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甘寧盆地

陝甘寧盆地是華北地台解體後獨立形成的大型內陸沉積盆地。該盆地南部上三疊統延長組具“低孔、低滲、低產”的儲集特點,礦產資源非常豐富,成為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

範圍

鄂爾多斯盆地,北起陰山、大青山,南抵秦嶺,西至賀蘭山、六盤山,東達呂梁山、太行山。總面積37萬平方公里,是我國第二大沉積盆地。
鄂爾多斯盆地是地質學上的名稱,也稱陝甘寧盆地,行政區域橫跨陝、甘、寧、蒙、晉五省(區)。“鄂爾多斯”意為“宮殿部落群”和“水草肥美的地方”。權威的解釋,“鄂爾多斯”是蒙語“官帳”的意思。由蒙語翰爾朵(官帳的意思)的複數演變而來。但也有人把成吉思汗死後,其使用過的物品被安放在八個白室中供奉,專門的護陵人繁衍並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蒙古部落鄂爾多斯部落。

1

其後幾百年間,鄂爾多斯部落的蒙古人按時祭奠成吉思汗陵,一直沒有離開此地。這樣久而久之,這一地區就叫做鄂爾多斯了。歷史上的鄂爾多斯地區包括今日伊克昭盟全境,還包括巴彥淖爾盟的河套及寧夏和陝北的一部分地區。鄂爾多斯地區西、北、東三面環水,南與古長城相接,形成一個巨大的套子,因此也被稱為“河套”。
鄂爾多斯盆地,其地域跨蒙漢廣大地域,而且絕大部分地域是漢族居住區,為什麼把該“盆地”叫蒙語“鄂爾多斯”盆地,而不叫漢語名稱。據傳說1905年前後,英國人到此地域勘探石油,最早進入現在的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大草原就是最先踏入的立足地,另外在西方人眼裡,亞洲人都是屬於蒙古人種序列。所以,自然而然地就把該盆地稱之為鄂爾多斯盆地,但也無法考證。
'陝甘寧”盆地在長慶油田會戰初期叫得比較響,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緣故,人們都喜歡“新奇”,“陝甘寧”盆地叫的人越來越少了,加上趕時髦,伊克昭盟首府“東勝”市改為“鄂爾多斯”市,叫“陝甘寧”盆地的人就更少了。“陝甘寧”也不確切,因為“盆地”跨陝、甘、寧、蒙、晉五省(區)地域。總之,這也不是個什麼大問題,在中國民族和諧的今天,叫什麼都無所謂。

構造

陝甘寧盆地中部發育一個東西向構造帶,其分布範圍北至鄂托克旗,南達定邊 靖邊一線。

該構造帶最早在中元古代的長城紀即有表現,為地台內低幅度裂陷。早古生代早中期為東西向的淺台坳。奧陶系頂部風化殼形成階段,古地貌表現為東西向的岩溶低地。晚古生代中晚期為陸、海( 湖) 的過渡帶。中生代為北陸南湖的過渡帶。第四紀為控制地貌南北分異的分界線。該帶顯著特點是幅度低,它控制下的岩相類型和厚度,特別是厚度與相鄰的南北地區差異較小,往往在數百米以內。低幅度是使得該構造帶不易被識別和確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該帶具有重要的天然氣地質意義,它在古生代表現出的低凹地帶,使得這裡沉積較厚,形成了上、下古生界兩大烴源中心;上古生界發育多期三角洲沉積體系,砂體重疊連片發育,形成有利的天然氣儲層發育帶。

