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1997年3月1日)
精裝: 36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61314965
條形碼: 9787561314968
尺寸: 20.4 x 14.4 x 2.4 cm
重量: 540 g
作者簡介
張豈之,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所所長,中國思想文化史專家。江蘇南通人,生於1927年11月。1988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989年10月榮獲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1988年12月被評為陝西省優秀博士生指導教師。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同年考入清華大學文科研究所讀研究生。1951年在重慶教育學院任教。1952年在西北大學從事教學工作,1980年晉升為教授,1984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指導教師曾任西北大學歷史系主任(1978年8月至1984年9月),西北大學副校長(1983年9月至1985年5月),西北大學校長(1985年4月至1991年8月)。現任西北大學名譽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
史念海(1912-2001),教授。山西平陸人。1936年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系。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國立編譯館副編審,蘭州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1948年後,任西北大學、西安師範學院、陝西師範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及唐史研究所所長、副校長,陝西省歷史學會第一屆會長,民進中央委員、陝西省委主任委員。1956年獲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是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著有《中國的運河》、《河山集》(一至九集〈第九集為遺著〉),與顧頡剛合著《中國疆域沿革史》。
郭琦,西北大學前校長(1978.6-1982.3.22)、黨委書記(1978.6-1984.7.19)。四川樂山人,生於1917年7月。青年時期曾就讀於成都師範學校和四川大學中文系。
內容簡介
《陝西通史1》主要內容:中華民族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悠久的、綿延不斷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明,陝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安葬於今陝西省黃陵縣橋山;距今6000年左右,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存——西安半坡遺址——向我們提供了關於半坡氏族社會的全景。當時,先民們“以農業生產為主,同時也飼養家畜”。除此,陝西省臨潼縣附近發現的姜寨遺址、寶雞地區數百處仰韶文化遺存,以及陝北仰韶文化遺存的發現,都證明遠古炎黃時代先民們已經過著農業為主的生活。這說明原始農耕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肇始的物質基礎。
目錄
緒論陝西地區人類文化歷史發展的自然歷史背景
第一章 血緣家庭公社萌芽時期陝西的人類文化——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
第一節 藍田直立人及其文化
第二節 洛水下游甜水溝石器文化遺存
第三節 漢水上游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
第四節 錫水洞、花石浪龍牙洞等洞穴文化遺存
第二章 氏族公社萌芽階段陝西的原始人群及其文化——舊石器時代中期文化
第一節 大荔人及其文化
第二節 省內其他地點的早期智人及其文化遺存
第三章 氏族公社產生時期陝西的人類文化——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採獵經濟文化
第一節 關中地區的舊石器晚期遺存
第二節 陝北、陝南地區的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存
第四章 先陶時代——沙苑地區的採獵氏族群落
第五章 關中地區早期農業氏族部落文化——白家氏族公社
第一節 白家氏族聚落所在的自然環境和物質生活狀況
第二節 白家氏族部落的工藝製作技術
第三節 自家人的精神生活狀況
第六章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第一節 半坡氏族聚落文化的社會經濟形態和物質生活狀況
第二節 半坡人的意識形態和精神生活狀況
第三節 半坡人的社會組織形態和社會生活狀況
第四節 渭水流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
第七章 史家母系氏族公社
第一節 史家氏族公社時期的埋葬
第二節 史家葬俗所反映的社會組織結構和意識形態
第八章 母系氏族公社的繁榮階段一福臨堡氏族聚落文化時代
第一節 福臨堡早期氏族部落文化
第二節 福臨堡晚期氏族公社時代
第九章 陝西父系氏族公社階段——龍山文化時期的社會經濟形態
第一節 早期父系氏族公社趙家來氏族公社時期
第二節 晚期父系氏族公社康家氏族聚落
第十章 陝南地區漢水流域的氏族聚落文化
第一節 李家村氏族聚落文化
第二節 龍崗寺氏族聚落文化
第三節 何家灣氏族聚落文化
第四節 白馬石文化
第十一章 炎黃時代
第一節 炎帝與炎帝時代
第二節 黃帝與黃帝時代
總述陝西從蒙昧到文明的歷程
大事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