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強[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陳國強男,1931年5月18日生,福建廈門人。廈門大學歷史系助教、講師、副教授。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1947年在廈門鼓浪嶼英華中學畢業,1951年廈門大學歷史系畢業。1951-1980年兼系副主任,歷史研究所副所長。兼任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併兼秘書、副館長等,1981-1993年擔任廈門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人類博物館館長。1986-1990年兼廈門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兼任中國人類學學會負責人、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會評審委員、中國民族學會、中國都市人類學學會副會長、中國台灣少數民族研究會、中國民俗學會、石越民族史研究會顧問、中國博物館學會高校博物館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社會科學系聯合會理事、福建省文物管理委會委員、福建省史志協會、福建省民族研究學會副會長、福建省歷史學會、莆田媽祖研究會理事、寧化縣客家學研究會、廈門鄭成功研究會、廈門吳真人研究會、安海歷史文化研究會、漳浦縣藍鼎元研究會顧問,晉州市譜脬研究會名譽會長,廈門大學校友總會理事、夏讓二中英華毓德校友會副理事長。除給本科生上課外,自1981年起還為中國民族史,1992年為人類學(民族學)專業培養碩士研究生,至今已畢業十多人。

編、著專著66種(已出版49,已完成11,寫作中6本),論文218篇。在“六五”期間,負責福建省社科規劃“人類學——中國考古民族”課題,最終成果《高山族簡史》獲福建省政府1982年優秀二等著作獎。在“七五”期間,負責全國社科規劃項目“人類學研究”,最終成果《建設中國人類學》由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出版。又負責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閩台民俗研究”,最終成果《奶祖信仰與祖廟》,由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在“八五”期間,負責全國社會科學規劃會課題“中國人類學研究”,最終成果《中國人類學》由中國人類學學會1996年付印。又負責國家教委社科規劃課題《人類學的過去、現在與獎來》,最終成果由陳國強、石奕龍著《中國人類學史》一書。又負責福建省社會科學規劃《泉州回族調查研究》,最終成果《泉州回族》,列入閩南人文化叢書。在“九五”期間,負責全國社會科學規劃“高山族的現代化與文化變遷研究”課題,正在寫《高山族史研究》一書中,又負責福建省“台灣原住民的姓名”課題,最終成果寫《台灣原住民的姓名》一書。1985年,榮獲廈門大學優秀黨員,福建省先進教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1986年榮獲廈門市勞動模範光榮稱號。平生以“斧雖小,屢擊之堅木為摧”為座石銘,認為應處事以恆。曾於1992、1996、1997年三次到台灣調查及交流訪問,為我國大陸學者訪問台灣高山族(原住民)第一人。

盤點陳姓教育家(一)

教育是立國之本,所以我們要尊重教育,大力發民教育。這個任務就是向大家介紹中國陳姓教育家。
陳泓[平原大學學報編輯部編審]
陳昊[北京市儀器儀表工業學院高級工程師]
陳達[山東沂水諸葛鎮國中一級教授]
陳恩[教育家]
陳國英[河北省丰南縣人]
陳國興[浙江省新昌縣人]
陳國新[教授]
陳晴
陳國旺
陳國團
陳莊[江蘇省金湖縣實驗幼稚園園長]
陳國強[廈門大學歷史系教授]
陳國魁
陳國豪
陳國海[湖南省鳳凰縣人]
陳國富[浙江省麗水市職業高級中學高級教師]
陳桂珍[河北農業大學逐學院副院長]
陳忠[揚州大學理學院化工系教授]
陳志[重慶市江津增壓廠子弟學校副校長]
陳廣政
陳錚[教授]
陳芸[青島海洋大學教授]
陳光禹
陳光焰
陳光礻禹
陳源[副教授]
陳光圻
陳光敏
陳光磊[江蘇省江陰市人]
陳衣
陳燕[天津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陳冠龍
陳關勝
陳羔獻
陳皋芝
陳乾全
陳復源
陳福元
陳福雄
陳福生[南昌大學物理學教授]
陳熹
陳仿光
陳方榮[贛南醫學院院長]
陳方培
陳凡雲
陳法今
陳發鬆[淮陰師範學院黨委書記]
陳爾瑛
陳爾舒
陳爾昌
陳敦偉
陳樨[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社科部教授]
陳冬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宜昌)教授]
陳定凡
陳丁鎖
陳殿興
陳典鋒
陳迪華
陳登前
陳德珍
陳德元
陳德賢[寧夏大學歷史系教授]
陳德熙[教授]
陳熙[清華大學工程力學系教授]
陳德泰
陳武[西溪中學]
陳德坤[教授]
陳德光[江漢大學副教授]
陳偉[吉林省實驗中學校長]
陳德崇
陳德安[教授]
陳鐵[鄭州鐵路機械學校]
陳森[教育家]
陳樵[教育家]
陳東[教育家]
陳璞[教育家]
陳萍[教育家]
陳平 [貴州省黔南教育學院]
陳鵬[教育家]
陳寧[教育家]
陳春余
陳春雷
陳傳譽
陳傳新
陳枚[教育家]
陳傳淡
陳楚祥
陳陵
陳崇山
陳亮[教育家]
陳冲[教育家]
陳成祖
陳康[教育家]
陳炯[教育家]
陳堅[教育家]
陳澄[教育家]
陳昌漁
陳昌儀
陳昌堂
陳昌玖
陳昌槐
陳昌篤
陳伯賢
陳兵[教育家]
陳炳文[江蘇省泰州市人]
陳炳坤[南通縣西亭中學高中語文教授]
陳炳辰
陳秉釗
陳秉公
陳漢[教育家]
陳保平[甘肅省天水水示範高等專科學校校長]
陳保兵
陳寶元
陳寶玉
陳寶瑜
陳寶耀
陳寶新
陳寶書[中國礦業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陳寶軍
陳光[教育家]
陳安麗
陳綱[教育家]
陳安福
陳凡[教育家]
陳宜[教育家]
陳訁是
陳明[山東淄博第十中學高級教授]
陳枚[中國邏輯學會會員]
陳坤[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教授]
陳鈞[鹽城師專中文系副教授]
陳炳宜
陳潮填
陳光漢
陳海珊
陳海明
陳強[巢湖市委書記]
陳國玉
陳德維
陳崇希
陳德福
陳達明
陳安章
陳代璋
陳光山
陳冠明
陳昌遠
陳安槐
陳禹
陳崇凱
陳貴雲
陳艾
陳力[成都市委研究室研究員]
陳長賢
陳慧
陳棟生
陳海宏
陳國偉
陳國慶[西北大學教授]
陳癸尊
陳彪如
陳光旨
陳斌[湖南農業大學教授]
陳德敏
陳道軒
陳道嶺
陳代碧
陳大榮
陳大雕
陳翠然
陳衡
陳傳理
陳城書
陳昶好
陳純正
陳福接
陳光中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