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關於展覽的展覽:90年代的實驗藝術展示》一書英文原版2000年由芝加哥大學斯馬特美術館出版。作者為當代藝術史家、芝加哥大學教授巫鴻。本書英文版原名為《ExhibitingExperimentalArtinChina》(在中國展覽實驗藝術),中文版改為現名。
本書分為導言:90年代的實驗藝術展示、關於展覽的展覽、“是我”一個展覽的個案研究、十二個實驗性展覽:檔案歷史以及附錄等組成。附錄部分列有中國實驗藝術展覽年表(1990—2000)。全書以上世紀90年代初至2000年為時段,聚焦於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展覽”問題,介紹了這一時段的多個重要展覽,包括展覽的目的、組織以及面對的挑戰。這些問題在上世紀90年代吸引了許多實驗藝術家、藝術批評家和獨立策展人的注意,促使他們投入到互相關聯的活動和討論中去。許多具有鮮明原創性的展覽被構想和組織,許多產生了重大影響的作品也是為了特定的展覽創意和製作的。在所有這些方面,關於展覽的問題不只關係到展覽本身,而是與當代藝術在中國的功能、意義以及與社會的關係等基本問題密切相關。在當代藝術於21世紀初獲得“正常化”以前,這些活動在90年代下半葉構成了一個“展覽的瞬間”,其強度和凝聚力在世界藝術史中也不多見。
將近20年後的今天,當代藝術的展覽已經成為中國美術中母庸置疑的一個重要部分,數以千計的當代美術館、畫廊和其他展示場所日新月異地向國內外觀眾推出新的展覽。但是實驗性與公共性之間的磋商仍然決定著當代藝術的的身份和社會意義。90年代的歷史經驗對於思考這些問題仍具有實際意義,這些經驗也是在研究中國當代藝術中需要被重視的一個方面。
作者簡介
巫鴻,是美國國家文理學院終身院士,著名美術史家、藝評家和策展人。現任芝加哥大學美術史系和東亞語言文化系“斯德本特殊貢獻教授”、東亞藝術中心主任及斯馬特美術館顧問策展人。他是許多國際委員會的成員,包括美國古根海姆美術館亞洲藝術參議會委員、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館群(OCAT)學術委員會主席和余德耀美術館學術委員會主席。他撰寫的有關當代藝術的著作包括:《作品與現場:巫鴻論中國當代藝術》(2005)、《走自己的路:巫鴻論中國當代藝術家》(2008)、《中國當代藝術:基本文獻》(Contemporary Chinese Art:Primary Documents,2010)和《中國當代藝術:一個歷史敘事》(Contemporary Chinese Art:A History,2014)等。
互相關聯的活動和討論中去。許多具有鮮明原創性的展覽被構想和組織,許多產生了重大影響的作品也是為了特定的展覽創意和製作的。在所有這些方面,關於展覽的問題不只關係到展覽本身,而是與當代藝術在中國的功能、意義以及與社會的關係等基本問題密切相關。在當代藝術於21世紀初獲得“正常化”以前,這些活動在90年代下半葉構成了一個“展覽的瞬間”,其強度和凝聚力在世界藝術史中也不多見。
將近20年後的今天,當代藝術的展覽已經成為中國美術中母庸置疑的一個重要部分,數以千計的當代美術館、畫廊和其他展示場所日新月異地向國內外觀眾推出新的展覽。但是實驗性與公共性之間的磋商仍然決定著當代藝術的的身份和社會意義。90年代的歷史經驗對於思考這些問題仍具有實際意義,這些經驗也是在研究中國當代藝術中需要被重視的一個方面。
目錄
001 叢書總序
002 中文版序
004 英文版謝詞
009 導言:90年代的實驗性展覽Introduction: Experimental Exhibitions in the 1990s
012 歷史背景
016 “實驗性展覽”的促成因素
019 實驗藝術展覽的新條件
024 擴展已有空間:在公共美術館展出實驗藝術
030 開闢新渠道:在半官方和私人畫廊中展出實驗藝術
037 開發機動的展出場地:把實驗藝術介紹給公眾
044 公開與非公開的“實驗性展覽”
053 關於展覽的展覽AnExhibition about an Exhibition
055 展覽設計概念
063 外展廳:吳文光的《日記:1998年11月21日,雪》
078 內展廳:宋冬的《父子·太廟》
095 “是我”:一個展覽的個案研究It¡¯s Me: A Case Study of an Exhibition
