閘北區志

地方志是傳世之作,編纂不易。《閘北區志》是我區有史以來第一部社會主義新方誌,經六個寒暑編纂,終於出版面世。這是閘北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大碩果,值得慶賀。
閘北因地處吳淞江(蘇州河)老閘、新閘以北而得名。上海開埠後,閘北歷經由興到衰,由衰到興發展變化的特殊軌跡,並隨境域逐漸擴大,自東向西,自南向北逐步城市化。20世紀初,閘北興起,一二十年代成為上海民族工業、新文化運動、革命鬥爭發源地之一和上海的陸上北大門,並發展成為上海華界繁華地區。30年代一二八、八一三慘遭侵華日軍兩次毀滅性破壞而衰落,成為滬上最大的棚戶地區。解放後,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閘北發展迅速。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特別是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後,閘北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揮優良的革命傳統和上海陸上北大門的優勢,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已初步建成不夜城商務副中心和市級商業中心,正在為把閘北建成具有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商務、商貿、工業、文教、旅遊、居住等綜合城市功能,繁榮發達的上海北部綜合分區而努力進取。
《閘北區志》較全面、系統地記述了閘北的自然與社會的歷史和現狀,反映了閘北的歷史軌跡和區情特色,成為閘北的“一方之全史”和“鄉土教材”而服務當代,造福後世。這是對閘北人民最好的獻禮,也是留給後代的一筆寶貴財富。修志的目的在於用志,在於發揮區志“存史、資治、教化”的功能,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希望各方面都能套用好區志,了解閘北、認識閘北、研究閘北,為進一步振興、繁榮閘北貢獻力量。
值此《閘北區志》出版之際,謹向關心、指導、幫助、支持《閘北區志》編纂的市地方志編委會、市志辦領導、專家、學者和先行區修志負責人及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謝,向全區各級組織的領導,特別是全體修志人員致以親切的慰問和崇高的敬意!

凡例

一、本志遵循實事求是原則,力求全面、準確、科學地記述區境自然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注重反映時代特徵和地方特色。
二、本志記事以1993年底閘北區行政區域為範圍。上限不限,追本溯源,重點記述境域城市化的進程,下限為1993年。志首圖照、總述、大事記、鐵路上海站編和不夜城專記適當延伸到1996年。
三、本志採用述、記、志、傳、圖、照、表、錄等體裁。前設總述、大事記,次列小編並列結構的志40編,為全志主體。大事記以編年體為主,輔以紀事本末體;專記採取專題體;其他各編,以類系事,橫排門類,縱述史實。編末為編後記,記述修志過程。重要圖照集中於志首,其餘圖照和表格隨文設定。
四、本志繫上海市區志系列之一。注意市、區協調,詳異略同。
五、本志按生不立傳原則,已故人物以傳略、名人記事、已故區領導人名錄、烈士英名錄分別輯錄。立傳人物,以對區境社會有較大貢獻、影響的人物為主,並收錄個別劣跡昭著者,均按卒年為序。
六、本志時間表述按《上海市專志、區志行文細則(試行)》書寫。對歷史紀年、地名、機構、官職等,均按當時歷史習慣稱呼。歷史紀年和歷史地名,在各節首次出現時註明公元和今地名。上海解放後,一律用公元紀年。志中所述“解放”系指1949年5月27日區境解放。
七、本志多次套用同一名稱時,在各編首次出現用全稱,並括注簡稱,其後均用簡稱。
八、本志除引用古籍原文外,均採用規範語體文表述。
九、本志計量單位、數字、標點符號等,均按國家規定的統一規範書寫。
十、入志資料來源於檔案館藏材料、舊志記載、書報刊物、口碑資料及實物,並參考吸收有關研究成果。但不註明出處。

總述

閘北區位於上海市中心北部,南臨吳淞江(蘇州河)與黃浦、靜安兩區隔江相望,東連虹口區,西靠普陀區,北接寶山區。鐵路上海站置於境內,是上海市通往全國的陸上大門。1996年底,區域面積28.48平方公里,人口67.19萬人。區人民政府機關設於秣陵路50號。
境域以吳淞江(故道)為界。江北,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前隸屬崑山縣,後隸屬嘉定縣、寶山縣。江南,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隸屬華亭縣,後隸屬上海縣。清同治二年(1863年)~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境域東南隅西至北西藏路(今西藏北路),迤東經新疆路、海寧路,折入北浙江路(今浙江北路),北至界路(今天目東路)、老靶子路(今武進路),東至北河南路(今河南北路),南瀕蘇州河,0. 73平方公里土地陸續被劃入美租界,後並為公共租界。清光緒二十六年,地方紳商為抵禦租界當局擴張,自辟華界商埠,設閘北工程總局。清宣統三年(1911年),設閘北自治公所。辛亥革命後,建閘北市,設閘北市政廳。民國17年(1928年),始建行政區,稱閘北區。上海淪陷期間,日偽改閘北區為滬北區。抗日戰爭勝利後,改設第十四、十五行政區。民國36年,兩區分別改稱閘北區和北站區。解放後,1956年兩區合併稱閘北區,面積6.70平方公里。以後,區境幾經擴大,1992年彭浦鄉(今彭浦鎮)劃入後,成現狀。1993年,置12個街道、1個鄉。1996年,撤銷中山北路以南8個街道,重建天目西路、北站、寶山路、芷江西路街道,全區置8個街道、l個鎮。
