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關吉多,男,1916年生,滿族,遼寧省遼陽縣人。幼年父兄病逝,立志學醫。1933年,就讀於名醫陳澤東主辦的中國醫學講習所。1934年考入施今墨主辦的北京華北國醫學院,認真研習《內經》《難經》《傷寒》《金匱》等經典和臨床各科。師從針灸專家吳彩臣及來守一,得治療抽風之真傳,為以後專長治療癲癇病打下了基礎。1937年畢業後,輾轉至成都,懸壺於市。1951年調至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門診部,先後任中醫內科、針灸科醫師,併兼管藥房工作。1957年調入成都中醫學院針灸教研組,同年派往南京中醫學校第一期教學研究班進修一年,返校後從事針灸教學和臨床工作。1987年晉升教授。曾任全國高等中醫藥院校針灸專業教材編委員會委員,四川省針灸學會顧問,1991年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聘為中國國際針灸考試委員會委員,兼任成都市第八屆政協委員。
個人貢獻
精於針灸,在理論和臨床上都有較高素養。重視腧穴的定位,主張勤閱讀、勤點穴、勤操作,教學效果好。他理論聯繫實際,對中府、懸鐘、頰車穴的部位進行了考證,發表有專門論文。
善於套用臟腑經絡辨證,選穴精當而效速,甚或一病一穴而愈。如用手三里治腰痛項強。根據《靈樞經》“上病取下,下病取上”的理論,結合個人多年實際經驗,總結出“肩取胯,膝取肘,腕踝腫痛相對取,陰取陰,陽取陽,膀胱經病取小腸”的獨特取穴方法。1971年開始了癲癇病的系統治療研究,研製成“癲癇1號”藥片,臨床治療癲癇約3000例,有效率達80%。特別重視針灸對經筋病的治療,強調以筋辨證,以筋論治。
1980年,在古代雷火針、太乙針的基礎上,他研製成功了無煙灸條,1982年通過成都市有關專家鑑定,並投入生產,消除了有煙灸條污染和煙燻之苦。1986年其學術思想被介紹到日本及東南亞一帶,被譽為“神針”。1989年獲四川省名老中醫學術思想與臨床診治經驗總結研究課題榮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