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縣轄4個鎮、13個鄉、1個民族鄉:樂壽鎮、淮鎮鎮、郭莊鎮、河城街鎮、韓村鄉、陌南鄉、陳莊鄉、徐留高鄉、商林鄉、段村鄉、張村鄉、臨河鄉、小平王鄉、十五級鄉、壘頭鄉、南河頭鄉、西城鄉、本齋回族鄉。
歷史
歷史悠久,夏商時期屬冀州,春秋時屬燕國,戰國時屬燕、趙、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境內就形成了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城市——樂城。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河間郡,漢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改河間郡為河間國,自此,河間或為國或郡,前後歷時達700年,其治所一直在今獻縣河城街南,直到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78年),郡(國)治所北徙,“河間”之名遷出縣境,獻縣一直是河間國(郡)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樂城為廣城,仁壽初(公元601年)改廣城縣樂壽縣。隋末竇建德在此建大夏國。唐宗為樂壽縣。金天會七年(公元1129年)升格改名壽州,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改壽州為獻州。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州為縣,稱獻縣,一直沿用至今。清沿襲明制,屬河間府。抗日戰爭時期,東部地區(今淮鎮、韓村、壘頭、高官和今滄縣的杜生、崔爾莊一帶)劃屬建國縣。南部地區(今陳莊鎮的全部、河城街和南河頭鄉的部分)劃屬獻交縣。1949年獻交縣撤銷,南部部分地區劃歸獻縣。1945年建國縣撤銷,東部地區除杜生、崔爾莊一帶劃給滄縣外,其餘劃歸獻縣。1958年饒陽、武強兩縣併入獻縣,仍稱獻縣。1961年又將武強、饒陽劃出,獻縣恢復原建制。今有鄉鎮18個,轄500個自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