近20部,完成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省部委科研項目。
陳小悅教授生病期間,他的學生及社會好友為他籌集了治療基金,用於支付陳老師的治病費用,該基金還剩下一部分餘額。按照陳老師生前遺願,基金捐助人陳東、倪正東、陸金海、姚鳳岐、丁芃、孫立哲、孫愛軍、賀穎奇等提議及發起,決定用剩餘的這部分資金成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陳小悅)獎學金”。獎學金設立採取輔底加持續募捐形式,用於獎勵清華經管學院在財務、會計、金融專業成績突出,德、智、體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科研學術。
陳小悅教授一生“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窮理求真、追求卓越”,他在現代財務學領域、會計學領域挑戰學術傳統,進行開創性研究,取得令人矚目的學術成就。獎學金的設立,將弘揚陳小悅老師的精神,並讓它成為一種社會財富,永恆傳世,惠澤後人……
獲獎情況
1990年 清華大學優秀博士論文獎
1997年 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獎(教育部、人事部發)
1997年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業績津貼特級獎
1998年 校聘教學關鍵崗位津貼
1999年 領取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論著及譯著
1. 陳小悅編譯,《國際合資企業》(〈國際工商管理案例叢書〉第一分冊)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年。
2. 陳小悅,烏山紅,《公司理財學基礎》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3. 陳小悅譯,《競爭戰略》(Michael E. Porter著)華夏出版社及Simon⪼huster,1997年。
4. 陳小悅譯,《競爭優勢》(Michael E. Porter著)華夏出版社及Simon⪼huster,1997年。
5. 《工商管理大百科全書》,常務副主編,兼會計部分的分主編,約30萬字,1999年。
6. 包銘心(Paul Beamish),陳小悅等著,《國際管理――教程與案例》,機械工業出版社,1999年。
戰略財務管理和企業分析 陳小悅
《以價值為基礎的企業業績分析》陳小悅
《競爭優勢》陳小悅,(美)麥可﹒波特(Michael.E.Porter)華夏出版社 2005-08出版
關於衍生金融工具的會計問題研究,作者:陳小悅;版本:第1版,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政府預算與會計改革(中國與西方國家模式)作者:陳小悅,陳立齊;出版社:中信出版社;ISBN:9787800735035
財務管理基礎理論與實務專題(國家會計學院會計碩士專業學位MP Acc系列教材),作者:陳小悅、賀穎奇、 陳武朝,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MPACC財務管理--基礎理論與實務專題,陳小悅、賀穎奇、陳武朝,7500592280,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關於我國社會保障稅的政策研究,陳小悅,劉永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