(一)
清康熙、雍正年間,吳淞江上曾建兩座擋潮石閘(老閘、新閘),地境因在兩閘之北而得名閘北。時地境虬江以南大部是水網交叉之地,僅兩閘周邊逐漸形成市集。虬江以北是農田和自然村落。清道光末年至同治初年,各地移民不斷流入上海,貧民多在地境南部築棚開墾定居,始有梅園頭等自然村落和唐家弄居民點。時境內客貨多靠吳淞江運達,江岸逐漸成為農副產品等物資集散和交易地。有鄉村道路分別自老閘、新閘通往江灣鎮、大場鎮和真如鎮。
清同治二年起,境域東南隅被劃入租界。翌年起,租界工部局在吳淞江上建橋。清光緒二年,英商擅築的吳淞鐵路通車,在今河南北路七浦路口設上海車站,後被清政府收購、拆除。此後,租界地區大規模築路建房,開廠辦店。至20世紀20年代,形成道路網路,建成220條里、坊、弄。有華商創辦的公和永繅絲廠等繅絲、翻砂、機器製造和捲菸等工廠60餘家,有茶棧(號、莊、行)65家,形成茶葉小區,有店鋪374家和唐家弄萬茂場集市。吳淞江北岸(今河南北路至福建北路),建成上海最大的內河碼頭,有定期客貨班輪往來於上海至太湖流域各埠。同時,中西文化交匯,既有玉茗樓等傳統書場和劇場,又有中國電影史上首映營業性影片“西洋影戲”的徐園“又一村”。
光緒二十六年,為抵禦租界當局擴張,粵商陳紹昌、浙商祝承桂等聯合地方紳商,呈準兩江總督自辟商埠,創辦上海第一個民辦市政機構――閘北工程總局,地境華界地區開始城市化,建橋、築路改善交通。繼清政府重建吳淞鐵路,取名淞滬鐵路後,滬寧鐵路於光緒三十四年通車,民國5年(1916年)滬寧、滬杭甬兩線貫通並在境內先後建滬寧站、上海北火車站(簡稱北站)和麥根路貨站(後稱東站)。共和新路、中興路口設滬太長途汽車公司,修築通往江蘇、太倉的滬太長途汽車路(今老滬太路、滬太路),辟滬太線,創滬上第一條跨省市汽車客運線。至20世紀20年代末,先後興建里弄590餘條、道路70餘條,滬寧鐵路兩側和柳營路以南地區形成道路網路。光復路一帶建成眾多貨物裝卸碼頭,成為倉庫堆疊集中地。汽車運輸行亦由滬上首批3家發展到12家,承運鐵路、碼頭到發物資。
閘北華界地區自辟閘北商埠後,因地價低廉,水陸交通便捷,一些清政府官僚和民族資本家紛紛到閘北投資,爭購地皮,建廠開店。商務印書館、閘北水電公司、福新機制麵粉廠等先後落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民族資本迅速發展,至20世紀20年代末,閘北華界地區有較大工廠256家,為全市較大工廠566家的45.23%,形成繅絲、化工、製藥、印刷、糧油加工、機器製造、玻璃、搪瓷等20多個行業,被譽為“華界工廠發源之大本營”。據民國19年上海工業門類調查,閘北華界的紡織、化工、食品、印刷和機電工廠數分別占全市同業工廠總數的41.57%、23%、22.38%、29.57%和16%。商業迅速發展,成為上海華界商業中心之一。新閘橋以北一帶,日到米船百餘艘,沿街米行、米店近百家,是滬上著名米業北市場所在地。大統路開設各類商店50多家,有“閘北南京路”之稱。光復路竹木行和新民路皮草市場聞名全市,成為閘北西南部的繁榮中心。寶山路一帶,以旅客為服務對象的商業、飲食服務業形成規模,成為閘北東北部的繁榮中心。
民族資本工商業興起的同時,境內社會各項事業亦相應發展,並成為華界近代文化中心之一。自光緒三十年起,許多有識之士來境興學,先後有蔡元培創立的愛國女學校遷入境內,並創辦女子手工傳習所,開閘北職業教育之先河。境內第一所私立國小――飛虹義務國小堂創立。夏瑞芳創辦國小師範講習所及尚公國小校。湖州旅滬同鄉會楊信之創辦湖州旅滬公學。凌銘之創辦的滬上第一所女師――南洋女子師範學校遷入境內。唐乃康創辦市北公學。至民國20年,境內曾辦過國小160餘所,中學40餘所,各類職業教育學校20餘所和高等學校10餘所。文化事業發展較快。商務印書館編輯、出版新式教材和刊物,並創辦中國第一個活動影戲部,為新文化運動興起和發展作出貢獻。至20世紀30年代初,先後有編輯、出版、發行單位74家,出版報刊25種。有聞名遠東的東方圖書館等圖書館6座。有可容納3000名觀眾的林記更新舞台等大小劇場、電影院11座。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事業日益發展。一些慈善團體施診、施藥、施米、施粥、施棺,還創辦時疫醫院,救治貧民。相繼建立公、私立醫院40所。並先後有徐一冰等人創辦中國最早的體育學校――中國體操學校,愛國武術家霍元甲創辦精武體操會(精武體育會前身),王季魯等人創辦的中國女子體操學校遷入境內,一些武術名家落戶閘北,從事武術活動,授徒傳藝。
