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海峽兩岸春節民俗廟會

第二屆海峽兩岸春節民俗廟會

第二屆海峽兩岸春節民俗廟會於2012年1月26日至2012年1月30日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由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陝西省友好協會以及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共同主辦、西安曲江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和台灣唐龍藝術有限公司承辦。

概述

第二屆海峽兩岸春節民俗廟會於2012年1月26日至2012年1月30日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舉行,由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陝西省友好協會以及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共同主辦、西安曲江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和台灣唐龍藝術有限公司承辦。

廟會板塊

民俗文化表演

此次台陝廟會中陝西民俗文化表演部分融合了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戲劇等內容,匯聚了包括陝北民歌、秦腔、華縣皮影戲、安志順陝西鼓樂等在內的非遺項目,向台灣民眾全面展示三秦大地的文化風貌、陝西人民的多才多藝和陝西人民安居樂業的繁榮景象。
1、打擊樂《黃河激浪》,來自陝西安志順打擊樂藝術團。
樂曲融古老的建鼓、太平鼓、座鼓、教坊鼓為一體,安塞腰鼓是“安塞三絕”之一。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陶醉,被稱為“天下第一鼓”。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嗩吶、陝北民歌串燒《黃土情長》,來自陝西省戲曲研究院。
陝北是民歌薈萃之地,民歌種類很多,當地俗稱“山曲”或“酸曲”。嗩吶是我國歷史悠久、流行廣泛、技巧豐富、表現力較強的民間吹管樂器,是深受廣大人民喜愛和歡迎的民族樂器之一。
3、民俗表演《牛斗虎》,來自西安大唐芙蓉園、陝西安志順打擊樂藝術團。
民間舞蹈《周至牛斗虎》源於道教聖地——樓觀台腳下樓觀鎮八家莊村
4、打擊樂《老虎磨牙》,來自陝西安志順打擊樂藝術團。
樂曲依據唐詩《猛虎行》,以陝西渭北民間擊樂為素材創作。
5、舞蹈《陝西俏江南》,來自西安大唐芙蓉園、陝西安志順打擊樂藝術團。
《陝西俏江南》舞蹈是以陝西南部的民風民俗改編而成的舞蹈,描繪了陝西南部人民耕種收穫的喜悅心情。
6、舞蹈《秦王點兵》,來自西安大唐芙蓉園。
舞蹈《秦王點兵》形象地展現了李世民點兵出征、氣壯山河的豪邁氣概,也反映了中華民族大無畏的集體英雄主義精神。隨後通過藝術的手法改編為舞蹈。
7、皮影戲《畫關中》,來自西安華縣雨田文化公司。
皮影戲是中國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又叫傀儡戲、燈影、碗碗腔皮影戲,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享有“中華一絕”的美譽。節目《畫關中》描寫了陝西關中地區民風淳樸,市集叫賣的場景。
8、舞蹈《夢回大唐》,來自西安大唐芙蓉園。
《夢回大唐》用舞蹈藝術的方式編織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是現代唐風樂舞的完美體現,再現大唐盛典。
9、秦腔《大秦戲韻》,來自陝西省戲曲研究院。
秦腔是流行於中國西北地區的最大劇種。因以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秦腔源於古代陝西、甘肅一帶民間歌舞,經歷代人民的創造而逐漸形成的劇種。
10、打擊樂《三秦鼓宴》,來自西安大唐芙蓉園、陝西安志順打擊樂藝術團。
樂曲中段載歌載舞的旋律栩栩如生的描寫了人們在喜慶佳節時的歡樂心情和熾熱場景以及秦人的粗獷豪放。