目前沿該帶已發現有長慶、吳堡、鎮川堡、橫山堡、天池等天然氣聚集帶。

資源

石油

鄂爾多斯盆地關於石油的記載,可追溯到公元前。西漢末年的王莽時期,史書記就有“高奴出脂水”之說。東漢班固《漢書•地理志》:“高奴有洧水可燃”。北宋沈括《夢溪筆談•雜誌》:“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出脂水,即此也”。《元一統志》:“延長縣南鑿開石油一井,其油可燃”。
鄂爾多斯盆地石油勘探開發早在二十世紀初就開始了。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陝西於彥彪、鄭明德與德國商人漢納根契約開採延長石油。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創辦延長石油官廠。次年鑽成中國陸上第一口井———延一井(井深81m)。民國三年(1914年),北洋軍閥政府與美國美孚石油公司簽訂《中美合辦油礦條約》。油量甚微,無重大發現。
長慶油田在鄂爾多斯盆地的石油勘探始於1950年。歷經籌劃啟蒙時期(二十世紀50年代)、起步時期(二十世紀60年代)、創業時期(二十世紀70年代)、調整時期(二十世紀80年代)、大發展時期幾個階段(二十世紀90年代至今)。
1950年,組建陝北勘探大隊,開展石油地質調查與鑽探。在北起延安、延長,南至銅川、韓城一帶進行地質調查,在中生界地層發現了20多個構造和40多出油苗,篩選3個重點構造提供鑽探。1951年,擴大勘探範圍至內蒙及賀蘭山地區。1954年,在永坪、棗園見低產油流。1958年,勘探區由陝北地區轉向內蒙的伊克昭盟和西部寧夏靈武、鹽池一帶;同時開展盆地構造和含油岩系岩相比那湖研究,尋找新的含油有利地區,在盆地西部斷褶帶發現三疊系和侏羅系油層,但未獲工業性油流。

3

20世紀60年代,在寧夏靈武境內李莊子、馬家灘鑽探發現低產油流,第一次採用壓裂技術改造低滲透油層獲得工業性油流。李莊子、馬家灘鑽探發現,拉開了長慶油田會戰前的序幕,雖然達不到奠基的作用,起碼起到了引領的作用。
20世紀70年代,在總結盆地油藏分布特點基礎上,建立了侏羅系古地貌成藏模式,首次提出沿古河道兩側尋找被蓋壓實圈閉的部署思路,從而發現馬嶺油田,迎來盆地第一次儲量增長高峰期。從此,拉開了盆地大規模石油勘探開發的帷幕。組織石油大會戰,加強低滲透油藏改造技術攻關,開闢油田開發試驗區。1979年,建成馬嶺、城壕、華池、紅井子、吳旗、直羅、下寺灣等9個油田15個試采開發區,形成年產原油135萬噸規模。
20世紀80年代,侏羅系油田綜合調整,開展特低滲透油藏開發試驗和科研攻關,推廣新工藝、新技術。由侏羅系找油轉向三疊系找油。1983年12月,中生界三迭系延長統塞一井出油,日產六十四點四五噸。至此,陝北勘探,石破天驚,安塞油田八年科技攻關成功,解長慶倒懸之急,挽長慶徘徊之勢,有撥雲見日之功,指點山河之力,開低滲油田之先河。為此,安塞油田被譽為“安塞模式”,在全國推廣。
20世紀90年代,鄂爾多斯盆地石油開發生產穩步增長。90年代中期,制定了陝北石油二次勘探的部署思路,5年內新增石油儲量4億噸。在盆地內發現並高效開發了三疊系油藏為主的大型特低滲透油田———靖安油田。侏羅系滾動勘探開發取得成功,原油儲量、產量連續突破歷史最高水平。
很長一段時間,長慶等於低滲透,低滲透等於長慶。“井井有油,井井不流”;是“破棉襖”,穿上太爛,不穿太冷;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等,這些觀念影響了鄂爾多斯盆地低滲透油田開發達70年。後來,又有“磨刀石”、“三低”、“四低”、“特低”、“超低”油氣藏,“邊際油氣田”、“難動用”、“貧礦”、“窮折騰”等帽子戴在頭上,一戴又是30年。

