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通史11

手工業的發展(170) 第一節 業的發展(312)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第1版 (1997年3月1日)
精裝: 32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7561310609
條形碼: 9787561310601
尺寸: 20.6 x 14.2 x 2.2 cm
重量: 440 g

作者簡介

張豈之,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所所長,中國思想文化史專家。江蘇南通人,生於1927年11月。1988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1989年10月榮獲陝西省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1988年12月被評為陝西省優秀博士生指導教師。195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同年考入清華大學文科研究所讀研究生。1951年在重慶教育學院任教。1952年在西北大學從事教學工作,1980年晉升為教授,1984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指導教師曾任西北大學歷史系主任(1978年8月至1984年9月),西北大學副校長(1983年9月至1985年5月),西北大學校長(1985年4月至1991年8月)。現任西北大學名譽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
史念海(1912-2001),教授。山西平陸人。1936年畢業於輔仁大學歷史系。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國立編譯館副編審,蘭州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1948年後,任西北大學、西安師範學院、陝西師範大學教授、歷史系主任,陝西師範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及唐史研究所所長、副校長,陝西省歷史學會第一屆會長,民進中央委員、陝西省委主任委員。1956年獲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是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著有《中國的運河》、《河山集》(一至九集〈第九集為遺著〉),與顧頡剛合著《中國疆域沿革史》。
郭琦,西北大學前校長(1978.6-1982.3.22)、黨委書記(1978.6-1984.7.19)。四川樂山人,生於1917年7月。青年時期曾就讀於成都師範學校和四川大學中文系。

內容簡介

陝西通史11》主要內容:中華民族用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悠久的、綿延不斷的歷史和光輝燦爛的文明,陝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安葬於今陝西省黃陵縣橋山;距今6000年左右,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存——西安半坡遺址——向我們提供了關於半坡氏族社會的全景。當時,先民們“以農業生產為主,同時也飼養家畜”。除此,陝西省臨潼縣附近發現的姜寨遺址、寶雞地區數百處仰韶文化遺存,以及陝北仰韶文化遺存的發現,都證明遠古炎黃時代先民們已經過著農業為主的生活。這說明原始農耕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肇始的物質基礎。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西周陝西奴隸制經濟的繁榮
第一節 關中農業的興盛
生產工具(2)土地的利用(2)
栽培技術的發展(3)施肥、除蟲
方法的套用(4)
第二節 青銅器工業的大發展
青銅工藝(6)漆器工藝(14)
原始瓷器(15)著色絲綢(15)
玉器工藝(18)馬車(19)
第三節 商業交換範圍逐漸擴大
貨幣(22)市場(23)
第二章 春秋戰國陝西奴隸制經濟向封建制經濟的過渡
第一節 農業中牛耕和鐵器的使用
牛耕和鐵器的使用(29)耕地面積的
擴大(31)水利工程的修建(32)
農業生產技術的進步(33)糧食產量
的提高(35)
第二節 冶鐵業的發展
鐵器和青銅器製造業(37)陶器製造
業(41)其它手工業(43)
第三節 商業、貨幣和城市經濟的發達
商業交換的頻繁(44)貨幣的流通
(44)城市面貌(45)
第三章 秦漢陝西封建制經濟的迅速發展
第一節 鐵制農具的普遍使用和農業發展
鐵制農具的普遍使用(50)一耕作技術
的改進(53)水利建設(54)園藝
種植(58)畜牧業的發展(59)
第二節 鐵器製造業的發展
鐵器製造業(62)鑄銅製造業(64)
紡織手工業(67)制陶手工業(69)
植物纖維紙的出現(72)
第三節 商業、城市經濟的繁榮
關中的交通(73)長安的商業(74)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陝西社會經濟的殘破
第一節 農業生產的下降
戰亂破壞(80)“五胡”湧入(82)
王猛勸課農桑(84)
第二節 手工業的凋敝
官府手工業隨政權浮沉(86)民間絲織
業(87)礦冶鑄造業(89)
第三節 商業的衰退
谷布充作通貨(90)前秦的商貿(92)
第五章 隋唐陝西社會經濟的繁榮
第一節 關中農業生產的恢復與發展
糧食生產(95)桑麻生產(101)
果樹、蔬菜的栽培(104)
第二節 官私手工業的興盛
紡織、印染業(105)採礦與金銀製作業
(109)陶瓷器製作業(111)碾鎧
工業(114)石料加工業(116)
第三節 長安商業的繁榮
關中的交通(118)城市商業的繁榮
(120)長安的對外貿易(124)
第四節 關中人民沉重的賦役負擔
關中人民負擔的賦稅(127)關中
人民負擔的徭役(132)
第六章 宋元陝西社會經濟的再度衰落
第一節 農業的恢復與破壞
農業的恢復(142)糧食的增產(143)
戶口的增長(147)陝西經濟的破壞(149)
第二節 手工業的恢復與萎縮
礦業的開採和冶煉(163)瓷器製造業
(166)伐木和造船業(169)其他、
手工業的發展(170)
第三節 商業的復甦與不景氣
關輔商業(173)陝北商貿活躍(175)
金、元商貿略貌(176)
第四節 戰亂對陝西社會經濟的影響
大規模徵兵(180)輸送兵餉(181)
第七章 明清陝西社會經濟的緩慢發展
第一節 陝北社會經濟的曲折發展
人口(188)土地制度(191)農業
(196)手工業(204)商業(209)
韃靼劫掠,天災人禍(216)民族仇殺,
土地荒蕪(218)
第二節 關中社會經濟的間歇前
人口(220)土地制度(225)農業
生產(233)手工業發展(249)商業
發展(263)
第三節 陝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
人(284)土地制度(288)農業
生產(292)手工業發展(302)商
業的發展(312)
大事年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