由於帝國主義列強和封建軍閥的壓迫,閘北人民奮起鬥爭。為反對租界當局侵略擴張,閘北人民進行反對編釘門牌、徵收各種捐稅、擴占土地等鬥爭,直至民國11年,終於挫敗租界當局的擴張陰謀。宣統三年,宋教仁、陳其美、譚人鳳等籌建的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在境內召開成立大會,策劃長江中下游各省起義。同年,閘北光復。五四運動後,革命文化在境內廣為傳播,鄭振鐸、葉聖陶、郭沫若、郁達夫、成仿吾、潘漢年等進步文化人士薈萃閘北,辦報刊,宣傳民主思想,傳播馬列主義。民國10年,商務印書館編譯沈雁冰和沈澤民先後加入上海共產主義小組,並成為境內最早的中共黨員。民國11年,國共兩黨在閘北創辦上海大學,培養革命人才。民國12年,中共中央機關由廣州遷來境內辦公,鄧中夏、瞿秋白、毛澤東、蔡和森、向警予、劉少奇、李立三、周恩來、陳雲等先後在閘北居住、工作和從事革命活動。中共上海地委組織和領導閘北工人和學生開展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封建軍閥的鬥爭。民國14年,五卅慘案發生後,上海總工會在閘北成立,領導罷工、罷課、罷市鬥爭。是時,《公理日報》、《熱血日報》在閘北設發行所,報導上海人民五卅反帝鬥爭情況。同年10月,中共上海區執行委員會決定建立中共閘北部委員會,開展工人運動,領導反帝反軍閥鬥爭。民國16年3月,中共中央和中共上海區委組織工人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並於閘北取得起義最後勝利。但蔣介石卻背叛革命,發動反革命政變,境內發生震驚中外的寶山路流血慘案。在中共地下組織領導下,閘北工人和勞苦大眾不畏強暴,堅持鬥爭。
(二)
民國21年一二八淞滬抗戰爆發,侵華日軍首先向閘北華界地區進犯。在地面入侵同時,調集飛機、軍艦進行轟炸、炮擊,重點在北站附近寶山路一帶和宋公園路(今和田路)以東地區。國民政府雖一再退讓、妥協,但愛國將領蔣光鼐、蔡廷鍇指揮的國民政府軍第十九路軍(簡稱十九路軍),在上海人民全力支持下,奮起抗擊侵華日軍,湧現出許多浴血抗戰的英勇事跡。十九路軍八十八師一五六旅六團按旅長翁照垣命令,首先在閘北向入侵日軍英勇反擊。上海和閘北人民紛紛捐款、勞軍,每天有數千人幫助十九路軍挖戰壕、築工事、運送軍火,並組織義勇軍協同作戰。至3月3日,十九路軍被迫撤退,因閘北處於主戰場,前後34天中,侵華日軍在閘北華界地區暴虐28天,103條里弄街坊、數萬間房屋被毀,北站、商務印書館等多次被炸,東方圖書館被燒毀。僅戰後上海市社會局登記,閘北華界地區商號損失4204家,工廠損失841家。文教事業單位大多毀損,直接、間接經濟損失1.32億元(銀元),占全市直接、間接經濟損失總數1.94億元(銀元)的68.04%。
一二八淞滬抗戰停戰後,閘北人民和鐵路工人等,立即清理戰區廢墟,盡力復興。當年5月21日,鐵路即通車。許多被毀的工商企業、住宅、醫院、學校重新建設起來,經濟有所恢復。民國25年上海市政府對公共租界、法租界、閘北、南市、浦東5個區域調查,閘北地區工廠574家,占5個區域工廠總數1687家的34.02%。至民國26年,有大小公、私立醫院39所。
民國26年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閘北華界地區又首當其衝,侵華日軍再次發難於閘北,進行更殘酷的毀滅性破壞。入侵日軍在北站一帶狂轟濫炸的同時,重點轉向北西藏路(今西藏北路)、宋公園路以西地區。北站、麥根路車站、商務印書館又多次被炸,成片的民房、工廠、商店被毀。10月28日,日機又在北站一帶投擲夷燒彈,使閘北大火3日,從市中心北望,白天黑煙滾滾,入夜火光沖天。侵華日軍還到處燒殺搶掠和強姦婦女,並集體屠殺平民。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國民政府軍第九集團軍第八十八師堅守閘北陣地。後又留下五二四團團附謝晉元、營長楊瑞符率部堅守四行倉庫,與日軍作殊死戰鬥,名震中外,得到上海和閘北人民熱情支援。至民國26年10月31日,孤軍退入租界。在八一三淞滬抗戰3個月中,入侵日軍在閘北施虐80天之久。居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者達數十萬,大量人才和資金流入租界地區。工商企業幾乎全遭毀損,40餘所中、國小校被炸毀,95%以上建築物成廢墟,僅存工廠27家,商店234家,醫院8所,且多在境內租界地區。閘北華界地區元氣喪失殆盡,失去昔日的繁盛景象,成為上海最貧窮的地區之一。
閘北地區淪陷後,1300餘畝土地被侵華日軍圈為軍用。百業蕭條,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不少居民處於飢餓狀態,倒斃路旁者甚多,有時連普善山莊等慈善團體也來不及收殮掩埋,任其露屍街頭。戰爭廢墟逐漸成為災民、難民聚居的棚戶區。租界地區雖未遭到戰爭破壞,但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占領租界後,大肆掠奪,百業凋敝。汪偽政權還將居民中20~40歲的男子編組為壯丁隊,使日軍在境內居民中拉夫差役成為有組織的行為。日軍在拂曉與派出拉夫隊至閘北地區,將年輕人押往各地,強迫從事軍事勞役。《申報》稱,北區(閘北)成恐怖世界。面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閘北工人和人民民眾在中共地下組織領導下,堅持鬥爭,直至抗日戰爭勝利。
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北蘇州路、光復路一帶五金鋼鐵、竹木市場和北站周圍商業、飲食服務業有所恢復。上海市政府雖制訂《閘北西區重建計畫》,因國民黨政治腐敗,忙於內戰而成為一紙空文。由於國民黨實行假民主,真獨裁的反動統治,閘北人民又陷入悲慘境地。在中共地下組織領導下,閘北進步教師、學生連續開展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等一系列鬥爭。民國38年春,為迎接上海解放,中共滬北區委員會和閘北、北站分區委組織工人、學生開展反屠殺、反搬遷、反破壞為中心的護廠、護校鬥爭,並於5月中旬統一組建人民保全隊。在鬥爭中陳潘旭、楊新等中共黨員、民主人士和國民黨起義軍官等43人,在宋公園(今閘北公園),遭國民黨殺害。1949年5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共地下組織策應下,解放全境。至解放前夕,閘北、北站兩區境域為7. 319平方公里,人口54.84萬人,稍有規模的工廠僅有41家,手工業作坊1500餘家,店攤7832家,中學19所,國小103所,附屬幼稚園14所。電影院2座,簡陋小劇場5座,醫院9所,床位504張。失業人員2萬餘人。棚戶簡屋面積達67.5萬平方米,棚戶集中點120多處,居民7萬戶,23萬餘人,占閘北、北站兩區總人數的41.94%。
