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村內曾落一巨龍,盤於東側崗上,因此有高僧創建“龍崗寺”。 龍崗寺規模宏大,南北長90米,東西寬50米,建有前殿、後殿和舍利塔,寺內僧眾多達90餘人,耕地面積20多畝,歸屬臨濟宗道場。寺內有一大鐘,鐘聲悠揚,和正定臨濟寺的鐘聲回響和鳴。唐朝,正定籍國子博士房輝遠的侄子出家學佛,法名慧淨,駐錫龍崗寺,是當時一代高僧。
千百年來,古剎龍崗寺屢遭劫難,古碑被毀、殿圮樓墟、僧侶星散。2002年5月在清理遺址時,出土一尊佛祖頭像和文殊、普賢兩尊菩薩的半身像及九龍碑碑帽,均由青石雕塑,栩栩如生,極具文物價值。在九龍碑上,尚刻有“臨濟宗派”和“智慧清靜,道德圓滿,真如妙海”等字樣。這是元明時期佛教重振、佛法大興,佛教徒重新修塑而成,後經省、市文物局領導及有關專家多次考證:此三尊石質佛像造形,具有明朝時期造像特徵,屬保護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