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多雲,男,漢族,1982年畢業於蘭州大學地質系,1989年在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現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1998年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地質系做高級訪問學者一年。現為北京師範大學資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學術兼職主要有中國地質學會沉積地質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沉積學專業委員會委員;沉積學報和天然氣地球科學編委等。國際沉積學家協會(IAS)正式會員。王多雲教授自1990年以來,一直致力於含油氣盆地儲層沉積學、層序地層學和油氣區勘探地球物理、油藏描述及儲層預測等方面的套用基礎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在陸相沉積盆地油氣儲層預測、岩性油氣藏描述、成藏規律分析和油氣地質綜合研究方面有明顯特色。1994年後,先後參與了我國著名油氣資源富集區—-鄂爾多斯盆地中部氣田、蘇里格氣田、靖安油田、綏靖油田、西峰油田、姬塬油田和華慶油田等大油氣田的勘探開發研究工作,為發現和探明這些油氣田做出了貢獻,特別在沉積地質學基礎理論與礦場地球物理(石油測井技術和人工地震勘探方法等)等多學科的交叉滲透中所形成的技術方法,對油氣儲層和岩性油氣藏預測有較高的準確度,在產業界享有較高的聲譽。
王多雲教授(研究員)和他帶領的團隊自1990年到2011年的20餘年中,爭取和完成研究項目40餘項,其中有國家科技攻關、國家科技支撐、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石油重點項目和來自油田的協作項目等。發表論文70餘篇。完成研究報告近40部(大多涉及油田商業機密,總計文字在400萬以上)。為企業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以項目第一負責人完成的研究成果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1998年)和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2004年)。培養了20餘名博士、碩士研究生。
王多雲教授多次獲得多種榮譽稱號,曾在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科研計畫處長及所長助理等崗位上做了長時間的大量的管理工作。1997年獲政府特殊津貼。
工作經歷
1978年3月-1986年9月, 蘭州大學地質系礦產地質專業本科畢業1982年2月-1983年8月,甘肅酒泉鋼鐵公司技術員,助理工程師
1983年9月-1986年9月,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碩士研究生畢業
1986年8月-1989年9月,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畢業,獲博士學位(讀博士學位期間在蘭州地質所在職)
1989年10月-1992年12月,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沉積室副主任
1993年1月-1993年10月,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沉積古生物室主任
1993年11月-1997年12月,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沉積古生物研究室主任,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1998年1月-1998年12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地質系高級訪問學者
1999年1月—2000年6月,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沉積古生物研究室主任
2000年5月-2003年12月,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責任研究員,所長助理兼科研計畫處處長
2003年10月-2006年3月,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責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2006年4月-至今,北京師範大學資源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科學研究
1)主要研究方向(1) 油氣區沉積岩相與環境:含油氣區古地理環境重塑,油氣生儲組合分析、油氣成藏條件分析、區帶評價和有利區選擇研究。
(2) 儲層預測和油藏描述:海陸過渡相碎屑岩和碳酸鹽岩及混合沉積岩類型、陸相河流—三角洲--湖泊體系碎屑岩的地震資料處理、解釋和油氣地質綜合研究。
