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跡
1930年哈密發生農民武裝暴動,吐魯番地區紛紛回響,具有先進思想和詩人熾烈感情的阿布都哈力克·維吾爾挺身而出,參加了秘密小組的領導組織工作。事敗後被逮捕,於1933年春天與17位領導成員一起為當局殺害。
阿布都哈力克·維吾爾7歲開始上經文學校,學習了阿拉伯語和波斯語,閱讀了納瓦依、赫祖里、薩迪等許多中亞古典作家的作品。18歲時到吐魯番縣漢語學堂讀書,又學習了漢語言文字,取漢名哈文才。蘇聯十月革命之後,他曾兩次隨父親去蘇聯經商,曾去過莫斯科、聖彼得堡等地,還在塔什乾留居過一年,學習了俄語,閱讀了列夫·托爾斯泰、普希金等文學大師的作品,並受到了民主主義思想的影響。
回國後,維吾爾寫下了大量具有愛國主義和民主主義思想傾向的詩篇,揭露封建專制統治,喚起民眾的覺醒。並自己出資創辦學校,購置石印機,發展家鄉文化教育事業。他痛切地態,這種心理狀態產生的原因,除了反動統治者、剝削者對人民的壓榨和奴役,還有就是民眾自身的愚昧落後、封閉保守和種種陋習。因此,詩人把喚醒人民,擺脫封建宗教的枷鎖,走上爭取民主人生的道路,當作自己的神聖職責。他在1921年創作的《我的維吾爾民族》這首詩,是反映詩人初期啟蒙主義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昏昧的惡果給我們造成多少弊端,你瞧,我們目前的生存有何價值可言?我們對今日的世界一無所知,只知道選一個鄉約,隨之一鬨而散。讀書不知道尋求知識,只知死背經文,像咬嚼泥丸。掌握科學技術的人已在藍天遨遊,我們卻連驢都沒有。只憑兩隻腳板。
見到汽車狂呼:主啊,這是何物!不知動腦筋,只知道傻眼驚嘆。我們滿足於自己的“精巧”手藝,喝玉米粥有瓦窯里燒出的漂亮土碗。
沒有人來把山河裝點得像天國般美麗,只知高枕無憂,昏昏然酣眠。我們這兒見不到工程師和學者的影子,有的是貧鄙的毛拉做我們的蘇舟。我們只知貪婪、嫉妒,而一事無成,想乾點事,當即會招致蜚語流言。
我們未能為民眾解除分毫的憂愁, 總有一天,悔恨的苦藥難以下咽。這震聾發饋的呼聲,充滿了焦慮、自責,激盪著對人民強烈愛情。
詩人的《不願……》、《麻木不仁》、《羞恥》、《不滅的希望》等詩,都貫穿著與《我的維吾爾民族>同樣的主題。另外,詩人也寫了大量的思念和眷戀之情為基調的抒情詩,歌頌情人、仙女、鮮花、春天等富有象徵意義的美好事物,藉以寄託對自由解放和美好未來的憧憬和嚮往。這類作品如《思念》、《春花》、《心愿》、《維吾爾姑娘》、《一根藤上的瓜》等,表達了對祖國對人民對春天的無限熱愛。
詩人自幼勤於學習,善於思考,從宗教的精神束縛中解脫出來,接受新思想、新知識,通過自己掌握的漢文、俄文以及阿拉伯文、波斯文和維吾爾文,從多種渠道汲取先進思想文化的營養,增強了作品內容和題材的深廣度,其詩體和形式的多樣化,風格和藝術個性的完整性,在現代維吾爾族文學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特別可貴的是,阿布都哈力克·維吾爾,是最先衝破維吾爾文學創作中對生活場景膚淺化、一般化、程式化的寫作模式,開始步入反映社會生活中具有普遍意義的重大事件,通過
感的藝術形象,揭示生活的內涵、人生的真話的文學道路,把文學創作的筆端與祖國的命運、民族的復興、人民的疾苦連結在一起,成為人民呼聲的回音壁和代言人。
詩人的遺作手稿和抄本經過多次戰火浩劫,大部分散失。1984年經過新疆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在吐魯番的調查、收集,考證校勘,編選出版了《阿布都哈力克·維吾爾詩選》,凡52創作的學術研討會議,會後結集出版了論文集《阿布都哈力克·維吾爾及其在維吾爾文學中的地位》,以示對詩人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