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3/9d3/nBnauM3XyczMxUTN1QDN1czM0MTMyQzNwMDMwADMwAjMxAzL0Q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出 版 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7-3-1
版 次:1
頁 數:465
字 數:268000
印刷時間:1997-3-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561316412
包 裝:精裝
內容簡介
陝西為新中國的創建也立下了不朽的功勳。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從l 935年至1 947年,在陝西延安生活和工作整整l 3年,在這裡,領導中國人民打敗了日本侵略者,為新中國的建立制定了宏偉的藍圖。 、.
1 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這40多年,陝西在經濟、文化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發展。儘管在前進過程中,曾經付出了不少代價,但是,陝西已經由一個落後的農業省變成了我國內陸的一個既有古文化風貌,又有現代科學技術的新興工業基地。現在陝西正在沿著黨的基本路線,堅持改革開放,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上邁進。鑒於以上歷史情況,可以看出,著重研究陝西地域史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興起於關中的隋朝
第一節 關隴貴族集團與隋朝的建立
第二節 大興城與廣通渠
第二章 李淵進兵關中與唐朝的建立
第一節李淵奪取長安
第二節 長安在統一戰爭中的地位
第三節 對突厥的策略與長安的安危
第三章 貞觀年間長安成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
第一節 拱衛京畿的府兵及軍府的分布
第二節 輕徭薄賦,穩定社會秩序
第三節 天可汗地位的確立,長安成為各族友好交往的中心
第四節 貞觀年間的賢相與名將
第五節 昭陵
第四章 武則天遷都洛陽與中宗還京
第一節 武則天東遷
第二節 中宗復辟與還都長安
第五章 開元時期長安的繁榮盛況
第一節 政治的安定
第二節 經濟的繁榮
第六章 “漁陽鼙鼓”與唐室播遷
第一節 叛軍攻占潼關和長安
第二節 馬嵬驛事變
第三節 唐軍克復長安
第七章 吐蕃回紇對京畿的進犯
第一節 吐蕃攻入長安和代宗東逃
第二節 郭子儀與回紇的涇陽會盟及共卻吐蕃
第八章 藩鎮的跋扈和長安城中的兵爭
第一節 涇原兵變
第二節 李懷光反叛
第三節 光泰門之戰與朱泚的敗亡
第九章 宦官弄權及其影響
第一節 宦官專權局面的形成
第二節 南衙北司的爭執
第三節 唐代宦官的影響與歷史作用
第十章 元和的中興成就
第一節 削藩策略的制定和貫徹
第二節 元和之治
第十一章 危機四伏的晚唐社會
第十二章 黃巢在長發
第十三章 藩鎮在京線的混戰與破壞
第十四章 燦爛的隋唐陝西文化
第十五章 五代時的混亂局面和党項族的崛起
大事年表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
第二節 大興城與廣通渠
大興城 魏晉南北朝時期,長安雖然失去了全國政治中心的地位,但她仍然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西晉的惠帝、愍帝及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等,先後7次在長安建都,共l30多年。所以這一時期長安地位的特點是建都的次數多,每次建都的時間短,前秦建都時間最長,也才35年,除了西晉惠帝、愍帝兩次臨時建都外,都不是全國性的都城。由於是臨時性的或地區性的都城,所以,當時的統治者對兩漢以來的長安城都沒有進行大的改建或遷移。
隋朝建立後,北方已經底定,楊堅不甘居於半壁河山君主的地位,時刻想南滅陳朝,統一全國。另建新都,正是楊堅與南北朝時期在長安建都者的重要區別。那些臨時逃難或局部地區政權的建都者,都只圖苟安一時,維持現狀,缺乏縱觀全局的政治眼光,也沒有統一全國的宏願,所以,他們都安居漢長安IH城。楊堅則截然不同。楊堅本來襲其父爵為隨國公,但他認為“隨”字的“L”與“辵”同,有快走的意思。他為了避免像北周、北齊那樣很快走完統治者的路程,成為短命的王朝,遂將“隨”字的“L”去掉,改國號為隋。可見楊堅為鞏固他的地位是費盡心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