(3) 儲層沉積學和層序地層學:勘探階段的儲層巨觀微觀研究;油氣藏開發階段的地層學和地質學研究。
(4)盆地分析:造山帶沉積地質學;“山“-”盆“耦合關係、演化過程與盆地儲層和油藏形成的關係及控制作用
(5) 國際油氣資源及合作:國際油氣資源勘探開發態勢;中國油氣資源國際合作現狀與路徑等
2)1990年後主持的科研項目
1、王多雲,1990.1-1991.12,人工智慧專家系統與地震地層學,中科院重中之重項目
2、王多雲,1990.5-1991.12,準噶爾盆地東部地區油氣地質研究,中科院與新疆局合作項目
3、王多雲,1991.1-1993.12,陝甘寧盆地北部晚古生代沉積體系與層序地層學研究,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二級專題
4、王多雲,1992.1-1994.12,北祁連奧陶系海平面變化與層序地層學研究,國家基金委青年基金項目
5、王多雲,1992.1-1993.12,塔里木盆地奧陶系層序地層學研究,國家“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專題
6、王多雲,1994.1-1996.12,陝甘寧盆地上古生界工業製圖,石油部重點項目
7、王多雲,1995.1-1997.12,晚石炭世華北-祁連海T-R旋迴尺度等時性研究,國家基金委面上基金項目,
8、王多雲,1995.1-1995.12,陝北鐮刀灣地區儲層預測研究石油部新區項目,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新區事業部
9、王多雲,黃華芳,1996.1-1998.12,中國大中型氣田分布區形成的構造動力學研究,國家“九五”科技攻關一級專題(96-110-01-05)
10、王多雲,1996.1-1996.12,陝甘寧盆地五里灣-鐮刀灣地區中生界儲層預測研究,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新區事業部
11、王多雲,1997.1-1997.12,陝甘寧盆地鄂托克前旗地區古生界天然氣儲層預測研究,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新區事業部
12、王多雲,1998.1-1998.12,陝甘寧盆地定邊-鄂托克前旗地區天然氣形成條件及儲層預測,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新區事業部
13、王多雲,1999.1-1999.12,陝甘寧盆地中生界油氣藏早期描述研究,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後期項目
14、王多雲,2000.1-2002.12,陝甘寧盆地中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條件和優質儲層研究,石油天然氣總公司重點項目
15、王多雲,2001.1-2001.12,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延長組長3油組沉積相與成藏律研究,長慶油田項目
16、王多雲等,2001.1-2001.12,寧夏鹽池地區延長組長8-長10的油氣資源潛力評價,長慶油田項目
17、王多雲,2001.1-2001.12,陝甘寧盆地隴東油區延長組長6-8沉積相和成藏規律研究,長慶油田重點項目
18、王多雲,2002.1-2002.12,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長6-8優質儲層形成機理與有利區塊預測長慶油田委託項目
19、王多雲,2003.1-2003.12,鄂爾多斯盆地鹽池—姬塬地區延長組沉積特徵和儲層評價,長慶油田重點項目
20、王多雲,2003.1-2005.12,優質儲層形成過程及描述識別研究,中國科學院資源環境領域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面項目(KZCX3-SW-128-04),
21、王多雲,2003.1-2003.12,隴東油區侏羅系的岩相環境和石油富集規律研究,長慶油田項目
22、王多雲,2003.1-2003.12,鄂爾多斯盆地西部地區沉積體系的勘探有利區預測研究,中石油重點項目子專題
23、王多雲,2004.1-2005.12,柴達木盆地三湖地區第四系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和岩性氣藏形成規律研究,中石油廊坊分院項目
24、王多雲,2004.9-2005.9,鄂爾多斯盆地中生代湖泊底形形成和演化特徵研究,長慶油田重點項目
25、王多雲,2004.9-2006.9,鄂爾多斯盆地隴東油區的資源潛力和產能建設前景研究,長慶油田重點項目
27、王多雲,2004.1-2004.12,鄂爾多斯盆地靖邊-安塞地區成藏特徵研究,長慶油田委託項目。
28、王多雲,2005.1-2005.12,鄂爾多斯盆地鎮北地區長3和長8的沉積微相和成藏規律研究,長慶油田重點項目
29、王多雲,2005.1-2005.12,鄂爾多斯盆地延長期深水湖盆及周邊地區沉積特徵及有利區預測研究,長慶油田項目
30、王多雲,2006.1-2006.12,隴東上里塬地區侏羅系成藏規律研究,長慶油田項目
