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春節是中華民族,特別是漢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在民間習慣地稱為“過年”。即每年夏曆正月初一,舊稱“元旦”為過年。從臘月二十三日“祭灶”開始到翌年正月十五日過“元宵節”,都是過新年的範圍。春節的由來,一說源於原始公社的“臘祭”,《左傳·僖公五年》:“虞不臘矣。”西晉杜預註:“臘,歲終祭眾神之名。”這就是說,一年農事完畢,為了報答神靈的恩賜,乃舉行慶賀豐收的活動,就是所謂“春節”。二說,“年”是果實豐收,五穀成熟的意思。慶賀“年”的豐收,堯舜時就有此俗。《觳梁傳·桓公三年》:“五穀皆熟,為有年也。”在最早的甲骨文中,“年”的寫法是“天”,是在“禾”下連寫兩筆,整個字形像憩長根深的黍形,用以表示五穀豐登的意思。由此看來,“年”本是一種植物,是穀類植物的統稱。
在民間中有一個普遍的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兇惡的怪獸叫做“年”,每到歲末,來到村莊吃人吃牲畜,人們害怕極了。有一次“年”去一個村莊,走到村邊,聽見牧童辟哩啪啦的鞭子聲就嚇跑了。它跑到另外一個村莊,看見一個小孩穿著紅色的衣服,也嚇得跑了。它又竄到第三個村莊,看到村裡的燈火輝煌,照得它頭昏眼花,又被嚇跑了。這樣連續三天它都不敢進村,最後餓死在荒野林了。
人們總結“年”有三怕,即怕“響”、怕“紅”、怕“光”。於是每當歲末過年時,人們就用紅紙寫對聯張貼,並敲鑼打鼓,鳴放鞭炮,燈火通明,徹夜不息。這樣,危害人類的“年”就不敢進村了,時間長了,就形成了既定的節日風俗。
吃五豆
每年交上臘月,年的氣味就來到了。農曆臘月初五日,家家戶戶吃“五豆”,這是幾千年來流傳的風俗。所謂吃“五豆”,就是吃用五樣豆子熬成的粥。在先一天晚上,取出五樣豆子,如大豆、黃豆、綠豆、豌豆、打江豆等,先在清水中泡一宵,第二天早晨起床後,主婦們淘米(大米、小米皆可)煮粥,放進已泡好的五樣豆,就熬成一鍋豐盛的“五豆粥”了。臘月初五這天的第一頓飯,就是吃“五豆”。家家如此,概莫例外,已形成一種既定的風俗習慣。俗話說:“吃了五豆就糊塗。”意思是說,全年辛勤勞動,節儉過日。到了過年時,就要捨得花錢,過一個紅火的年。如大辦年貨,肥吃海喝、行厚禮等行為,看起來形似糊塗,但家家如此,唯恐落後。
“吃五豆”的風俗,在陝西各地的農村,都普遍地流傳著。具體的吃法,因條件不同,大同小異。
如關中平原地區,主要以大米或小米為主,配以五樣豆熬成粥,每人早飯必須喝上一碗粥,再吃鍋盔、饅頭、油餅等主食。富裕人家還炒菜、喝酒,有葷有素,各顯其能。銅川地區的農村,把臘月初五日,稱“五豆日”,早飯做“大麥仁粥”,配以五種豆子,表示本年麥、豆豐收。
辦年貨
每年交上臘月,農村貿易市場空前活躍,辦年貨的人絡繹不絕。這個時期農村的貿易中心,無疑是為過年而服務。整個市場呈現出一種節日的繁榮景象。市場上有農副產品的交流;有京廣雜貨的陳設;有節日禮品的供應,等等。各種雜貨琳琅滿目,五花八門,應有盡有。最突出的是木版年畫、鬥神、窗花和品種繁多的花炮、煙火,以及民間泥塑玩具、各色紙張,美不勝舉,供不應求;那些各式各樣的名貴點心,什錦南糖、名煙、名酒,簡直叫人口饞;還有那些為年節準備的肉類、蛋類、雞、鴨、魚各種副食品,貨堆如山,任君選購。
農村的集市貿易在平時是有規定的:有逢單日作集的,有逢雙日作集的。但在交上臘月之後,逢集的日子就頻繁起來。除按規定的日子進行貿易外,還額外增加數次,將近過年時,幾乎天天都逢集趕會。