(三)
解放初,閘北、北站兩區在完成接管任務後,於1950年6月分別建立中共區委和區人民政府,領導區內人民建立革命秩序,鞏固人民政權。沒收官僚資本,建立國營經濟和中國人民銀行區辦事處,創辦消費合作社,扶持私營工商業,保護合法經營,打擊投機倒把,平抑市場物價,保障人民生活必需品供應。通過調整公私關係、勞資關係、產銷關係,有利於國計民生的企業迅速恢復和發展。接著開展“三反”(反對貪污、反對浪費、反對官僚主義)、“五反”(反對行賄、反對偷稅漏稅、反對盜騙國家財產、反對偷工減料和反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運動和民主改革,引導私營企業走社會主義道路。1956年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連同老合營企業,境內3160家私營工廠、6433家私營商店實行公私合營,1462戶手工業者和9132戶固定攤販實行合作化。同年9月起,貫徹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精神,按照中共上海市委(簡稱市委)確定的“充分利用、合理髮展”的方針,一批工廠先後遷入和田路陳家宅一帶,形成以化工、儀表為主的和田工業區。對原有的工業企業進行改組、改造,工廠規模擴大,技術更新,生產發展。至1957年,工業企業固定資產原值5363. 73萬元,比1951年增加12倍,工業總產值1.63億元,利稅3837.13萬元。區內解放初的失業、無業人員基本得到安置。
1958年起,市委、市人民委員會決定,在境內彭越浦地區,闢建以機電工業為主的彭浦工業區,上海冶金通用機械廠(今彭浦機器廠)等大型骨幹企業先後遷入。在“大躍進”熱潮中,全區工廠企業普遍開展以增產節約、技術革新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湧現出志成興鋼鐵製品廠、聯華帶鋼廠、精業機器廠等先進單位。期間,組織家庭婦女參加生產建設,以里弄生產組形式的街道工業開始創辦。但在“大躍進”運動中,一度發生急於求成,高指標等錯誤做法,挫傷民眾積極性。同時,在“左”的思想指導下,集市貿易消失,流通渠道單一,商業網點減少。
三年困難時期,市場商品緊缺,憑證、憑票、定量供應商品增加。1961年起,執行中共中央對國民經濟“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一定程度上糾正失誤。1963年,經濟狀況開始好轉,至l965年,工業總產值8.23億元,利稅2.33億元。固定資產原值3.38億元,分別比1957年增加4.05倍、5.07倍和5.30倍。商業銷售額2.20億元,比1956年的1.12億元增加近1倍。
在棚戶集中的基礎上,進行市政建設和舊區改造。50年代初,區政府在棚戶區設給水站,裝路燈,敷設下水道,建造廁所,改善居住條件。配合市政工程,改造和拓寬廣肇路(今天目西路)、西藏北路和中山北路,建長壽路橋。1956年起,拓寬和延伸共和新路,架設解放後全市首座跨鐵路的共和新路旱橋,以配合闢建彭浦工業區。1958年起,建彭浦新村,新建延長、廣中、汶水、聞喜、靈石路等幹道。1963年起,在全市率先成片改造蕃瓜弄棚戶區,建造居住新村。
社會各項事業有較大發展。1956年建全國第一所聾啞青年中等職業學校――上海聾啞青年技術學校,面向全國招生。至1965年,國小120所,學生14.73萬人,分別比解放前夕增長16.5%和增加5.7倍。舊有影院、劇場、書場得到改、擴建,新建影院、劇場、工人俱樂部、少年宮各1座,區和街道均建立文化館(站)和圖書館。區級綜合性醫院2所,地段醫院9所,專業站所4所,床位1974張,比解放前夕增加2. 92倍,初步形成醫療防治網。新建區體育場館2座,創辦青少年體育訓練基地2所,區運動員超世界紀錄1項,破全國紀錄2項,獲全國、市冠軍5項。同時,全區掀起學雷鋒、王傑活動,樹立助人為樂,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別人的社會主義新道德風尚。組織共產黨員、幹部學大慶、學焦裕祿,進行革命精神和革命傳統教育。
“文化大革命”期間,全區各方面遭受嚴重破壞和損失,受到打擊的幹部、民眾達2萬餘人,導致166人非正常死亡,被無辜抄家、衝擊、挨批鬥或拘禁、勞動懲罰的更無法計數。正常的生產、工作、學習、生活秩序受到衝擊。區人代會、區政協和各民主黨派都被迫停止活動,民主、法制遭到踐踏,各行各業都受到嚴重影響和危害。
(四)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全面撥亂反正,實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工作重點轉移。全區堅持改革開放,發展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1992年起,貫徹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第十四次代表大會精神,全區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各方面都發生巨大而深刻的變化。