31、王多雲,2006.1-2006.12,陝西靖邊地區儲量評價研究,長慶油田項目
32、王多雲,2007.1-2007.12,甘肅隴東鎮北地區侏羅系的成藏規律研究,中石油重點項目報告
33、王多雲,2007.1-2007.12,陝北-姬源地區0.3mD及以上儲層分布研究,長慶油田項目
34、王多雲,2007.1-2008.12,四川河包場地區須家河組儲層精細對比研究,中石油廊坊分院項目
35、王多雲,2008.1-2008.12,鄂爾多斯盆地子午嶺地區長3以上成藏規律研究,長慶油田項目
36、王多雲,2008.1-2008.12,鄂爾多斯盆地子午嶺地區針對中生界的地震資料處理和解釋,石油公司委託項目
37、王多雲,2009.1-2009.12,馬嶺-鎮北地區長8油藏成藏規律和有利區選擇研究,長慶油田項目
38、王多雲,2009.1-2009.12,鄂爾多斯盆地姬塬地區長8-9油藏特點及儲量評價研究,長慶油田項目
39、王多雲,張秀英,2009.1-2011.12,中國油氣資源國際合作:現實與路徑,“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項目(2006BAC18B05)子專題
40、 王多雲,陶明信,2009.2-2011.8,鄂爾多斯盆地中生代湖盆演化動力學機制以及對沉積作用的控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題(2008ZX05001-004-04)
41、王多雲,2010.1-2011.12,馬嶺地區鎮246-鎮505井區長8油藏特徵及開發前期評價,長慶油田項目
42、王多雲,2011.1-2012.12,寧夏地區上產一百萬噸資源可行性評價研究,長慶油田項目
43、王多雲,2012.1-2013.12,寧夏西吉-海原-固原地區油氣潛力評價研究,長慶油田項目
44、王多雲,2012.1-2014.12,鄂爾多斯南緣中生代構造演化及對沉積體系的控制作用,”十二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專題(2011ZX05044-04-04)
學術論文
78、 Zhang Yu, Yang Hua, Wang Duoyun(通訊作者) ,Fu JinHua, YAO JingLi; SHRIMP U-Pb zircon age of tuff in the Yahe section of Liushan basin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Arab J Geosci DOI 10.1007/s12517-013-1157-1(2013.10)77、辛補社,楊華,付金華,王多雲(通訊作者),甘肅靖遠寶積山地區上三疊統南營兒群底部凝灰岩鋯石SHRIMP U-Pb年齡及其地層學意義. 地質論評,2013,59(2):267-273.
76、辛補社,楊華,付金華,王多雲(通訊作者),2013,鄂爾多斯盆地南緣晚三疊世泥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徵.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9(1):57-60.
75、王多雲, 2011,低碳發展視野中中國油氣安全,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1年6期,12卷6期
74、王多雲, 2011,構建清潔能源發展的政策支撐體系,財會研究,2011年12期
73、孟祥宏, 王多雲, 李樹同, 等,2011,斷層封閉性研究[J]. 複雜油氣藏. 2011(01): 1-4.
72、張其超, 王多雲, 李建霆, 等.,2011,馬嶺—鎮北地區長8段三角洲前緣砂體成因與岩性油氣藏特徵[J].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1(05): 807-814.
71、李樹同, 張海峰, 王多雲, 等. 2011,聚油古地貌成因類型及其有利成藏條件分析——以鄂爾多斯盆地上里塬地區前侏羅紀古地貌為例[J]. 沉積學報. 2011(05): 962-969.
70、孟祥宏, 王多雲, 李樹同等.2011 馬嶺—鎮北地區延長組長8油組的砂體類型與多層疊置的連續型油藏特徵[J]. 沉積學報. 2011(06): 1206-1212.
69、趙敏, 王多雲, 劉軍鋒, 等,2010,沉積前古地貌對油藏成藏的有利條件分析——以鄂爾多斯盆地子午嶺地區下侏羅統為例[J].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0(03): 476-481.
68、王多雲, 張秀英.,2010,新能源引領低碳經濟發展大潮[J]. 甘肅理論學刊. 2010(04): 64-67.
67、王多雲, 張秀英.,2010,新能源發展中的財政政策探析[J]. 財會研究. 2010(14): 6-8.
66、王多雲, 張秀英. 2010,低碳經濟視角中的新能源發展問題研究[J]. 開發研究. 2010(04): 104-107.
65、李樹同, 陶輝飛, 王多雲, 等,2010,湖泛泥岩對補償成藏的控制作用——以綏靖地區長4+5湖泛泥岩為例[J].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10(05): 748-754.
