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 虛骨龍類 Coelurosauria |
科: | 阿瓦拉慈龍科 Alvarezsauridae |
屬: | 阿瓦拉慈龍屬 Alvarezsaurus |
種: | 卡氏阿瓦拉慈龍 A. calvoi |
基本內容
阿瓦拉慈龍是根據1991年在阿根廷發現的一具化石命名的,這種一種敏捷的小型獸腳類,在骨骼結構上與鳥類現有非常多的相似之處,幾乎就是一隻不會飛的大鳥,而且其奔跑速度快。阿瓦拉慈龍擁有大而呈鉤狀的前肢與一口較小的牙齒,與其他肉食恐龍不同,它的牙齒並沒有鋸齒狀的結構。
中文名稱( chinese )→ 阿瓦拉慈龍
其它中文名稱( chinese[other] )→ ...
拉丁文學名( name )→ alvarezsaurus
發音( pronounced )→ ahl-vahr-ez-sawr-us
含義( meaning )→ 屬名獻給阿瓦拉慈博士(don gregorio alvarez) 阿根廷的自然科學歷史學家
目( order )→ saurischia 蜥臀目
亞目( suborder)→ theropoda 獸腳亞目
類( infraorder)→ neotheropoda 新獸腳類
tetanurae 堅尾龍類
avetheropoda 鳥獸腳類
coelurosauria 虛骨龍類
maniraptoriformes 手盜龍形類
amaniraptora 手盜龍類
paraves 近鳥類
alvarezsauria 阿瓦拉慈龍類
科( family)→ alvarezsauridae 阿瓦拉慈龍科
屬( genus )→ alvarezsaurus 阿瓦拉慈龍
模式種( type species )→ a. calvoi
其它種( other species )→
錯誤歸屬種( misassigned species )→
時代( period )→ 白堊紀晚期 coniacian to santonian
分布( found in )→ 阿根廷
發現地層( stratum )→ ...
食性( diet )→ 肉食
典型狀態( length up to )→ 長2米
推測體重( mass )→ 20公斤
發現者( discoverer )→ bonaparte, 1991
命名者( first described )→
bonaparte, 1991
體型特徵
![阿瓦拉慈龍](/img/d/c2d/nBnauM3XwADOwUDN1AzN5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c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阿瓦拉慈龍是兩足行走的,有著長的尾巴;根據腳部結構,它被認為是快速賓士的恐龍。它可能是食蟲動物,且是阿瓦拉慈龍科其他較著名屬的基礎恐龍,如單爪龍及鳥面龍。在不同的分類之中,阿瓦拉慈龍被分類在非鳥類的獸腳亞目下或是早期的鳥類。
這種生活在距今約7000萬年前的恐龍只有小雞大小。亞伯達爪龍外形與鳥相似,有細細的腿、鉗形的頜、粗短的臂和巨大的爪子。
發現化石
中美科學家發現了距今年代更久遠的阿瓦拉慈龍化石,把鳥類的祖先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大大提前。阿瓦拉慈龍是一類體型相對較小的雙足行走的恐龍。在新發現的化石之前,所有已知的該類恐龍都生活在白堊紀晚期。
![阿瓦拉慈龍](/img/4/a69/nBnauM3XxEDMxcDN1AzN5M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wc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靈巧之手”有很多與現代鳥類相似的特徵,例如兩條腿上各有4個腳趾,但與
鳥類不同之處在於,“靈巧之手”第一個腳趾朝向側面,另外3個朝前,而現代鳥類第一個腳趾朝後,其他朝前。
“靈巧之手”的上肢向身體兩側擺動,這一點與鳥類伸展翅膀類似。“靈巧之手”的“手”很特別,每隻“手”上都有3根“手指”,中間的那根比另外兩根長得多。
科學家認為,儘管有很多與鳥類相似的特徵,“靈巧之手”仍屬於典型的肉食恐龍,“可以稱之為鳥類的早期祖先,但不屬於鳥類”。
科學家認為,由於“靈巧之手”是已知最大的阿瓦拉慈龍,這可能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推移,該類恐龍出現了小型化趨勢,其“手指”也逐漸融合成巨大的爪子,而這種爪子是白堊紀阿瓦拉慈龍的重要標誌。
2004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及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科學家在中國新疆準噶爾盆地發現了一具古老恐龍化石。科學家對其分析後認為,化石中的恐龍生活在約1.6億年前的侏羅紀晚期。這一發現將阿瓦拉慈龍的生活年代向前推進了大約6300萬年。新發現的恐龍化石被命名為Haplocheirussollers(意為“靈巧之手”),其體長在1.9米至2.3米之間,頭骨和頸部狹長,牙齒較小,但前肢粗壯,蜥蜴、小型哺乳動物和爬蟲可能是它們的食物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