臘月的市場,特別繁榮。趕集上會的人群,人山人海。市場上除經營貿易外,還增加各種遊藝、雜耍的場所。有唱大戲的;有跑馬戲的;有耍猴賣膏藥的;有玩“西洋景”、“套圈”的;有“說書行善”的等等,不一而足。
為了過一個豐盛的“年”,人們在年前爭先恐後的購買年貨。辦年貨的內容,除了吃的、用的、節日禮品外,還有幾種用品是絕對少不了的。就是臘月二十三“祭灶”前請灶神。買灶神畫像,不能叫“買”,要叫“請”,以示尊重。以及祭祀神靈用的香蠟紙表;慶賀時用的煙火、花炮等;布置環境用的紅紙(寫對聯、春條幅)和鬥神、年畫等。建國後,封建迷信的色彩逐漸減少,“請灶爺”的活動,有一度時期被取消,近年來在農村又有恢復舊有風俗活動的現象。
寫春聯
過了臘月二十三日,也就是祭灶以後,村子上的人忙於寫春聯,準備過年了。
春聯是什麼?就是一種用大紅紙寫成的對聯(也有用其它顏色紙寫的)。據史載春聯是從桃符演變而來的,傳說古代的東海度朔山有一棵蟠曲三千里的大桃樹,它們枝葉伸向東北方的鬼門,萬鬼皆由此門而入。樹下有兩位神仙,一個名叫神荼(tu),一個名叫鬱壘(lei),時常把守著鬼門,監視鬼的行動,發現有為非作歹者,即用單繩捆起來餵老虎。於是從春秋戰國時起,每逢過年人們就用兩塊桃木板,上刻神荼、鬱壘的畫像,豎立在門前,以示避邪,這就是桃符的來源。王安石《元日》詩云:“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由樹桃符到貼對聯,是從後蜀主孟昶開始的。孟昶親筆書寫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一副對聯。
春節期間張貼的對聯,叫做“春聯”。春聯還包括有“春條”(單聯)、“春語”(一段祝賀春節的話)、“斗方”(在一塊方紙上寫的字)等。春節期間,家家戶戶的門庭院落,到處都張貼著鮮艷奪目的春聯,如“歲歲平安日,年年如意春。”(橫額:“大地皆春”)春條如“出門見喜”、“萬福來朝”、“竹報平安”等。斗方是在一塊方方正正的紅紙上,單寫一個“福”字。張貼的時候要倒貼,取其“倒”(到)的諧音“洪福到來”的意思。“春語”一般是一段祝賀的話或勉勵的語言。如“百行孝為首,萬惡淫當先”、“從儉人奢易,從奢返儉難”。
春聯、春條的內容,豐富多采。張貼的時候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如給屋樑上貼“抬頭見喜”;給銀柜上貼“黃金萬兩”、“招財進寶”(民間常用圖1圖2表示)。給面瓮上貼“米麵如山”;給老年人炕頭上貼“身臥福地”、“壽比南山”;給青年人床頭上貼“身強力壯”、“少者懷之”;給庭院裡貼“滿院生輝”、“吉星高照”;給牲口廄里貼“騾馬成群”、“六畜平安”;給糧倉上貼“年年豐收”、“五穀豐登”;給火房裡貼“小心燈火”、“嚴防火災”;給斗上貼“日進斗金”;給車轅上貼“日行千里,夜走八州。”等等。總之,內容要有針對性,使人高興、滿意。
除夕守歲
農曆臘月三十日的晚上,是年末最後一個時辰,“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是新舊年的交替,人們最重視過除夕,所以有“除夕守歲”的風俗。守歲,就是守住時間,不願意讓這一年空空地過去。
這種風俗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南宋詩人姜夔專門寫了《守歲》詩:“千門列矩散林鴨,兒女相思來到家,應是不眠非守歲,小窗春色入燈花。”北宋詩人蘇軾也有一首《守歲》詩:“欲知垂盡歲,有似赴豁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明年豈無年,心事空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夸!”