全區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1984年起,改以街道為塊管理的街道工廠為區集管局集中統一領導,並按行業、產品近似企業分類歸併成立公司。同時,在全區工商企業推行廠長(經理)負責制,任期目標制和在部分企業試行承包經營責任制、租賃經營責任制。1988年起,市對區實行財政包乾,閘北區實行“核定收支基數,前三年遞增包乾,後兩年增收分成”的財政管理體制。圍繞這一改革措施,區政府分別擬定企業、行政事業和街道的承包方案,並落實基層和企業的財政承包責任制,明責放權,搞活經濟。繼而在區屬小型工商企業推行涉及產權的退資租賃、風險抵押承包、股份合作制和企業兼併等形式的自主經營責任制,並組建不夜城股份有限公司和舒樂時裝集團公司,進一步調動企業和職工的生產經營積極性,全區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1993年與1980年相比,區財政收入增加4.24倍,達到4.56億元;區屬工業總產值增加14.67倍,達13.48億元,第三產業銷售收入增加8.69倍,達到51.65億元;農業總收入0.27億元;出口撥交額2.30億元。1994~1996年,圍繞“抓大,放小”方針,加大改革力度,培育組建涉及商業、房產、工業的不夜城聯合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中亞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大眾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北方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大華集團公司等,調整生產經營布局,擴展國內外市場,提高規模效益。區五金交電公司列入市內首批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小型企業股份合作制企業累計達714戶,退資租賃企業累計達469戶,接收市輕工系統劃轉的36家小企業,區的經濟功能增強。並進行區級機關的機構改革工作。全區經濟持續發展。1996年與1993年比,財政收入增長50.44%,達到6.86億元,工業總產值增長97.85%,達到26.67億元,第三產業銷售收入增加1.64倍,達到136.10億元,外貿出口交貨值增加1.61倍,達到6.01億元。
工業迅速發展。1979年起,在發展區屬經濟的同時,擴大對內對外開放,發展區域經濟。區屬工業由自營發展到聯營和興辦三資企業,並闢建走馬塘工業小區,後擴展為市北工業新區,實行“南廠北移”,吸引中外客商投資建廠,發展外向型經濟和私營經濟。至1993年,區境有各類工廠904家,(其中部、市屬工廠249家,私營工廠32家),職工19.76萬人(不含私營,下同)固定資產原值40.59億元,工業總產值103.39億元,利稅6.86億元,出口創匯5.29億元和7427.5萬美元。1994~1996年,市北工業新區先後引進德律風根微電子公司等三資企業26家,並與上海大學合作開發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
商業日益繁榮。改造北站地區商業網點,調整、改造天潼路商業街為生產資料一條街,鐵路上海站南廣場周邊地區建成新的商業中心。和新飯店、環龍商場、中亞飯店、新新百貨公司等一批大中型現代化商業企業和新村地區商業網點相繼建成。同時,形成以國營商業為主體的多種經濟形式共同發展的新局面。至1993年,區財貿系統商業網點1270家,營業面積38.83萬平方米,比1979年12.5萬平方米增加2倍多。有社會商業3698家,年營業額91.32億元;個體商戶5328戶,年營業額2.23億元。1994~1996年,嘉里不夜城一期購物中心、上海佳世客公司、新亞廣場和長城大酒店相繼建成開業,基本形成不夜城地區市級商業中心經營格局。建成洛川東路東方明珠一條街。調整、置換商業網點,形成彭浦新村地區區級商業中心,並建設鵬程寶都商業文化娛樂中心。1996年,有私營企業371家,個體工商戶5639戶。
內外協作、貿易發展迅速。至1993年,先後有外地11個市(地區)與區政府建立友好區。有32個地區(單位)在境內設辦事處、聯絡處,占全市1/6。有外地來境內開店辦廠933家,三資企業135家。境內企業也先後至蘇、皖、湘等地開店辦廠,併到墨西哥開辦企業。至1996年,與區政府建立友好區的外地市(地區)增至13個。在境內設辦事處、聯絡處的外省、市、縣和單位增至135個。外地來境內開店辦廠增至1694家。三資企業增至243家。同時,進一步開拓區外市場,不夜城股份有限公司管理濟南金鑾商廈開上海市商業輸出管理形式的先河。
金融業發展迅速。至1993年,區境有工商、農業、建設、中國和交通銀行支行5家,城市信用合作社6家,證券公司(交易所)16家,保險公司2家。1994~1996年,隨著上海城市合作銀行及5家金融分支機構相繼開設,初步形成天目路金融貿易一條街。
各類市場加速發展。自創辦改革開放後全市第一個集貿市場和七浦路小商品市場後,至1993年,區境有農副產品市場9個,小商品綜合市場4個,年成交額7.18億元,比1982年0.11億元,增加64.27倍。房產經營開發公司達18家。1994~1996年,專業大市場建設步伐加快,興建汽車、工業品批發、金屬材料交易市場等大型專業市場35個,並建成上海市北區勞動力市場和上海市北房產交易市場等。