傳統手工技藝

蜚聲海內外的皮影、布老虎、安塞剪紙、西秦刺繡、提線木偶、陝西面人、面花、泥塑、木版年畫等9類傳統工藝產品在這次廟會上得到精彩呈現,為了提高台灣民眾的互動性和參與性,廟會現場還邀請台灣民眾親身體驗傳統手工藝品的製作過程。
1、布老虎
布老虎屬於陝西關中地區民間布制玩具的一種,它品種繁多,流傳廣泛,是一種極具鄉土氣息的民間工藝品。布老虎之所以成為布制玩具中的代表,是因為它與我國民間風俗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在中國人心裡,老虎是驅邪避災、平安吉祥的象徵,而且還能保護財富,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老一輩對新一代的期望與祝福。
2、安塞剪紙
安塞剪紙是流行於陝西省安塞縣的一種民間藝術,不僅造型美觀,剪工精緻,而且具有深邃的歷史文化內涵,包含了美學、歷史學、哲學、民俗、考古學、文化人類學等多方面的內容,被譽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
3、西秦刺繡
西秦刺繡布藝是平面刺繡再做成各類公益用品的通稱,具有濃郁的傳統風格和鮮明的地方特色。它具有題材廣泛、形式多樣、造型誇張、色彩艷麗、粗狂陽剛的藝術特點,作者分布面廣,具有廣泛的民眾性,作品不但具有裝飾性同時具有生活的實用性的基本特徵。
4、合陽提線木偶
合陽提線木偶的偶頭具有明顯的唐俑風格,臉譜用不同色彩表現忠奸善惡,線條簡練,尤其是畫鬍子生和畫鬍子醜,寥寥數筆,似春風拂面,生動傳神。
5、陝西面人
捏麵人是中國的民間傳統藝術,每逢春節或祭拜普度或婚喪喜慶,捏麵人都曾扮演著我國民間習俗重要的記憶角色。它以糯米麵為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
6、黃陵面花
黃陵面花俗稱花饃,是流傳在黃陵農村的一種民間傳統風俗禮饃,它以做工精巧、造型別致而著稱,普遍流行於我國以吃麵食為主的北方,起源於民間祭祀活動中用麵塑動物代替宰殺牛羊等動物的習俗
7、鳳翔泥塑
鳳翔彩繪泥塑為陝西省寶雞市鳳翔縣的一種民間美術,當地人稱“泥貨”。鳳翔縣位於關中平原西部,境內出土的春秋戰國及漢唐墓葬中均有泥塑的陪葬陶俑,可見其泥塑工藝歷史之久。當地老鄉購泥塑置於家中,用以祈子、護生、辟邪、鎮宅、納福。六營村的脫胎彩繪泥偶由此出名,並代代相傳,成為我國民間美術中獨具特色的精品,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8、木板年畫
鳳翔木版年畫是中國民間年畫的一大流派,始於唐宋,盛於明清,被國外收藏家讚譽為“東方智慧的結晶”,在世界各著名博物館皆有收藏。鳳翔木版年畫,主要分為門畫、十美畫、風俗畫、戲劇故事畫、家宅六神畫和窗花畫六類;品種最多的時候有六百多種,現在經過木板年畫的第二十代傳人邰立平數十年的恢復、挖掘、整理和創新的有三百多種。
9、華縣皮影製作
華縣皮影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集大成者,起源於漢代、興盛於唐宋、發展於明清,至今仍在中國民間保留著它的原始風貌,堪稱“國寶”、“中華一絕”。華縣皮影的製作,以上等牛皮為原料,經泡、刮、磨、洗、刻、染等二十幾道工序,純手工精作而成,造型精巧別致,刻工細膩形象,線條分明流暢,著色考究艷麗,既能充分表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又不失民間藝術的古樸淳厚,有極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

陝西小吃品鑑

歷經了千餘年發展的陝西小吃,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的有利條件,博採各地之精華,兼收民族飲食之風味,挖掘、繼承歷代宮廷小吃之技藝,因而以其品種繁多、風味各異而著稱。
此次廟會囊括了陝西幾乎所有的傳統美食,包括biangbiang面、肉夾饃、牛羊肉泡饃、灌湯包、蜂蜜粽子等在內的20多種陝西特色小吃,讓台灣民眾不僅可以品嘗到最地道的陝西小吃,還可以觀賞到獨具一格的小吃製作技藝。
1、牛羊肉泡饃
西安的牛羊肉泡饃,講究工藝,烹製精細,火候到家,肉爛湯濃,料重味醇,饃筋光潤,綿韌適口,肥而不膩,營養豐富,且具有食療滋補作用。牛羊肉泡饃,其淵源可上溯至公元前11世紀。西周時曾將羊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據《宋書》記載:南北朝時的毛修之,因向武帝獻出羊羹這一絕味,武帝竟封修之為太令官,後又升為尚書光祿大夫。距今多年前的隋朝,在謝諷《食經》中有一款美饌叫“細供沒忽羊羹”。據文獻記載,唐代宮廷御膳和市肆都擅長制羹湯。“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羊羹就是用羊肉烹製的羹湯,即當今牛羊肉泡饃的雛形。
2、西安臘汁肉夾饃
即臘汁肉夾饃。臘汁肉歷史悠久,遠近聞名。其色澤紅潤,氣味芬芳,肉質軟糯,糜而不爛,濃郁醇香,人口即化。素有“肥肉吃了不膩口,瘦肉無渣滿含油”的贊語,用白吉饃夾臘汁肉,更是別有風味。俗稱肉夾饃。臘汁肉,在戰國時代稱“寒肉”現在基本上屬於滷汁肉類。早在《周禮》一書中提到的“周代八珍”中的“漬”就是它。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記載的“臘肉”製法,與今天臘汁肉的製法基本相同。只是現在的選料、製法更為講究。
3、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陝西關中民間傳統風味麵食,特指關中麥子磨成的麵粉,通常手工擀成長寬厚的麵條。陝西八大怪,其中“麵條像褲帶”就是指這種面。
關於““BiangBiang面”的得名,有著這樣一個順口溜——“一點撩上天,黃河兩道灣,八字大張口,言字往裡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長,我一長;當中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個車車逛鹹陽。”
4、水晶餅
水晶餅以西安德懋恭生產的最為正宗有名。小巧玲瓏,皮酥餡足,滋潤適口,層次分明,油多吃而不膩,糖重入口滲甜,且以其濃郁的玫瑰和橘餅清香使人見即想食。水晶餅面色金黃,四周雪白,素有“金底銀幫鼓鼓腔,紅色印章蓋中央”的讚譽,產品以“金面銀幫,起皮飛酥,涼舌滲齒,清香爽口”名聲大振,被稱為“秦點之首”。
清光緒年末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慈禧太后避難到西安,曾在廣濟街口聞香停車,品嘗了德懋恭生產的水晶餅並大加讚賞,逐將其欽點為“貢品”。