守歲的風俗活動豐富多采。一般從三十日中午吃罷“年飯”後,就開始準備守歲。這時,家家戶戶供奉起祖宗牌位,貼上鬥神、年畫、窗花。大門、小門都貼上春聯,滿院張貼春條、春語,還在大門前掛上一對紅燈,貼上赤火(用紅綠彩色紙,剪成小長方形,上有錢眼,呈菱形)。並貼絮子(用黃表剪成,形如赤火)。這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按傳統的風俗,這時債主不能來討債了,即就是窮人家,也可以安心地過年了。
到了掌燈的時候,屋前屋後,燈火輝煌,如同白晝。這時全家人等(凡是在外工作、學習、經商的,都要趕回家裡過年),都圍坐在祖宗堂前,共敘天倫之樂事。有講故事的、談經驗體會的、說笑的,還舉辦各種雜耍,如耍紙牌、打麻將、猜謎語、捉迷藏等。此刻不論輩份高低,男女老少,都盡情歡樂,直到天明,這就叫做“除夕守歲”或“歡度除夕”。
除夕守歲對小孩來說,更是一個歡天喜地的日子。他(她)們可以盡情地玩,盡情地樂。夜深了,他(她)們一個一個地入睡了。翌日黎明的鞭炮聲把他們從甜蜜的夢中驚醒時,發現在自己的床頭、枕頭底下,壓著大紅紙包,裡邊裝著嶄新的錢,這就是傳統的“壓歲錢”。
祭神靈
每逢春節(過年),人們都要祭祀神靈,這是幾千年來形成的風俗。差不多每個村莊,寨子,都有土地廟、老爺(關帝)廟、城隍廟等,鎮守一方。大年初一,即除夕十二時以後,各村各社都要為這些廟宇燒香,祭祀神靈。燒香的隊伍十分壯觀,彩旗招展,鑼鼓喧天,抬上豐盛的祭品,爭先恐後,搶燒“頭爐香”(零辰後第一爐香)。據說燒了頭爐香,全年大吉大利,百事遂意。屆時,各個社隊聚集在廟宇前,各村各社的鑼鼓隊,爭相比藝,都要以自家的優勢壓倒對方。人人都想燒頭爐香,但是頭爐香只能有一家。不免有爭吵、鬥毆的現象發生。村有村綱,戶有戶綱,都要為自己的村社爭榮譽。
爭燒頭爐香時,女婿不讓丈人,外甥不讓舅父,是常有的現象。
春節期間,農村中家家戶戶都祭祀神靈。差不多每戶人家,都祭祀家宅六神,即土地爺、天地爺、龍王爺、灶神爺、倉庫爺、牛(馬)王爺。另外,藥行祭孫思邈,木匠祭魯班,劇院人家祭李隆基,都以各自行當的始祖而祭之。
對於這些祭祀對象,都要設立香案,隆重禮拜,“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爐香。”
祭祖先
凡為人者不忘本,是故過年時首先要敬奉自己的祖宗。一般的家庭在庭房正屋,懸掛祖宗牌位,設立香案,獻上供品,隆重祭奠。這都是過年的既定風俗。陝南的風俗在自己的祖宗位之前,端端正正的書寫“天地君親師”五個大字,作為祭祀之首。
一般的家庭在過年時,還要敬奉本族本戶的祖宗。繪製祖宗三代的畫像,掛在中堂。後死去的人,用木板製成長約一尺,寬約5寸的木匣,尊稱“神匣”,裡邊豎立已故父母的靈位。如“民故顯考×大人諱××之神位”、“民故顯妣×孺人諱××之神位。”把這些“神匣”按照輩份先後,排列在祭祀案上。靈堂前擺著祭祀食品,並擺上過年的“棗花糕”,以隆重的儀式,頂禮崇拜。
祭祀食品視家庭貧富而定,有獻三牲(牛、羊、豬或雞、鴨、魚)祭禮的;有獻素(甜)食品的。一般的獻飯要有九碗,或十二件子、重八件、二十四件不等。