市政建設蓬勃興起。1984年起,配合中央和市有關部門新建鐵路上海站大型綜合性市政工程,拓寬改建天目西路、恆豐路、恆豐路橋,建設恆豐路立交橋和大統路立交橋。柳營河改建成合流污水地下管道,並建成時為亞洲最大的彭越浦泵站。區境北部新建一批道路,形成網路。至1993年,全區有道路153條,橋樑83座,防洪牆總長4.7公里,標高5.8米,達百年一遇水位要求。1994年起,捷運一號線境內折返段和上海火車站站、漢中路站建成啟用。內環高架路和南北高架路閘北段建成通車。
改造舊區,建設新住宅等步伐加快。1979~1993年,舊區住房改建186.30萬平方米,大批棚戶簡屋得到改造。全區新建住宅建築面積348.95萬平方米,為解放至1978年建房總面積91萬平方米的3.83倍,其中高層住宅65幢,建築面積61萬餘平方米。至1993年,有新村16個,住宅小區5個,其中彭浦新村多、高層樓房997幢,建築面積267萬平方米,為市內大型新村之一。全區各類住宅總面積799.34萬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7.1平方米。1994~1996年,拆除舊里弄和棚戶簡屋1.44萬戶,44.87萬平方米。天目路沿線棚戶簡屋基本拆除,累計施工21個項目,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共和新路兩側及支路開發、建設形成一定規模。江澤民、朱?基等領導視察過的蘇家巷舊區,形成整體改造的大會戰。建成永和、三泉住宅小區。人均居住面積8.01平方米。
不夜城建設形成規模。1992年起,以土地批租為契機,引進境外大財團和國內企業集團、大公司資金,在鐵路上海站周圍1.42平方公里範圍內,開發建設外向型、多功能的不夜城。1994年起,不夜城進入基礎建設和功能開發階段。至1996年,建成37幢高層、超高層等建築115萬平方米,出現8家星級賓館,8家大商場,5家銀行分、支行,多幢內設貿易、駐滬辦事處等機構的大廈和6萬門電話局等配套設施,建成不夜城白玉蘭廣場和燈光工程,形成國際大都市現代化氣勢的市商務副中心和市級商業中心的雛形。
城區環境明顯改善。至1993年,有閘北公園、廣中公園、嶺南公園等公園6座。全區綠化總面積293.71公頃,覆蓋率為10.51%,人均公共綠地面積0.68平方米。至1995年,圓滿完成中央和市領導關注的和田工業區嚴重污染的整治任務。至1996年,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05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11.69%。
社區建設和管理加強。1985年,中興路街道成立全市第一個街道科普協會。嗣後,各街道陸續建立科普協會,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活動,提高居民科學知識水平。同年,區內各街道在全市率先建立老年體協支會(後改為分會),時有會員1.5萬餘人,開展以拳操為主的健身活動。1986年,全區建立社區文化機制,並建立各街道社區文化協調機構,形成國家、集體、民眾、社會多渠道興辦民眾文化事業的新格局。各街道結合各自特點,開展“新村文化”、“庭院文化”、“文化科技沙龍”、“京劇茶室”、老年俱樂部活動等各種特色文化活動,豐富居民文化生活。1987年,青雲路街道開展“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活動後,各街道相繼開展各項社區服務活動。1988年,新疆路街道和彭浦新村街道在全市率先成立社區教育委員會。接著各街道、鄉相繼建立社區教育委員會,組織社區內學校、企事業單位和居民開展尊師重教,青少年德育教育活動,參與、支持中國小教育改革,對學校進行監督評估和幫助學校解決實際困難等,形成學校、社會、家庭一體化教育的好形式,得到國家教委和市委、市政府領導的肯定。1988年,建立以居委會治保會為主體的群防群治體系,成立街道治安聯防大隊,落實社區內企業和居委會治安承包責任制,開展創立“安全小區”活動,增強居民安全感。至1993年,全區各街道建立社區服務中心,居委會建立社區志願者服務隊伍410支,志願者5.5萬餘人,便民利民服務網點1866個。街道文化中心站總面積9985平方米,比1983年增加30倍,形成覆蓋全區的民眾文化網路。有德育教育基地95個,青少年軍校4所,87家工廠與72所學校建立掛鈎聯繫,開展雙向服務活動。1995年起,以臨汾路街道為試點,進行城市管理體制上“兩級政府、三級管理”的改革,探索“事權下放,屬地管理;部門委託,統一管理;強化職能,聯合管理”等3種不同層面的管理模式,取得明顯成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市委書記黃菊等於1996年前往視察,社區建設和管理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教育事業,至1993年,全區有幼稚園153所,入園幼兒2.38萬人;國小72所,學生6.39萬人;中學41所,學生2.43萬人;職業技術學校6所,特殊教育學校5所,中等專業學校4所,技工學校29所,各級各類成人教育學校63所,高等學校3所。其中1950~1993年,新建(含拆除重建)中國小、幼稚園及其他教育單位134所。全區中、小、幼等教職工9941人,其中具有中、國小高級職稱的教師323人。