今昔陝西展示

今昔陝西圖片展通過新老照片及“陝西八大怪展區”展示歷史陝西與當代陝西風采,使台灣民眾在領略到陝西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的同時,也感受到中華民俗傳統文化的蓬勃發展。
第一部分——歷史陝西
展示內容包括:
城牆照片
黃帝陵、黃帝手植柏、黃帝像炎帝像、后稷像
倉頡造字
半坡遺址博物館、半坡人面魚紋盆、藍田猿人
古長安城微縮景觀(紫雲樓一層)、唐長安城地圖
兵馬俑、銅車馬、挖掘現場、秦始皇陵、兵器
瓦當或西漢鎏金銀竹節薰香爐、純金碗、漢並天下瓦當、司馬遷和《史記》、獸首瑪瑙杯、何尊
大明宮含元殿舊時圖片、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故事圖片
周公像
九鼎八簋、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法門寺、玄奘、佛指舍利
樓觀台
老子和道德經、戶縣重陽宮
絲綢之路雕塑、張騫雕塑、出使西域地圖、精美絲綢圖片、出口瓷器圖片、羅馬的貨幣、中亞琉璃器皿、唐三彩駱駝俑、沙漠駝隊
第二部分——今昔陝西
西安城市新貌(大雁塔北廣場、鐘樓商圈、高新技術開發區、閻良航空基地、國際港務區、曲江新區、北郊經開區、滻灞新區
陝西內外交通網線(北客站、鹹陽機場國內國際航線、捷運)
陝西旅遊板塊(大唐芙蓉園、兵馬俑、華清池、城牆、鐘鼓樓、財神廟、大雁塔、寒窯、大明宮、曲江池、法門寺)
陝西旅遊餐飲娛樂板塊(回民街、德髮長、老孫家、西安餃子宴、法門寺八塔迎賓宴、御宴宮仿唐御宴、金源閣寶釧宴、唐華樂府新派陝菜、樓觀台農業博覽園生態餐廳)
大型文化演出板塊(夢回大唐、長恨歌、集賢鼓樂、長安夜宴、曲江音樂廳、西安美術館、道?夢空間)
城市大型行銷活動(世園會、盛典西安、歐亞論壇、西安旅遊形象大使評選)
臨潼國家旅遊休閒度假區建設(文化旅遊休閒度假、康體養生、溫泉療養、商貿會展)
國家、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保存、傳承、發展
曲江二期產業板塊規劃、文化產業遠景展望(回響十七大六中全會會議精神)
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春廟會、元宵燈會、大唐不夜城貞觀、開元文化廣場)
其他區域產業板塊展示(西鹹一體化、西鹹新區)
陝西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樓觀台生態農業示範區、秦嶺的朱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等動物,渭河濕地,陝北綠化現狀等)
第三部分——民俗陝西
剪紙藝人呂國嶺
陝西八大怪
民俗文化演出(陝西廟會、威風鑼鼓、牛斗虎、秧歌、腰鼓、鳳翔泥塑、陝西布藝)
四、陝西文化介紹
陝西是炎黃故里,中華文明正源發源地。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中,陝西留下了燦爛的人文資源,是中華文明中最輝煌、最有代表性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周、秦、漢、唐時期所展現的“秦漢雄風”和“大唐盛世”景象所創造的輝煌成就,不僅將中國古代文明發展到了巔峰,也是絲綢之路的起點,連線東西方文化、文明的紐帶,更是佛、儒、道三教聖地。
西安古稱長安,是浩浩千年古都,也是一個被烙上“雍榮、華貴、灑脫、孤傲”印記的古城。由於他代表著東方農耕文明,位居"世界四大古都"的首位,有十三朝古都之稱。其中的西周、秦、西漢、隋、唐是中國古代歷史的文明巔峰。走進古城西安,就打開了通往古老中國的鎖鑰之地。
五、廟會文化介紹
春節廟會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節日活動,濃縮了千百年來人民民眾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精華,是老百姓過年休閒遊樂、享受喜慶吉祥生活的理想場所。千百年來,廟會文化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並以頑強的生命力穿越時空,延續至今。
作為一種社會風俗,廟會在多年的發展進程中沉澱、凝結出自己特有的文化——感恩祈福、營造祥和,彰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帶有鮮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文化特點。
六、主辦方及承辦方
本次台陝廟會由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陝西省友好協會以及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共同主辦、西安曲江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和台灣唐龍藝術有限公司承辦。
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
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是面前全國範圍內公募性質的基金會,基金會發展的宗旨是發展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事業,推動國際合作,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基金會的業務範圍包括組織和資助中外民間友好交往及維護世界和平的活動與事業;支持中國經濟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事業的發展及中外民間交流與合作;為民間外交培訓人才、獎勵先進、開展諮詢服務;對民間外交研究機構的活動等提供資助;開展與港、澳、台地區的交流與合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