64、王多雲, 張秀英.,2010,中國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的難點與路徑設計[J]. 蘭州學刊. 2010(10): 33-35.
63、李樹同, 王多雲, 陶輝飛, 等,2009,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紀延長期湖水分布特徵及演化規律[J]. 沉積學報. 2009(01): 41-47.
62、李樹同, 王多雲, 陶輝飛, 等,2009,鄂爾多斯盆地延長組坡折帶對岩性油藏的控制[J]. 新疆石油地質. 2009(01): 53-56.
61、張勝斌, 王琪, 李小燕, 王多雲等.,2009,川中南河包場須家河組砂岩沉積—成岩作用[J]. 石油學報. 2009(02): 225-231.
60、李鳳傑, 王多雲, 劉自亮, 等,2009,鄂爾多斯盆地華池地區中侏羅統延安組延9油層組河流沉積及演化[J]. 古地理學報. 2009(03): 275-283.
59、張永忠, 王多雲, 何順利.,2009,大慶興城南部火山岩儲層發育控制因素[J]. 現代地質. 2009(04): 724-730.
58、李樹同, 王多雲, 王彬, 等.,2008,2007,坳陷型湖盆緩坡邊緣沉積坡折帶的識別——以鄂爾多斯盆地三疊紀延長期沉積坡折帶為例[J].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08(01): 83-88.
57、劉自亮, 王多雲, 李鳳傑, 等.,2008,鄂爾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主要儲層砂體的成因與演化[J]. 地質科技情報. 2008(02): 68-72.
56、陶輝飛, 王多雲, 李樹同, 等,2008,綏靖油田延長組頂部侵蝕古地貌與侏羅系油藏關係分析[J].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08(02): 183-187.
55、王志坤, 鍾建華, 王多雲, 等.,2008,柴達木三湖地區七個泉組高頻旋迴成因分析[J]. 中國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2): 1-5.
54、]李鳳傑, 王多雲.,2008,鄂爾多斯盆地華池油田延長組長3油組沉積特徵與含油性關係[J].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08(02): 57-61.
53、李鳳傑, 王多雲, 王峰, 等.,2007,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緣儲層砂體成因研究[J]. 石油實驗地質. 2007(01): 63-68.
52、李鳳傑, 王多雲, 陳明應.,2007,西峰油田延長組長8油組砂體高解析度層序等時對比分析[J].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2): 121-127.
51、李鳳傑, 王多雲.,2007,鄂爾多斯盆地城華地區長3油組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分析[J]. 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4): 1-4.
50、李鳳傑, 王多雲,2006, 鄂爾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延長組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研究[J].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06(03): 339-344.
49、秦紅, 王多雲, 李樹同, 等.,2006,鄂爾多斯盆地鎮北地區三疊系延長組長3油層組儲油砂體成因及成藏特徵研究[J].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06(03): 391-396.
48、李鳳傑, 王多雲, 張慶龍, 等,2006,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延長組沉積相特徵與層序地層分析[J]. 沉積學報. 2006(04): 549-554.
47、李鳳傑, 王多雲.,2006,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緣沉積微相構成及其分帶性——以鄂爾多斯盆地上三疊統延長組為例[J].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06(06): 775-778.
46、李玉明, 李鳳傑, 王多雲.,2006,鄂爾多斯盆地華池油田延長組3油組短期基準面旋迴層序分析與等時對比[J]. 沉積與特提斯地質. 2006(04): 57-61.
45、王多雲,李風傑等,2005,岩性預測和油藏描述中的若干沉積學問題,天然氣地球科學,2005年第2期
44、王琪, 史基安, 王多雲, 等.2005,鄂爾多斯盆地西部三疊系長2油層組砂岩成岩演化特徵[J]. 天然氣地球科學. 2005(03): 261-268.
43、王峰, 王多雲, 高明書, 等.,2005,陝甘寧盆地姬塬地區三疊系延長組三角洲前緣的微相組合及特徵[J]. 沉積學報. 2005(02): 218-224.
