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E大調第一零三交響曲

降E大調第一零三交響曲

降E大調第103號交響曲(Symphony No.103 in E flat Major)是奧地利作曲家約瑟夫·海頓創作的十二首倫敦交響曲的第十一首,作於1794年末到1795年。以定音鼓滾奏作為曲目的開端,在交響曲創作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因此這部交響曲便有了自己的標題“鼓聲”,也有的翻譯為“擂鼓”。

簡介

本交響曲是海頓104首交響曲中,篇幅最長的一首,演奏時間在30分鐘左右。作者也在該交響曲中第一次使用了單簧管。事實上,本曲是海頓最著名的交響曲之一,由於創作風格上的成熟,使其成為海頓交響曲創作歷程中的典範之一,評論界認為它完美地體現了作曲家的創作技法。

基本信息

海頓畫像
作品名稱:降E大調第一零三交響曲
作品類型:音樂作品
作品題材:交響曲
作曲家:約瑟夫·海頓
創作時間:1794-1795年
所屬派別:古典主義
作品評價:海頓最著名的交響曲之一,其交響曲創作歷程中的典範之一

背景

第103號交響曲是海頓兩次英國之行(1791年到1792年,1794年到1795年)
定音鼓
中所創作的倒數第二首交響曲。在他去英國之前,海頓的音樂在當地就已經十分有名,而英國音樂界也表達出希望音樂家能夠造訪英國的強烈意願。海頓在英國也得到了十分熱情的款待,這段時間也是這位作曲家最為快樂和成果豐碩的時光。這首交響曲就是1794年到1795年,海頓在倫敦過冬時所寫成的。
1795年3月2日,“擂鼓”交響曲作為一個音樂會系列的一部分,在倫敦的國王劇場首演。一個60人的樂團(在當時算得上格外大型)來進行作品的首演。指揮由樂隊首席小提琴維奧蒂和海頓共同負責,首演取得了顯著的成功。之後海頓在維也納也演出了這部作品,他將第四樂章稍稍裁減了一些,這個變化是被今日的指揮家們普遍接受的。
自從作品首演以來,“擂鼓”交響曲就成為了海頓最受歡迎的交響曲作品之一,在今天它仍然在被頻繁地演奏和錄製。在1831年,理察·華格納將其改編成了鋼琴作品。

曲式分析

共4個樂章。

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降E大調,序奏為慢板,主部為抖擻的快板,奏鳴曲式。需走動機在主
單簧管
部發展部中有套用,以定音鼓作為開頭。第一主題為兩部分構成,第二主題是極輕快的節奏。發展部可分為三部分,最初部分為第一主題動機發展;第二部分系出現於低音部的序奏動機始,依然發展第一主題動機;第三部分為第二主題發展。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速度更快的行板,C小調。第一主題為C小調,由相同樂念發展而成C大調第二主題,分別予變奏。兩個主題都由兩段體構成。

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小步舞曲,降E大調。三段體,中段為單簧管加第一小提琴演奏的8小節與24小節兩部分。

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終曲,抖擻的快板,降E大調,奏鳴曲式。在4小節圓號引子之後,插入有延長記號的休止。這一樂章的主題也來源於克羅地亞民歌,是一首名叫“少女踏溪”("A little girl treads on a brook")的歌曲。第一主題以輕鬆的形態,第二主題以第一主題動機,轉入發展音型。發展部以主調的第一主題再現始,有迴旋曲風格,後半部分相當於第二主題的發展,終結部單簧管加入,再強調第一主題動機。

樂隊編制

全曲采兩管制;為木管與銅管樂器,在各聲部皆配以兩支,弦樂器不適用兩管制。本曲首演時採用了約60人的樂隊,在當時可算是相當大型的樂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