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隔礦柱

間隔礦柱指為保護地貌、地面重要建築物、構築物和主要井巷,分割採區和礦井,防水、防火,留下不採或暫時不採的部分礦體。

間隔礦柱指為保護地貌、地面重要建築物、構築物和主要井巷,分割採區和礦井,防水、防火,留下不採或暫時不採的部分礦體。

概述

礦山開採所留設的安全礦柱、岩柱,根據用途不同,分為保護地面建築及井筒的間隔礦柱、開拓間隔礦柱、採區間隔礦柱。

1.保護地面建築物及井筒的間隔礦柱:地面建築物可分為3級:第1級保護級別的有立井井筒;井架、提升設備、跨度大於20m的橋樑的橋台、大河的河床、水庫、有泄水設備的堤堰、110kV以上的高壓輸電線路、洗煤廠、選礦廠、5層以上的公用或民宅房;屬於第Ⅱ級保護級別的有:輔助通風機、斜井井筒、鐵路幹線路基、跨度小於20m的橋樑的橋台、地方性的地下煤氣通道、地區主要管道、礦

發展方向

礦柱回採的發展趨勢與礦房回採的開採條件相比,在總體上,礦柱回採的開採條件差,主要是礦石承受支撐壓力的穩固性較差,作業不安全,經濟效益和生產能力低,資源利用受影響。這就使一些礦山未及時回採礦柱。中國凡口鉛鋅礦將盤區中的礦房和礦柱作為同等重要的結構要素去回採,礦房用上向水平分層膠結充填採礦法回採,礦柱用VCR採礦法回採,於80年代中期取得了如下的技術經濟指標:鑿岩效率20.Zm/台·班;出礦效率58h/台·班;炸藥單位消耗量。.28kg八;礦石大塊率1.31%;工作面工人勞動生產率21.Zt/人·班;

採礦車間成本34.邪元/t;礦石損失率2.38%;礦石貧化率8.40環。澳大利亞的芒特艾薩(Mt.lsa)礦從1979年起,將礦房和礦柱布置成蛋格式。將礦房和礦柱也作為同等重要的結構要素去回採。礦房和礦柱都用分段落礦階段礦房採礦法回採,事後膠結充填。

充填體強度和自立性很好·暴露面自立高度可達Zoom。礦房和礦柱都在空場條件下放礦。一個礦柱的最大崩礦量高達130萬t。礦柱回採的主要發展趨勢是:研究采場地壓規津,發展礦塊結構要素的計算技術,從提高礦塊開採總效果出發,合理確定礦房礦柱尺寸和開採工藝匹配:發展連續開採工藝,不留或僅留臨時礦柱;發展空場下回採礦柱的頂板監控技術和遙控作業設備(如遙控鏟運機);堅持統籌安排、按比例及時回採礦柱;採取綜合措施、完善大量崩落回採礦柱的仁藝、降低礦石損失和貧化;發展頂底柱和礦房連採的工藝,簡化充填礦房的頂底柱回採過程.研究新的有效的回採工藝等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