42、劉自亮, 王多雲, 王峰, 等.,2005,陝甘寧盆地西峰油田主要產層儲油砂體沉積微相組合及特徵[J]. 沉積學報. 2005(02): 248-254.
41、李鳳傑, 王多雲, 徐旭輝. 2005,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三疊系延長組儲層特徵及影響因素分析[J]. 石油實驗地質. 2005(04): 365-370.
40、王琪, 禚喜準, 陳國俊, 王多雲等.,2005,鄂爾多斯西部長6砂岩成岩演化與優質儲層[J]. 石油學報. 2005(05): 21-27.
39、王琪, 禚喜準, 陳國俊, 王多雲等.,2005,鄂爾多斯盆地鹽池—姬源地區三疊系長4+5砂岩成岩演化特徵與優質儲層分布[J]. 沉積學報. 2005(03): 397-405.
38、李樹同, 王多雲, 秦紅, 等,2005,鄂爾多斯盆地姬塬地區三角洲前緣儲層砂體成因分析[J]. 油氣地質與採收率. 2005(06): 19-22.
37、王志坤, 王多雲, 宋廣壽, 等.2005,測井信號小波分析在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劃分中的套用[J]. 大慶石油學院學報. 2005(06): 17-20.
36、劉自亮王多雲等,2004, 陝甘寧盆地西峰油田主要產層儲油砂體沉積微相組合及特徵,西安石油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35、李鳳傑、王多雲等,2004,陝甘寧盆地坳陷型湖盆緩坡帶三角洲前緣短期基準面旋迴與儲層成因分析,沉積學報,2004年第1期
34、李鳳傑、王多雲等,2004,陝甘寧盆地隴東地區上三疊統延長組坳陷湖盆岩性油藏成藏模式,西安石油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被EI收錄)
33、李鳳傑、王多雲等,2004,人工神經網路在西峰油田儲層物性預測中套用,天然氣地球科學,2004年第3期
32、李鳳傑、王多雲等,2004,套用自然伽瑪測井曲線反演隴東地區延安組沉積旋迴,成都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
31、李鳳傑、王多雲等,2004,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延長組層序地層及岩相古地理,古地理學報,2004年第3期
30、王峰、王多雲、鄭希民等,2004,陝甘寧盆地姬塬地區延長組三角洲前緣微相組合及特徵沉積學報,2004年第4期
29、王多雲、鄭希民、李鳳傑等,2004,含油氣區岩相古地理學的幾個問題,沉積學報,2004年第3期
28、李鳳傑、王多雲等,2003,測井曲線頻譜分析在含煤地層沉積旋迴研究中的套用,煤田地質與勘探,2003年第6期
27、李鳳傑、王多雲等,2003,隴東馬嶺油田延長組長3油組沉積微相與含油性關係,西北油氣勘探,2003年第4期
26、鄭希民、王多雲等,2003,陝甘寧盆地隴東地區長8油組厚層非均質砂體的沉積學解剖.沉積學報 2003第2期
25、王志坤、王多雲等,2003,陝甘寧盆地隴東地區長6-8儲層特徵及控制因素. 天然氣地球科學2003年第5期
24、李樹同王多雲等,2003,陝甘寧盆地鹽池-定邊地區三疊系延長統長10-長8沉積特徵及油氣遠景分析 西北油氣勘探 2003年第4期
23、鄭希民,王多雲等,2003, 蘭州—民和斷陷盆地地熱地質條件分析及熱儲概念模型,西北地震學報2003年第3期215-220
22、鄭希民、王多雲等,2003,甘肅—民和盆地地下熱水資源潛力評估,甘肅地質學報,2003年第4期
21、王多雲、鄭希民、李鳳傑等,2003,低孔滲油氣富集區優質儲層形成條件及相關問題,天然氣地球科學,2003年第2期
20、方國慶,劉德良,王多雲,2002,一種可能的油氣圈閉類型—震源圈閉,特種油氣藏,第9卷,第2期。
19、李鳳傑、王多雲等,2002,陝甘寧盆地華池地區延長組緩坡帶三角洲前緣地微相構成,沉積學報,2002年第4期
18、衛延召,馮江,宋海明,王多雲等,1999,陝甘寧盆地鄂托克前旗地區奧陶系風化殼的地震正演模型,沉積學報,第17卷,增刊。
17、方國慶,王多雲等,1999,陝甘寧盆地中部東西向構造帶的確定及聚氣意義,石油與天然氣地質,第20卷,第3期
