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茲特克人
北美洲南部墨西哥人數最多的一支印第安人。其中心在墨西哥特諾奇,故又稱墨
西哥人或特諾奇人。約130萬人(1977),主要分布在中部的韋拉克魯斯、莫雷洛斯、 格雷羅等州。屬蒙古人種美洲支。 使用納華特語,屬印第安語系猶他—阿茲特克語族。原有象形文字。多信天主教和眾神,如“太陽神”、“月亮神”、“春神”等,特別是守護神“威濟洛波特利”(戰神)。阿茲特克人於1160年由北部的阿茲特蘭("鷺之地"),經過兩個世紀的漂泊生活後,定居於墨西哥河谷,由遊牧轉為務農。1325年建立特諾奇蒂特蘭城(今墨西哥城)。以勤勞和英勇善戰著稱。14~15世紀征服鄰族,疆域擴展,達到瓦哈卡和特萬特佩克,北部及至聖路易斯波托西,東南達到瓜地馬拉,盛極一時,號稱“阿茲特克帝國”。1518~1521年,西班牙殖民軍將領H.科爾特斯占領特諾奇蒂特蘭。阿茲特克“帝國”的統治,由於內部原因和西班牙殖民者的入侵,在蒙提祖馬二世在位時告終。
阿茲特克帝國
對墨西哥的歷史、文化和民族形成曾產生深遠影響。帝國的主要社會組織是部落聯盟。每個部落由20個氏族組成。有部落議事會,由4名行政官吏實行集體管理。部落組織形式不斷改變,以適應定居生活的需要。捕獲的戰俘,部分作為人祭,部分淪為奴隸。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財富分配出現了明
顯的不均,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前,已有階級和早期國家的萌芽。上層由武士和祭司組成,中間有商人和工匠,最低層為奴隸。經濟以農業為主,種植玉米、豆類、棉花、菸葉和劍麻等;沿海居民從事漁業。利用積泥和堆肥創建可供常年灌溉施肥的“水上田園”。經濟、文化和藝術得到高度發展。14~16世紀經歷了文藝昌盛時期,吸收、發展和豐富了托爾特克人、米斯特克人的文化。除有象形文字外,天文學和醫學也很發達。特諾奇蒂特蘭建有宏偉的宮殿和神殿金字塔。供祭祀的宮內牆面飾有浮雕、壁畫及花紋。曾製作各種造型美觀的陶器。為著名的拉丁美洲四大文化基地之一。在服飾方面,男子披短披肩,婦女穿裙子和白色長背心。男女均戴大耳環。阿茲特克人今已成為現代墨西哥居民的組成部分,只有少數人尚保留舊的經濟結構和傳統文化習俗。在公元1100年之後,人口稠密、農業發達的墨西哥中央峽谷地區,政治的控制力陷於一片混亂。可能是來自北方部落的阿茲特克人,就開始往峽谷遷徙,並侵占中央大湖沿岸的小城鎮,勢力因而逐漸壯大。他們是一個崇尚武力的社會,而他們就是靠這個優勢,得以在區內對付其它敵對的部落。直到公元第15世紀末期,阿茲特克人已經控制了整個墨西哥中部,並成為一個能夠從其它敵對部落獲取貢金的軍事帝國。
阿茲特克文化在承接過去的文明與經驗之後,就一直停滯不前,很少有新的發明出現。他們是依靠龐大的人口,來支撐農業的發展。同時,也興建雄偉的巨大建築,並以許多的美工藝術來作裝飾。雖然他們是熟練的金屬技工,但從來都沒有見過鐵。而且,因為一直都沒有適合用來拖拉的動物,讓他們缺乏誘因去發明可供使用的輪子。
阿茲特克文化的一大特色是喜歡用祭品。有這么一個傳說:必須用人的鮮血供奉太陽,他才有力量每天從東邊升起。用活人當祭品的數量更是可觀,一天之內用掉數千人常有的事。這些人牲通常被斬首或剝皮,或是活活被挖出心臟。他們被帶到金字塔的頂端 (最接近太陽的地方),讓血沿著石階流下。由於阿茲特克的經濟主要依靠玉米的生產,而他們相信農作要有好收成得依靠祭祀鮮血才行。
由於常常需要用活人祭祀,讓阿茲特克人不太在乎對附屬城市的控制,因為這些城市如果起來反抗的話,正好給予他們在戰爭中俘虜新的犧牲者的機會。在和平時期,他們會嚴格安排一些只為作戰而作戰的「榮冠戰爭」(Garland Wars),目的是考驗武士的勇氣和戰技,同時擄掠犧牲者。他們以木棒重劈和打擊敵人,有時甚至可以致命。這些棍棒通常會裝上用黑曜石製成的石刃,以增加殺傷力。
儘管有偉大的農業和藝術,過去阿茲特克人所建立的社會,最終還是歸於滅亡。他們並沒有留下任何重要的技術或宗教思想或政治理論。他們的文明被16世紀初來到美洲的西班牙人摧毀。早期商人帶入的疾病使他們元氣大傷,接著,一支配備鋼製武器、槍炮和馬匹的小型西班牙部隊將他們一舉打敗。其實,阿茲特克人的殘酷,也是造成他們滅亡的原因之一,因為它讓西班牙人在墨西哥輕易的取得非阿茲特克人的結盟,共同對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