097 觀念的生成及準備
115 主題與內容
134 從展覽到事件
145 十二個實驗性展覽:檔案歷史Twelve Experimental Exhibitions: A Documentary History
150 展覽一 首屆當代藝術學術邀請展96-97
162 展覽二 野生 1997年驚蟄 始
170 展覽三 生存痕跡:’98中國當代藝術內部觀摩展
180 展覽四 偏執/ Corruptionists
190 展覽五 是我——九十年代藝術發展的一個側面
192 展覽六 後感性:異形與妄想
202 展覽七 “超市”展
214 展覽八 “從中國出發”新藝術展
222 展覽九 當代中國建築藝術展覽:探索性作品
230 展覽十 藝術大餐
238 展覽十一 家?——當代藝術提案
250 展覽十二 對傷害的迷戀:開放工作室第二次展覽
259 附錄Appendix
260 中國實驗藝術展覽年表(1990-2000)
270主要書目文獻
278 作者簡介
279 OCAT研究中心簡介
精彩書摘
英文版謝詞
這項研究以及所產生的這本書和在芝加哥大學斯馬特美術館(Smart Museum of Art)的展覽得到了很多個人和機構的幫助,對此我深表謝意。首先,這個課題開展於1999-2000年,當時我被任命為古根海姆基金會研究員(Guggenheim Foundation Fellow),因此有一年時間不必在我所屬的大學授課而可以專心從事研究。所以我首先需要感謝的是古根海姆基金會和芝加哥大學,是它們的支持使我能夠回到處於快速轉型期的中國並停留這么長的時間,對當時實驗藝術的狀況和條件進行比較深入的調查了解。
我希望對許多中國的獨立策展人和實驗藝術家表達深深的謝意,他們在我的寫作和採訪過程中向我詳細介紹了組織和參加實驗藝術展覽的經歷。這本書的第三章記錄了1996年至2000年初舉辦的12個重要獨立展覽,使用了不少訪談中獲得的信息。我對冷林、宋冬、吳文光、郭世銳、馮博一、張朝暉、徐若濤、展望和黃岩等人的深度採訪,為我提供了了解中國當下藝術展覽的重要途徑。
另一個信息來源是小組討論。我主持了在成都上河美術館舉辦的一次座談會,與一批四川藝術家討論了這個西南省份里實驗藝術的發展和展覽的情形。在北京我組織了一次更加正式的,圍繞當代藝術展覽空間和策展策略的圓桌討論,參加者是當時最活躍的一些獨立策展人,包括黃專、邱志傑、吳美純、冷林、朱其、王明賢和顧振清等人。《中國類型當代藝術雜誌》(Chinese Type Contemporary Art Magazine, www.chinese-art.com)的主編羅伯特?貝內爾(Robert Bernell)為這次會議慷慨地提供了場地和錄音設備,並對討論的記錄、翻譯和出版給予了大力支持。
在這一年期間我訪問了許多公立和私立美術館,通過調查、閱讀和與機構負責人的談話獲得了更多的信息。這些機構中值得特別提出的有位於成都的上河美術館、位於廣州的廣東省美術館、位於深圳的何香凝美術館和位於北京的四合苑畫廊——它們代表了上世紀90年代不同性質的當代藝術展示空間,有的剛剛出現不久,帶有強烈的實驗意味。我很感謝他們的負責人和策展人向我介紹了他們的計畫與目標,這些信息對我的研究很有幫助。
我的友人和同事,芝加哥大學斯馬特美術館館長金美莉?羅夏(Kimerly Rorschach)對這項課題提供了最堅強的支持。我們最近的一次合作是組織1999年的大型展覽“瞬間:20世紀末的中國實驗藝術”(Transience:Experimental Chinese Art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以此為基點我們進而尋求更新、更具挑戰性的項目來促進在美國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研究和展出。此次的題目作為藝術展覽來說是全新的,因為它關注的不是藝術家或藝術品,而是展覽本身。在斯馬特美術館舉行的這個新展覽(名為“取締——在中國展覽實驗藝術”Canceled: Exhibiting Experimental Art in China)有意地採取極簡形式,以最少的圖像和作品傳達出最豐富的原境。總的來說,我對這次展覽的基本概念是策劃一個“關於實驗性展覽的實驗性展覽”。開始時我很懷疑是否哪個美術館館長會歡迎這樣的挑戰,金美莉對我的提案所表示出的興趣徹底打消了我的疑慮。正是在她的大力支持下,一個紙上的概念逐漸發展成我與斯馬特美術館的又一次重要合作。
