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備急千金要方》卷八。
組成
防己 茯苓 白朮 桂心 生薑各12克 烏頭7枚(去皮,熬令黑) 人參6克 甘草9克
用法
上八味藥,嘆咀。以苦酒200毫升,水2升,煮取740毫升,每服160毫升,日三夜一。服後當覺燥熱麻痹,神識微覺昏沉;若不覺,再服,以覺乃止。
主治
歷節風,四肢疼痛,如錘煅不可忍。按:方中烏頭為大毒之晶,原方中云:"凡用烏頭,皆去皮,熬令黑乃堪用,不然至毒,人宜慎之",臨床套用時須嚴格掌握用量和藥後反應,以防中毒。
防已湯,中藥方劑之一。主要成分有防己、茯苓、白朮、桂心等。主治歷節風,四肢疼痛,如錘煅不可忍。
《備急千金要方》卷八。
防己 茯苓 白朮 桂心 生薑各12克 烏頭7枚(去皮,熬令黑) 人參6克 甘草9克
上八味藥,嘆咀。以苦酒200毫升,水2升,煮取740毫升,每服160毫升,日三夜一。服後當覺燥熱麻痹,神識微覺昏沉;若不覺,再服,以覺乃止。
防已黃芪湯,來源於漢代著作《金匱要略》,由防己、黃芪、白朮、甘草等組成,適用於小便不利,氣虛水腫,氣短心悸,食少便清。
制方原理 方劑簡介 使用方法防已茯苓湯,中藥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具有益氣通陽,利水消腫,通陽化氣,表里分消之功效。主治脾肺氣虛,水濕停留。治“皮水”,症見四肢浮腫,按之沒指,...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 方義防已的別名很多,如漢防已,木防已,小防己,粉防已,廣防己,粉寸已等,最常用的商品名有漢防己和木防己兩種。漢防已:又名粉防己。為植物粉防己的根。主產於安徽...
防己信息 來源 出處 採收和儲藏 炮製防已黃芪湯合防已茯苓湯加味是一刀一生黃芪、防己、白朮、肉桂、茯苓、甘草、懷牛膝、車前子、澤瀉,生薑,大棗為原料的中藥。
材料: 做法:防已茯苓湯用於皮水。
防已茯苓湯--《金匱》卷中防己黃芪湯合防已茯是一種中藥藥方,藥物組成是生黃芪15克、防己30克、白朮12克、肉桂6克、茯苓30克、炙甘草6克、懷牛膝12克、車前子30克(包)、生...
材料 做法橘皮防已湯出自醫書《聖濟總錄》,對於治療腳氣腫滿、上氣具有很好的效果。
來源 組成 用法 主治防已飲來源《梅氏驗方新編》七集,主治腳氣腫痛,寒熱。
處方來源1 組成 主治 用法用量 處方來源2百合湯是傳統的中藥方劑,來源於《聖濟總錄》卷六十六,主要治療肺氣壅滯,咳嗽氣喘,胸悶口渴,腰膝浮腫,小便淋澀。加水200毫升,煮爛,放白糖適量,每日下午...
百合湯 正文 來源 組成 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