“棗花糕”是過年時的特製品,用於獻供神靈堂、祖宗堂面前,有高達三尺寬一尺的“大棗花”,擺在祖宗堂前顯富貴,顯示這家婦女的手藝。有的“棗花糕”面白、精緻、花色鮮,就說明這家婦女心靈手巧。相比之下,那些手笨媳婦做成的“棗花糕”就大為遜色。
“棗花糕”除用作祭品外,還蒸製一些小“棗花”,用於新婚未生孩子的閨女的回禮,取其諧音“早生貴子”之意。
拜年
大年初一起床後,第一個有紀念意義的活動,就是拜新年。先鳴炮焚香,後拜祭先祖。香案前燈火輝煌,香菸繚繞。然後按輩份大小依次拜新年,祝賀新春佳節。
家裡的拜年活動結束了,然後走出門來,向左右鄰居、本家戶族去拜年。人們見面時,彼此問候說:“新年好!”、“恭喜發財”或說:“向你拜年”、“祝您健康長壽。”(晚輩向長輩)。新年元旦,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拜年的人群,熙熙攘攘,來來往往,呈現出一片“年年有餘慶,處處氣象新”的節日氣氛。
從正月初二起,向親戚、朋友家拜年。先向舅家、丈人家拜年,然後再向姑家,姨家拜年。再按疏遠厚薄關係,一一拜年。這種拜年活動,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朋友之間的拜年活動,可到正月底。
拜年的禮品有厚有薄。關中地區一般送禮饃(糕、油塔、包子),外加點心;陝北送黃米糕、油炸果、酒、肉等;新娘(初過門媳婦)禮品,厚於一般禮品。新女婿向丈人家拜年,頭一年至少要行“四色禮”(酒、肉、花饃、糕點)或其它四件,多至“八樣禮”、“十二件”(12種)不等。回禮(收禮後回送一些東西,表示不空回)也有講究:女兒出嫁後頭一年沒有生小孩以前,回送“蛋蛋饃”(像雞蛋樣大小的白面饃),八個至十六個。生過小孩的回送“棗花”(用面滾成圓柱形盤鏇而蒸製的小饃)一至數個(一般視小孩多少而回送多少)。
至於朋友之間的拜年禮,一般只送“南點心”(精製)一封(約一斤),經濟條件不好的人家送“本地點心”(差一點)一封。有身份的人,把自己的名片掛在點心封上。這樣一來一往,互相拜年,實際上是一種社交活動。
耍社火
從正月初二起,各村社的社火頭(負責耍社火的頭目)就召集有關人,研究本年度耍社火的問題。
既定,就按計畫進行。
耍社火的內容和規模大小,視年景的好壞而定。一般在盛世,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人們豐衣足食,傳統的社火活動,就此起彼伏,大耍而特耍之。
耍社火的計畫,一般按三個步驟進行。
1、挑戰主張耍社火的村社,先由一方裝扮幾桌社火,名日“試耍”。先在本村社遊行,帶有發動民眾的意思。然後到鄰村社去活動。到哪裡去活動,哪裡必須熱情接待。凡社火隊伍經過之地,都要設立香案,擺上糖果、飲料,款待對方,並鳴放鞭炮,表示熱烈歡迎。這樣一日數次去到鄰村社,耍社火遊行,名為“挑戰”。直至鄰村社答應“應戰”,也裝扮幾桌社火,共同耍起來為止。