我想要感謝斯馬特美術館的工作人員在這個項目上付出的辛勤勞動,尤其是策展人史蒂芬妮?史密斯(Stephanie Smith)。從館廳的設計與布置、書籍的編纂與出版,到展覽相關的對外活動——她為這個項目的方方面面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是她對當代藝術和策展的專業知識使此次項目得以完滿實現。我的博士研究生和美術館實習生克里斯?厄克姆斯(Kris Ercums)快速而準確地處理了與展覽有關的多項任務。他的另一重要貢獻是將有關實驗藝術展的中文資料初譯為英文,其中許多被這本書採用。我同樣要感謝本書的英文編輯,瑪格麗特?法爾(Margaret Farr)。她本身就是一名藝術史家,她的貢獻不僅包括她對本書的編輯工作,還有許多基於她對這一項目的深刻理解所提出的建設性意見。
我的夫人,蔡九迪(Judith Zeitlin),是一名中國文學和文化的學者,她一如既往地對我的這項寫作及策展計畫做出了重要貢獻。在進行這次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一起訪問了中國不同城市的美術館,參觀了大大小小的展覽,結識了許多中國策展人與藝術家。這本書中的許多想法都產生自我們的交談,她亦是本書各章的第一位讀者與評論人。因此我要再次向她表示我的往往言語所不能概括的感謝。
巫鴻
斯德本特殊貢獻中國藝術史講席教授
Harrie A. Vanderstappen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 in Chinese Art History
2000年於芝加哥大學
……
序言
叢書總序
OCAT研究中心一直致力於在中國建立一種關於當代藝術的“歷史研究”模式,它強調當代藝術與人類精神史、觀念史、思想史和視覺文化史的整體關係,關注當代藝術史與古典藝術史研究的學術貫通,作為一個藝術史研究機構,OCAT研究中心很大一部分工作是對中國當代藝術的文獻整理和研究性展示,而這套叢書就是關於這些研究性成果的出版物。
我們這樣理解歷史與當代的關係:它們不是過去與現在之間線性的時間過程,而是一種複雜的交融和互釋運動,這種運動既促使我們在記憶中去捜尋現實的各種可能,也幫助我們在當下的問題中去思考歷史的意義,而文獻和展覽構成了這種雙向運動最為貼切的物理形式,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和OCAT研究中心合作出版的這套叢書就是力圖通過一種新型的出版嘗試,形成一套以文獻整理、研究展覽和學術出版為一體的學術機制。
我們希望這套叢書能夠達到這樣一些目的:首先,它將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出版建築在一種研究性的模式之中,從而使它與中國當代學術的其他領域保持一種有機性的關係,在我們看來,只有這種聯繫才能使當代藝術的出版與中國其他學術領域處於同等的學術水準之上;其次,我們希望通過這套叢書的出版形成一套持續的文獻收集和研究機制,將中國當代藝術的研究建立在歷史學要求的基本技能和知識範疇之上;最後,我們希望一個獨立研究機構與一個專業出版機構的合作會為中國當代藝術的社會運行機制增添一種新的能量,一種探索思想、尊重知識和推進文明的能量。
是為序。
黃專
2015年6月
中文版序
這本書記錄和討論的是中國當代美術發展歷史中的一個重要篇章。它的寫作有兩個上下文,一是當代藝術從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在國內的發展,二是國際上對這種中國新藝術的介紹和研究。
從國內發展的角度看,當代藝術(在早期也稱為“現代藝術”)從上世紀70年代末在一些大城市中開始浮現,到80年代中期發展為一個全國性藝術運動。延續著五四運動的傳統,這個運動以啟蒙主義為樣板追求中國的現代化,因此很自然的具有一種世界主義傾向,希望在西方現代美術、理論和哲學中尋求先例和模式。這個初期的引入階段既導致了模仿的傾向,也促使一些藝術家反思和尋找中國當代藝術的特殊語言和針對性。這種尋求在上世紀90年代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和國家社會經濟形態的變化,當代藝術中出現了一個重要的“國內轉向”。“實驗性”成為衡量當代性的準繩,而實驗的對象也不再停留於作品形式和風格的更新,而更主要的是探索當代藝術與當下社會變革的關係。在這個廣闊的語境中,當代藝術的公共性和實驗性以及二者之間的磋商,成為重要的思考課題。許多藝術家、批評家和策展人不再滿足於舉行私人或小型群體的內部展示,而是希望通過組織開放場地中的公共展覽與社會發生互動,進而通過這種互動將當代藝術轉化為全社會文化活動的一部分。另一些藝術家和策展人則希望保持當代藝術的探索性和邊緣性,因而也對“實驗性展覽”發生了濃厚興趣。在當代藝術於21世紀初獲得“正常化”以前,這兩個傾向在上世紀90年代下半葉構成了一個“展覽的瞬間”,其強度和凝聚力在世界藝術史中也不多見。