16、Wang Duoyun,1994,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and Strata Record of High-frequency Sea-level Chang of Upper-Ordovician Qilian,West China(14屆國際沉積學大會報告論文,1994年巴西)。
15、方國慶、王多雲、張曉寶,1994,甘肅天祝斜壕地區上奧陶統遠源鈣質風暴岩的發現,地層學雜誌,18卷4期。
14、王多雲,1994,陸相盆地層序地層學研究輔助系統-1,沉積學報,Vol.12,No.2,P32-36。
13、劉文彬、陳應泰、王多雲,1994,套用地層傾角測井研究古河流特徵,地質科學,第15卷,第4期。
12、王多雲,1992,準噶爾盆地地震資料綜合解釋方法,準噶爾盆地石油地質論文集,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P300-307。
11、王多雲、何海清,1992,準噶爾盆地南緣侏羅紀沉積環境演化和儲蓋組合類型,準噶爾盆地石油地質論文集,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P176-185
10、王多雲,1992,準噶爾盆地東部地區上二迭統一侏羅系沉積相和生儲蓋層分布預測,準噶爾盆地石油地質論文集,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P145-156
9、王多雲、陳應泰、劉文彬、黃鋼,1992,利用最大熵譜分析進行等時沉積序列間的相關性對比,沉積學報,Vol.10,No.2,P62-68。
8、王多雲,1993,沼澤環境中的河流類型及其側向演化,沉積學報,Vol.11,No.3,P1-6。
7、Wang Duoyun,1992,The Sedimentarg Sequence and Its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Mesozoic normarine sedimentang basins in western China (1992年5月中新生代沉積盆地層序地層學國際討論論文,法國弟戎)。
6、Wang Duoyun,He Haiqing,Lei Huaiyan,Zhang Xiaobao,1992,Sequence stratigraphical Framework pattern and Depositional system Tracts in Mesozoic Inland Basins,Western China(中國蘭州國際陸相生油討論會論文)。
5、Wang Duoyun,Lei Huaiyan,Fang Guoqing,Zhang Xiaobao,He Haiqing,1992,The Carbohydrate Generating-reservoir Combination and Its Distrbutive Regularity in Sequence Framework of Mesozoic Inland Basins,Western China(國際陸相生油討論會論文)。
4、He Haiqing,Wang Duoyun,Cheng Yintai,Lei Huaiyan,1992,The Sequence Stratigraphic Analysis of Outcrop Section in The alternatine Environment Between marine and Land Facies-Faking Hulusitai Section of Eerduosi Basin as an Example(國際陸相生油討論會論文)。
3、Lei Huaiyan,He Haiqing,Wang Duoyun,1992,Diagenesis of Clastic rock reservior of transition belt natural gas in the eastern depression of Liaohe Basin,China(國際陸相生油討論會論文)。
2、Lei Huaiyan,Wang Duoyun,Hai Haiqing,1992,Infenrunce of Diagenesis of mud rock for orgrnic matter formed natural gas in organic-heat-catlysis transition belt(國際陸相生油討論會論文)。
1、王多雲、陳應泰、徐洪生,1991,柴達木盆地西部乾柴溝組:湖平面升降控制的扇三角洲沉積體系,沉積學報,Vol.9,No.4,P43-48。
著作