10名教師評為上海市特級教師。1988~1993年,全區有10多所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先進單位,30多所學校被評為市先進單位,幼兒教育、社區教育、成功教育、創造教育等教育改革和科研成果在全市和全國得到推廣。l988年,閘北區被國家教委評為“全國幼兒教育先進區”和“上海市解決幼稚園國小入學高峰問題先進區”。1991年和1993年,閘北區兩次被評為上海市“國小辦學成績顯著先進區”。1990~1993年,中國小生身體素質抽測連續4次獲國中全市第一名。1994~1996年,高中畢業生升學率列全市前茅。1996年,在全市率先實行市、區重點中學初、高中分離辦學,重點中學不設國中,國中生“劃片、就近、對口”免試入學。閘北八中劉京海獲“全國十傑中青年教師”稱號。閘北區被評為“全國特殊教育先進區”和“全國‘兩基’(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先進區”。科技事業,至1993年,區內有部屬、市屬科技機構37所,區屬科技機構5所,民營科技機構197所,學會、協會、研究會60個。全區科技人員35541人,其中區屬單位科技人員3786人。1994~1996年,正在建設區科技館。文化事業,至1993年,有影劇場5座,書場1座;文化宮、館(站)、俱樂部、少年宮、青少年活動中心、老幹部活動室、公共圖書館、革命史料陳列館等民眾文化活動場所46座;革命紀念地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處;全民、集體、個體經營的圖書、報刊、音像店(亭)127家,出版發行報刊27種;營業性舞廳、卡拉OK廳100家,桌球、電子遊戲房、錄像放映點85個;社會文化團體24個,業餘藝術學校19所。1994~1996年,建成宋園茶藝館,成功舉辦′94~′96上海國際茶文化節。改、擴建滬北電影院為滬北永樂城。上海青年文化活動中心在境內建成。衛生事業,至1993年,有綜合性醫院4所,中醫醫院2所,專科醫院(門診部)6所,防治站所6所,街道醫院10所,民辦醫院、門診所6所,私人診所15所,市中醫學校1所,工廠保健站(室)279個,大專院校醫務室3個,中國小校醫務室106個,里弄衛生站179個,形成較完整的醫療衛生網路。與解放初相比,床位增加7.29倍,達4176張;衛技人員增加19.48倍,達4527人。傳染病總發病率從1956年4435.61/10萬降至1993年342.38/10萬。人均期望壽命從1953年59.6歲,提高到1993年的75.4歲。1994~1996年,建成全國牙病防治、防盲工作先進區和愛嬰區。體育事業,至1993年,全區有體育場館10所;體育協會21個,社會贊助21所學校建少兒體育俱樂部,形成體育走向社會化道路新格局;教練員53人,裁判員523人,運動員輸送累計達720人,其中入選國家隊運動員40人;組建全市第一支女子舉重隊,屢創優異成績;區15名運動員參加國際重大比賽26次,破7項世界紀錄、6項亞洲紀錄,獲13項世界冠軍、29項亞洲冠軍;成功承辦第五屆全國運動會桌球比賽和首屆東亞運動會舉重項目比賽等20次國內、國際重大比賽。1994~1996年,成功承辦第一屆亞太地區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桌球比賽和′96中國拳王爭霸賽。正在建設區體育場。1996年,全民健身工作被評為全國“全民健身優秀組織獎”。區體育工作被評為上海市一類區。
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果。至1993年,有區級文明小區12個,市級文明小區1個;區級文明單位240個,市級文明單位13個;市級市容、交通、衛生文明街11條;公交8條線路始發站被命名為“文明公交站”,鐵路上海站地區公交始發站被命名為“上海市大型公交文明集散點”。至1996年,有區級文明小區62個,市級文明小區16個;區級文明單位294個,市級文明單位21個;鐵路上海站地區、彭浦新村地區、長途汽車站等4個公交始發站被命名為“上海市大型公交文明集散點”。閘北區被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警備區命名為“雙擁(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模範城”。
(五)
區境在130多年城市化進程中,逐漸形成眾多區情特點和進一步發展的有利條件:
一、地處上海陸上北大門,構成交通運輸樞紐,對繼續發展第三產業極為有利。民國5年,滬杭甬鐵路與滬寧鐵路接軌後,境內客貨運輸量劇增,遂成為上海陸上北大門。至1993年,區境以鐵路上海站為核心,陸上交通運輸量居全市各區之首。鐵路上海站全年傳送旅客人次占進出上海總客流量60%。公交始發線占全市1/3。長途汽車客運量占全市92%。鐵路上海站南北廣場有出租汽車營業站3處,成為僅次於虹橋機場的上海出租汽車匯集中心。鐵路北郊站零擔貨運年發運量100.9萬噸。汽車零擔貨運班線118條,年貨運量226.2萬噸,可達27個省、市、自治區。大型物件運輸公司坐落於區內,總運力5254車噸,先後為25個省、市、自治區運送大件設備。綜觀全區,有上海鐵路客運、貨運兩大車站,捷運上海火車站站和漢中路站,跨省長途客運中心,鐵路上海站、北站、彭浦新村等大型公交集散點,內環高架路和南北高架路兩組立交,滬太路、共和新路等放射性幹道,形成交通運輸樞紐,帶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對發展商業、貿易、娛樂、旅遊、服務、信息等行業極為有利。