從國外對中國當代藝術的介紹和研究來看,中國當代藝術家自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出現在國際展覽中。1993年的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和其他幾個大型展覽,以及一些西方主流美術雜誌上的介紹,把中國當代藝術正式推入國際視野。大約同時,這門藝術也成了全球商品,由跨國畫廊和拍賣行推銷,被國際收藏家和美術館購藏。針對這個商業化和通俗化的傾向,一些在國外的研究者和批評家開始推動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嚴肅討論和展示。在一些重要美術館的支持下,若干頗具規模的展覽在西方被組織。其中,1998年的“蛻變與突破:中國新藝術”(Inside Out: New Chinese Art)和1999年的“瞬間:20世紀末的中國實驗藝術(Transience: Chinese Experimental Art at the End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在不同歷史框架中對中國當代藝術進行了大規模的介紹。一些學術性著作和論文也開始伴同著這些展覽出現,把中國當代藝術納入世界當代藝術的巨觀視野中去討論。這些綜覽式的展覽和寫作為對中國當代藝術更細緻和深入的觀察打下了基礎,出版於2000年的本書即見證了學術研究中的這個新的動向。
如我在本書導言中所介紹的,這本書聚焦於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展覽”問題,包括當代藝術展的目的、組織、條件和面對的挑戰。這些問題在上世紀90年代吸引了許多實驗藝術家、藝術批評家和獨立策展人的注意,促使他們投入到互相關聯的活動和討論中去。許多具有鮮明原創性的展覽被構想和組織,許多產生了很大影響的作品也是為了特定的展覽而創意和製作的。在所有這些方面,展覽的問題不只關係到展覽本身,而是與當代藝術在中國的功能、意義以及與社會的關係等基本問題密切相關。
16年之後的今天,當代藝術的創作和展示已經成為中國美術中毋庸置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數以千計的當代美術館、畫廊和其他展示場所日新月異地向國內外觀眾推出新的展覽。但是實驗性對於當代藝術的發展來說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實驗性與公共性之間的磋商也仍然關係到當代藝術的身份和社會意義。上世紀90年代的歷史經驗對於思考這些問題仍具有實際意義,同時這些經驗也是在對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研究中需要被重視的一個方面。這是我們在今天翻譯和出版這本書的原因。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我在校訂譯稿時根據中文閱讀習慣對一些地方做了修改,因此中譯本在個別地方與原文不完全一致。
我希望感謝OCAT研究中心邀請我擔任該中心“2016年度講座”的主講人,開展一系列講座、研討班、出版和展覽活動,也為這本書的翻譯和出版提供了契機。中心的陳瑤琪女士極為細緻地統轄了這本書的資料匯集和編輯工作,應非兒女士在很短的時間裡提供了中文譯稿,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將這本書作為本年的出版重點,進行了仔細的設計,對此均表衷心的謝意!
巫鴻
2016年4月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