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陳唯一](/img/d/277/nBnauM3XxEDN4ETMwIDNwQzMwITMxQzN2IDMwADMwAzMxAzLyQzLx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他雖歷經磨難,生計坎坷,但畢生勤於好學,多才多藝,對書法、繪畫和雕刻葫蘆頗有研究。他繼承和發展了蘭州雕刻葫蘆的傳統技法,守巴書法、繪畫和雕刻巧妙地融為一體,能在一個小小的葫蘆上,刻劃出畫面複雜、字數眾多、透視難度大的場面。如他刻畫的諸葛亮“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字數分別有633字和628字,並配畫了三國故事圖案;還有“王羲之蘭亭集序”和“蘭亭圖”; “陶淵明桃花源記”和“桃園問津圖”;“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和“五柳莊山影圖”; “陶淵明歸去來辭”和“歸去來辭圖”;“蘇軾前赤壁賦”和“東坡觀赤壁圖”,及“後赤壁賦”和“赤壁山水圖”;“王勃滕王閣序”和“滕王閣圖”;“范仲淹岳陽樓記”和“岳陽樓山水畫”等,都以嫻熟的書畫,蒼勁的刀法,給人以美的感覺和藝術享受。
作品
他的雕刻藝術別開生面,獨具匠心,圖文並茂,出類拔萃。刻山水不用稿本,很多配畫都是自創、自補、自配詩稿,表達形式活潑自由,才高意廣。如他的“唐詩配畫”、“八仙過海”、“八仙慶壽”、“百子圖”、“聊齋故事”、“山海經故事”、“紅樓夢”、“西廂記”、“白蛇傳”、“列國故事”、“太真外傳”、“刀馬人物三國志”、“水滸”、“薛仁貴征東”、“封神榜”和少兒教育故事“孟母斷機”、“孟母三遷”、“封角讀書”、“陳宮牧豬”、“岳飛沙盤練字”、“槍挑小梁王”、“木蘭從軍”、“梁紅玉”、“鑿壁借光”、“映雪讀書”、“程門履雪”和“映月讀書”等,均是傳世之作。他愛動物,刻畫動物是他的拿手好戲,尤其是刻畫老虎,堪稱一絕。他的“十二屬相”、“八駿馬”作品中的各類動物,形神兼備,維妙維肖,栩栩如生。經歷
![陳唯一](/img/b/3ff/nBnauM3X1ATMxgzN2IDNwQzMwITMxQzN2IDMwADMwAzMxAzLyQ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1980年代初他對雕刻葫蘆傳統工具進行大膽的革新,新創製三面刀,使用這種新型刀具使葫蘆上的雕刻文字具有了立體感,使傳統的蘭州雕刻葫蘆藝術有了新的突破。
1990年代初他研製開發了雕刻葫蘆套色新工藝,改變了傳統雕刻畫面色彩單一的局面,使雕刻葫蘆作品色彩分明,層次感和藝術感染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豐富了傳統工藝手法。
1970年代後,他將高超的雕刻葫蘆傳統技藝傳授給自己的後代,他的兩個女兒陳紅、陳兵已成為蘭州雕刻葫蘆技藝的優秀傳人,其孫輩陳尚、陳強等業已嶄露頭角,目前共有三代15人從事雕刻葫蘆的創作和經營,而陳唯一和其女陳紅、陳兵被社會譽為“三陳”,他們的雕刻葫蘆已走出國門,行銷海外,深受國際友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