煤炭

陝甘寧盆地是我國一大型聚煤盆地,上古生界的石炭-二疊系和中生界的侏羅系是其兩套主要含煤層系。石炭-二疊系煤層鏡質組含量高,熱變質程度較高,含氣量大,有利勘探區主要位於盆地的東緣和西緣;侏羅系煤層鏡質組含量較低,熱變質程度低,含氣量相對較小,有利勘探區主要分布於盆地內部。綜合評價表明:兩套含煤層系有7個有利勘探區塊,埋深小於1500m的煤層氣資源量約11×10??12?m?3。

2

陝甘寧盆地地跨陝、甘、寧、蒙、晉五省區,面積約25萬km?2,是一大型聚煤盆地,上古生界的石炭-二疊系和中生界的侏羅系是其兩套主要含煤層系,煤炭儲量巨大,蘊藏著豐富的煤層氣資源。目前有關部門已在盆地東緣的柳林、韓城及南部彬長地區進行了開採試驗,並取得一定成果。

陝甘寧盆地煤層氣富集的控制因素 國內外的研究成果表明:煤層氣的高產富集與否,其主要受控於煤層的含氣量、滲透性和保存條件。煤層的含氣量代表著煤層氣資源的富集程度,它與煤岩的組分、煤的變質程度、煤層的埋深和壓力有關。煤層的滲透率決定著煤層氣的產氣量和生產周期,它取決於煤層本身的裂縫系統(割理和裂隙),而裂縫系統又受煤質和煤變質程度及煤層構造條件的影響。煤層氣的保存條件與煤層頂底板岩性、構造活動、水文條件密切相關。

煤層的展布特徵 陝甘寧盆地石炭-二疊系的煤層主要分布於山西組和太原組,煤層數可達十餘層,累計厚度5~20m。山西組煤層形成於陸相泥炭沼澤環境,層位穩定性相對較差;太原組煤層形成於海相泥炭潮坪環境,層位相對穩定。兩套煤層全盆地均有展布,但西部地區煤層最厚,局部累計達20m以上,東部地區次之,累計約10m以上,南部和北部煤層較薄,其中埋深小於1500m的地區主要分布於盆地東緣晉西地區、東南部韓城-銅川地區以及盆地西緣,這說明石炭-二疊系煤層氣的勘探方位應立足於盆地周緣。 侏羅系的煤層在石溝驛-銀洞子以東平涼-彬縣-黃陵-延安-神木西-準格爾旗一線向盆地外圍方向尖滅,因而延安組煤層埋深由盆地沉積中心向四周遞減。侏羅系煤層展布總面積約15?5萬km?2,煤層總厚5~42m不等。層數1~27層,單層厚度0?5~12m,平均厚度大於3m。

這套煤層總的分布規律是:埋藏相對較淺,沉積受古構造和古河道控制,層數多,單層厚度變化大;由南向北厚度增大,層數增多,由西向東煤層厚度變薄,層數減少。 煤岩組分特徵 煤岩組分中鏡質組含量影響著煤層的含氣量大小和煤層的滲透性。鏡質組含量大,生氣能力強,煤層裂隙發育,煤層滲透率相對較高。

天然氣

1

擔負陝甘寧盆地大氣區勘探開發任務的長慶石油勘探局,1990年在靖邊打開了天然氣勘探開發新局面,在1991年組織大規模會戰捷報頻傳:前5個月完鑽的一批探井連連得手,均獲高產氣流,單井最高產氣上百萬立方米。
陝甘寧中央隆起北端靖邊--橫山一帶南北80公里,東西40公里,總面積32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是塊儲量很大的大氣田。僅已初步探明的其中1200平方公里重點區內的天然氣儲量,就已十分可觀,堪稱世界級大氣田。而且,氣田所在的整個1.5萬平方公里區域內,天然氣儲量的遠景展示也十分喜人,含氣面積隨著勘探進展還在不斷擴大。
這個大氣田勘探開發進展快,投資少,成果大,氣田均勻連片,工業開採價值很高,經濟效益顯著。 

