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西路街道

芷江西路街道是中國上海市閘北區下轄的一個街道,位於閘北區中南部,面積1.60平方公里,居民27344戶,戶籍人口78837人,設居委會19個,街道辦事處設在芷江西路155號。閘北區少科站、上大市北附中、閘北旅遊職校、市北國中、民辦揚波中學、民辦當代中學、星火電影院、閘北區文化館等文化機構都位於該街道中。閘北區體育館也位於芷江西路街道內。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芷江西路街道位於閘北區中南部,是一個變化、發展、前進中的老城區,轄區面積1.6平方公里,居民2.7萬戶,戶籍人口7.8萬餘人,設居委17個,街道辦事處坐落在芷江西路155號。斗轉星移,歲月變遷,改革開放的春風吹拂,老城區不斷展現新顏。縱貫南北的高架路,穿梭往來的30餘條公交線,捷運1號、8號線業已貫通,又毗鄰鐵路上海新客站北廣場和長途汽車客運站,轄區交通十分便捷;教育進修學院、上大市北附中、市北國中、民辦揚波中學、民辦當代中學……教育資源非常豐富;閘北區文化館、體育館、少科站、少年宮、中心醫院、星火影劇院,文化底蘊得天獨厚,這片熱土得到了各級領導、各界人士的關心與呵護。街道歷屆黨政領導班子帶領社區廣大幹部民眾,積極回響區委“以勤奮學習為樂,以知識創新為榮”的號召,團結社區居民和轄區單位,依靠方方面面,同創共建,資源共享,以社區“終身教育節” 活動為載體,以創建學習型家庭、學習型樓組、學習型小區為基礎,宣傳推廣倡導“學習伴隨人一生”的終身學習理念,努力構建社區終身教育體系,不斷邁向“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學習型社區發展目標。2002年街道跨入了上海市文明社區的行列,2006~2007又再度通過新版上海市文明社區的檢查驗收。

歷史沿革

境地原為吳淞江河床地帶,北宋時淤積成蘆葦盪。明代開掘朱家浜、趙家浜,橫貫全境,洪南山宅、趙家宅分布南北。 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有談家灣、蘇家巷自然村。此時居民500~600戶,多為種菜、少數種花、養魚。民國2年,築中興路。抗日戰爭勝利後,蘇北鹽城、阜寧等地難民湧入,在南部、西部搭建草棚、“滾地龍”棲身,65%從事苦力。浙江黃岩、溫嶺等地貧民在洪南山宅一帶聚居,形成棚戶區,從事木工居多。境內中部、北部多為農田、荒地。民國3年,築宋公園路(今和田路)。民國10年,築南山路、指江廟路(今芷江西路)。民國38年(1949年),境地屬閘北區第十二、十三保。1949年6月,屬閘北區接管會第三辦事處。1950年6月,為區政府第三派出人員辦事處。1953年,為第九辦事處,後為第十九辦事處、指江廟路辦事處。1958年11月,指江廟路、普善路、柳營路(部分)辦事處合併建烽火地區辦事處,兼管延長路以北和彭浦新村地區。1960年4月,劃出延長路以北歸彭浦街道,改稱烽火街道辦事處。1962年11月,劃中山北路以北給彭浦街道。1964年5月,又劃普善路以西給中興路街道。1987年8月,改名芷江西路街道辦事處。

社會建設

解放後,城市建設迅速發展。50年代,東北部建3層樓鐵路工房24幢,火車頭體育場、星火電影院,西北部蓋閘建一村2層簡房125幢。60年代起,先沿街後腹地造住宅,在共和新路和芷江西路建成商業網點。1960年,閘北區中心醫院啟用。1983年,閘北體育館落成。1988年,新新百貨公司開業。原10條煤渣、土石小路,拓寬改建成瀝青混凝土路。至1989年,共建2~6層住房610餘幢,9~13層樓房8幢。大批居民遷入,人口猛增到1.9萬餘戶,6.2萬餘人,成為新工房比較集中,兼有工廠的居民住宅區。1990年起,對舊區進行改造,至1993年底新建6~7層住房32幢,18層樓房1幢。蘇家巷地區舊房正在改造。廣隆公寓、廣興公寓、申港大樓、共和大廈、雲華科技大廈在建造。縱穿街道中部的南北高架路、橫越北端的內環高架路和共和新路中山北路立交橋正在興建。住宅和交通發展,帶來工商業繁榮。1993年底,工廠47家,其中有百年老廠上海墨廠(徽歙曹素功),生產名品孔雀牌香精的上海日用香精廠。商店109家,菜場3家,銀行儲蓄所2家,證券經營部2家,郵電支局1家,變電所1座,外地企業52家。科技機構4所。大專院校4所,中學9所,國小6所,幼稚園4所,區青少年科技指導站1座,職業、成人、特殊教育門類齊全。電影院、區文化藝術中心各1 座,書店1家,醫院3所,體育館(場)2座。是區科、教、文、衛、體單位較集中地區。道路12條,通向市區和郊縣的南北主幹道共和新路縱貫中部,10條公交線設站過境,3家長途汽車客運站通江、浙、皖。

閘北區行政區劃

閘北區轄8個街道、1個鎮,區政府駐大統路480號,數據截止到2009年。
街道天目西路街道 | 北站街道 | 寶山路街道 | 共和新路街道 | 大寧路街道 | 彭浦新村街道 | 臨汾路街道 | 芷江西路街道
彭浦鎮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