2、罵陣有些村社,本來不想在當年耍社火。但是,主張耍社火的一方,一日數次去“挑戰”,故意激起對方“應戰”。他們先禮而後兵,先裝扮一些輕鬆愉快的社火,讓對方欣賞,意在引起對方興趣,共同參予耍社火的行列。若對方固執不耍,則挑戰的一方,故意在社火的內容中,插進挑鬥性的節目,如《伐子都》、《取長沙》、《殺四門》等內容,寓意於戲,大罵對方是鼠輩之徒,不敢“應戰”。甚至以《戰七雄》、《滅六國》、《三娘教子》、《岳母刺字》等內容的節目,來刺激對方“應戰”。這樣經過一番“挑戰”與“應戰”以後,雙方達成協定,共同耍社火,一場轟轟烈烈的社火活動就開展起來了。
3、鬧社火社火是流行在民間的一種集體遊藝活動,社火是一個總稱,包括獅子、龍燈、芯子、高蹺、竹馬、旱船等。人們把“耍社火”叫做“鬧社火”,鬧者,競賽也。要鬧出樂趣,要鬧出藝術,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在陝西流行的社火種類很多,關中地區常見的社火,有平頭桌子社火,即在一張四方桌子上扮作戲文,由四個人抬著走。如扮演《斷橋》,則在三張桌子上,各立白娘子、許仙、青兒的戲劇人物形象。這種社火叫做“啞吧戲”,化妝起來很巧妙,很受人喜愛。比平頭桌子高級一點的,要算是芯子了。芯子有平台芯子、雜技芯子、轉芯子和掛芯子等。芯子的特點是巧、妙、玄、絕。譬如扮演《趙匡胤千里送京娘》,要使京娘站在趙匡胤手舉的蟠龍棍上,這樣能給人以玄妙的藝術感受,十分引人人勝。還有一種大型社火,叫做“山社火”,高達三丈,下面有50多人抬著走。這種社火以人物多取勝,十分壯觀。白天常耍的社火,還有高蹺(亦稱柳木腿),扮演時可以來回走動,邊走邊表演,打諢取鬧,繪形繪色,耐人尋味。大約關中東府的社火尚武,有馬社火,即用馬拉車裝扮的社火。有血社火,即殺氣騰騰,動刀動槍,血肉橫飛等驚險場面。關中西府的社火尚文,即寓意於戲,講究精巧,以玄、妙、佳、絕取勝。陝南地區的社火,多以跑旱船、划龍舟、游山玩景,博得民眾喜愛。陝北地區的社火,主要盛行秧歌、信天游、鑼鼓大賽等。如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都名揚海外。
4、下場子“下場子”,即會演的意思。會演的規模有大有小,或以縣為單位,或以區為單位,或以片為單位。地點設在便於周圍村社集中的要道上。這天來自四面八方的社火,都集中在“下場子’’的地面上,舉行規模盛大的表演賽。由各村社的頭面人物,組成主席團,莊嚴地坐在主席台上。聘請專家、學者、農村中多知多懂的行家,作為“評審員”認真地審察評閱社火的優劣。會演開始,鞭炮齊鳴,鑼鼓喧天。接著各個參賽的村社,抬著引人注目的社火,按順序各圍繞主席台走一圈,邊走邊表演,然後在附近的村子裡遊行。
各村社的社火隊伍,經過主席台時,鞭炮齊鳴,掌聲雷動,上下結合在一起,專家和民眾結合在一起,領導和老百姓結合在一起,共同評出社火的優劣。看社火的民眾團體或個人,當場給社火的扮演者披紅(掛紅綢、緞被面)、插花(戴大紅花),並賞給獎金,以示鼓勵。看誰家的社火得的獎金多,披紅戴花的多,就認為誰家是公認的好社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