交流

繼一年前殼牌與長慶油田公司簽約合作開發陝甘寧油氣田長北區塊和中國陸上 最大的天然氣項目之後,一大批國際一流石油巨頭接踵而至,與長慶油田開展技術 交流和洽談合作開發油氣項目,僅今年以來,就有美、英、俄、日等6個國家的15 個大公司的近百名人員涉足長慶,陝甘寧油氣田成了國際合作開發的一片熱土。

1

陝甘寧盆地豐富的油氣資源、西部大開發和西氣東輸的啟動,以及業已批准的13個國際合作區塊提供的巨大商機,都吸引著大批國際著名企業將目光投向陝甘寧 盆地,使該盆地的油氣勘探開發成為西部經濟發展的又一亮點。去年以來,長慶油 田公司與殼牌合作採用先進技術對長北區塊進行了試生產,開展了綜合評價作業, 並首次在陝甘寧盆地鑽成天然氣水平井,編制出第一階段氣田開發方案。

與此同時 ,他們相繼與美國哈里伯頓、貝克休斯、司貝謝、BJ等公司進行了30口油氣井酸 化壓裂設計、施工、施工工具採購的合作,均已取得很好成果。目前,長慶油田與 埃克森美孚公司、雪佛龍公司合作開發利用蘇里格、米脂氣田天然氣的談判正在進 行。

今年以來,長慶油田公司把開發對外交流合作看作引資金、引進進技術和 管理經驗、提高陝甘寧油氣田勘探開發水平的重要手段,擴大視野,廣交朋友,使 外商投資合作熱情繼續升溫。到目前,已有美國BJ公司、BP、埃克森美孚公司、俄 羅斯國家天然氣公司、菲利浦斯公司、日本亞洲交流協會等6個國家的15家大公司 涉足長慶進行技術交流和洽談項目合作,前景極為樂觀。

前景

鄂爾多斯盆地石油開發從無到有。解放前,人們用了約50年的時間,將鄂爾多斯盆地的石油產量才搞到2000噸;解放後的50年代—60年代的20年間,年產量也沒有突破2萬噸;70年代—90年代,人們再用24年時間,年產量終於上升到了200萬噸;1994年東部會議提出33551目標後的6年間,盆地產量平均以年增長近100萬噸的速度上升,到2000年產量水平已達750萬噸(其中長慶占500萬噸);到2003年,原油產量突破1000萬噸(其中長慶占701萬噸);2007年,原油產量突破2000萬噸(其中長慶占1201萬噸),累計生產原油超1億噸。

1

鄂爾多斯盆地石油總資源量超過100億噸,實際比這數還大。截至2007年底,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16.67億噸,占總資源量的19%。建國以來,我國先後進行了三次油氣資源評價。1987年,對鄂爾多斯盆地石油資源評估只有40億噸,1994年的評估結果是85.88億噸,2006年的評估結果是100億噸。但從盆地侏羅系11套油層,延長統10套油層的實際看,對儲量資源量的認識還有巨大空間。曾有一位專家計算,光是延長統10萬平方公里,就已大面積穩定分布著石油,按一平方公里石油豐度40萬噸的常規蘊藏,意味著400億噸的石油埋藏量,除去一半折扣,也有200億噸石油資源量。所以,石油勘探開發的前景不可限量。
近幾年,鄂爾多斯盆地探明石油地質儲量、石油產量年均增長速度均居全國第一位,每年新增石油地質探明儲量均超過1億噸以上。是建立石油生產基地的最有利地區,也是最現實的地區。2002年整個盆地生產的石油超過了1200萬噸,2007年2000萬噸(包括延長)。
有位睿智的戰略家預計,如果決策設計得當,“一切注重實效”,技術攻關,政策引導,腳踏實地,飢不擇食,斤兩不拒,無怨無悔,無私無畏,科學部署,真抓實幹,2009年可實現3000萬噸油氣當量,2015年5000萬噸油氣當量,在中國再造一個大慶(不過是一個極其艱難的目標)!是長慶幾代石油人辛勞付出的回報!對國、對民族都是功德無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