1、王多雲、張秀英著:中國油氣資源國際合作:現實與路徑,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12月,38萬字2、王多雲著:中國油氣資源國際化經營與合作,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2年3月,70萬字
諮詢報告
1、王多雲等,1991.12,人工智慧專家系統與地震地層學2、王多雲等,1991.12,準噶爾盆地東部地區油氣地質研究
3、王多雲等,1993.12,陝甘寧盆地北部晚古生代沉積體系與層序地層學研究
4、王多雲等,1993.12,塔里木盆地奧陶系層序地層學研究
5、王多雲,1996.12,陝甘寧盆地上古生界工業製圖
6、王多雲,1995.12,陝北鐮刀灣地區儲層預測研究
7、王多雲,黃華芳等,1998.12,中國大中型氣田分布區形成的構造動力學研究
8、王多雲,1996.12,陝甘寧盆地五里灣-鐮刀灣地區中生界儲層預測研究
9、王多雲,1997.12,陝甘寧盆地鄂托克前旗地區古生界天然氣儲層預測研究
10、王多雲,1998.12,陝甘寧盆地定邊-鄂托克前旗地區天然氣形成條件及儲層預測
11、王多雲,1999.12,陝甘寧盆地中生界油氣藏早期描述研究
12、王多雲,2002.12,陝甘寧盆地中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氣成藏條件和優質儲層研究
13、王多雲,2001.12,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延長組長3油組沉積相與成藏律研究
14、王多雲等,2001.12,寧夏鹽池地區延長組長8-長10的油氣資源潛力評價
15、王多雲,2001.12,陝甘寧盆地隴東油區延長組長6-8沉積相和成藏規律研究
16、王多雲,2002.12,鄂爾多斯盆地隴東地區長6-8優質儲層形成機理與有利區塊預測
17、王多雲,2003.12,鄂爾多斯盆地鹽池—姬塬地區延長組沉積特徵和儲層評價
18、王多雲,2003.1優質儲層形成過程及描述識別研究
19、王多雲,2003.12,隴東油區侏羅系的岩相環境和石油富集規律研究
20、王多雲,2003.12,鄂爾多斯盆地西部地區沉積體系的勘探有利區預測研究
21、王多雲,2005.12,柴達木盆地三湖地區第四系高解析度層序地層學和岩性氣藏形成規律研究
22、王多雲,2005.9,鄂爾多斯盆地中生代湖泊底形形成和演化特徵研究
23、王多雲,2006.9,鄂爾多斯盆地隴東油區的資源潛力和產能建設前景研究
24、王多雲,2004.12,鄂爾多斯盆地靖邊-安塞地區成藏特徵研究。
25、王多雲,2005.12,鄂爾多斯盆地鎮北地區長3和長8的沉積微相和成藏規律研究
26、王多雲,2005.12,鄂爾多斯盆地延長期深水湖盆及周邊地區沉積特徵及有利區預測研究
27、王多雲,2006.12,隴東上里塬地區侏羅系成藏規律研究
28、王多雲,2006.12,陝西靖邊地區儲量評價研究
29、王多雲,2007.12,甘肅隴東鎮北地區侏羅系的成藏規律研究
30、王多雲,2007.12,陝北-姬源地區0.3mD及以上儲層分布研究
31、王多雲,2008.12,四川河包場地區須家河組儲層精細對比研究
32、王多雲,2008.12,鄂爾多斯盆地子午嶺地區長3以上成藏規律研究
33、王多雲,2008.12,鄂爾多斯盆地子午嶺地區針對中生界的地震資料處理和解釋
34、王多雲,2009.12,馬嶺-鎮北地區長8油藏成藏規律和有利區選擇研究
35、王多雲,2009.12,鄂爾多斯盆地姬塬地區長8-9油藏特點及儲量評價研究
36、王多雲,張秀英,2011.12,中國油氣資源國際合作:現實與路徑
37、 王多雲,陶明信,2011.8,鄂爾多斯盆地中生代湖盆演化動力學機制以及對沉積作用的控制
38、王多雲,2011.12,馬嶺地區鎮246-鎮505井區長8油藏特徵及開發前期評價
39、王多雲,2012.12,寧夏地區上產一百萬噸資源可行性評價研究
獎勵榮譽
1、《陝北地區中生界儲層預測研究》,1998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2、《鄂爾多斯盆地城華地區主要產層沉積微相和油藏富集規律研究》,2004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一。
3、《中國西部典型沉積盆地優質油藏形成條件及動力學過程》,2009年獲“甘肅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