二、部、市屬企事業單位較多,有利於區域綜合發展。1993年,區內有部、市屬工業企業249家,其中大中型企業64家,集中在彭浦工業區,形成機電、通信、汽車等行業,廠房、設備和技術基礎良好。隨著彭浦工業區逐步調整改造,重新構築區域中部地區產業空間布局,為區內企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工業提供了重要借鑑。區內有上海鐵路局和上海鐵路分局所屬的管理機構和主要站段24個。隨著“兩級政府、三級管理”體制的逐步完善,創造了進一步擴大區與鐵路、機電等系統多方合作的條件。市內辦學規模大、學科門類全的上海大學地處區內,加強與上海大學合作,有助於提高區內產業的科技含量,加快各類緊缺人才的培養,為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支持和保證。
三、區域南緣緊靠上海最繁榮的中心地區,北緣與寶山廣闊農村相連,腹地開闊,開發潛力較大。隨著城市化進程,區域不斷擴大,今面積為1956年兩區合併時的4.25倍,東西寬約2.95公里,南北長約9.7公里,腹地開闊,交通便捷,有發展餘地和潛力。中山北路以南地區,系舊城區,有大片舊區可供改造開發。中山北路以北地區,系1958年後逐步劃入的農田,除先後闢建彭浦工業區、市北工業新區和彭浦新村、大寧新村等住宅區外,尚有可供開發的腹地。在綜合整治和田工業區嚴重污染中,搬遷工廠和混雜於工業區內的居民住宅等,留下的土地又可開發利用。閘北的區位條件,對調整區域內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實施房地產置換和開發極為有利。
四、不夜城初步建成,城區舊貌基本改觀,為建成上海北部繁榮的綜合分區打下基礎。20世紀30年代初,閘北地區是繁榮的華界地區之一。一二八、八一三淞滬抗戰時,遭到侵華日軍先後兩次狂轟濫炸,建築物基本被毀。戰爭廢墟逐步成為災、難民聚居的棚戶區,至解放前夕,境內中山路以南8580畝土地中棚戶區近4000畝,占46.42%,主要分布在西藏北路以西及中興路兩側。日軍侵華戰爭造成的貧窮落後面貌長期不能改變。解放後,棚戶簡屋逐步得到改造。至1993年,舊區住房改建186.3萬平方米,城區舊貌迅速改觀。在鐵路上海站周邊1.42平方公里範圍內,拆遷棚戶簡屋等1萬餘戶,開發建設不夜城,基本形成現代化市級商業中心。天目路沿線棚戶簡屋基本拆除,初步形成金融貿易一條街。共和新路兩側及支路拆除棚戶簡屋,建高層公寓、科技大廈、商貿大廈等,改變南北高架路境內段沿線城區景觀。閘北公園南側建成歐式建築的東方明珠一條街。至1996年,有新村住宅和住宅小區23個,全區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均為把閘北區建設成為上海北部綜合分區打下基礎。
五、遺蹟、遺址較多,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了豐富的精神資源。區內有中國同盟會中部總會舊址、宋教仁墓。有上海大學閘北舊址、上海總工會舊址、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工人糾察隊總指揮部舊址、四一二慘案革命民眾流血犧牲地等。有中共北方組織創建人、中國工人運動領袖之一鄧中夏舊居、中共中央機關舊址和中共中央創辦的第一家地下印刷廠――會文堂印書局舊址等遺址。有四行倉庫“八百壯士”抗日紀念地等。可作為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生動、形象的精神資源。
改革開放後,是閘北有史以來經濟和社會發展最快的階段。但在發展中,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難和問題,區屬經濟較為薄弱,支柱產業尚未完全形成;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舊區改造任務繁重;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剛起步,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經濟結構和幹部、民眾的思想觀念等方面,仍然存在著許多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之處。
閘北區正面臨著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機遇和挑戰。中共閘北區委、區政府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制定《上海市閘北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畫和2010年遠景目標》,至2000年,以基本建成不夜城商務副中心和市級商業中心,完成內環線以內舊區改造為主要標誌,把閘北建成繁榮發達的地區,形成現代化北部綜合分區的主要框架。至2010年,充分發揮不夜城城市和經濟發展的集聚、輻射和擴散功能,形成閘北區南、中、北發展的總體格局,把閘北建設成為具有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商務、商貿、工業、文教、旅遊、居住等綜合城市功能,繁榮發達的上海北部綜合分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