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寺[福建泉州開元寺]

開元寺[福建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是始建於唐代的漢傳佛教寺院,位於中國福建泉州市鯉城區西街,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初名蓮花道場,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開元寺。南北長260米,東西寬300米,占地面積7.8萬平方米,主要建築包括:天王殿、拜亭、拜庭、大雄寶殿、桑蓬古蹟、甘露戒壇、藏經閣等。1982年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主要廟宇系明、清兩代修建。開元寺1982年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景區。

基本信息

簡介

泉州開元寺泉州開元寺
開元寺位於中國福建泉州市鯉城區西街,始建於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有逾1300年歷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泉州開元寺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蹟,也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南北長260米,東西寬300米,占地面積7.8萬平方米,現存僅為原來的十分之一二。在宋、元鼎盛時期有寺院120所,僧侶達千人。

“佛國名傳久,桑蓮獨擅聲”,開元寺以其悠久的歷史、神奇的傳說、獨特的規制、巧妙的建築、珍貴的文物、優美的藝術和卓越的聲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僧民信眾和十方遊客前來禮朝膜拜。

開元寺的主要建築包括:天王殿、拜亭、拜庭、大雄寶殿、桑蓬古蹟、甘露戒壇、藏經閣等。

歷史沿革

開元寺始建於唐垂拱二年(686年),傳說泉州巨富黃守恭夢見桑樹長出蓮花,遂舍桑園建寺,初名“蓮花寺”。長壽元年(692年)改“興教寺”,神龍元年(705年)又改“龍興寺”。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詔天下諸州各建一寺,以年號為名,遂改稱開元寺。乾寧四年(897年)王審邽重建。南宋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被毀,尋重建。元代賜名“大開元萬壽禪寺”。至正十七年(1357年)又被毀。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僧惠遠重建。永樂六年(1408年)擴建。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崇禎十年(1637年)總兵鄭芝龍等重建大雄寶殿。民國初年(1911年),轉道和尚任開元寺主持及慈兒院院長,轉物和尚任開元寺監院,圓瑛法師任開元寺都監,共主修繕,改原時難全其功。1960年重修拜亭和大雄寶殿,。1973年政府撥款重建東、西廊。1989年後接受海外僑胞捐資,先後重修大雄寶殿、山門和準提禪院。1962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開元寺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格局

開元寺布局,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有:紫雲屏、山門(天王殿)、拜亭、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藏經閣。東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館(弘一法師紀念館)、準提禪院;西翼有安養院、功德堂、水陸寺;大雄寶殿前拜亭的東、西兩側分置鎮國塔、仁壽塔兩石塔,俗稱東西塔。
拜庭兩旁古榕參天,大雄寶殿雕塑技術高超,尤其是粱槽間的24尊飛天樂伎,在中國國內古建築中罕見。殿前月台須彌座的72幅獅身人面青石浮雕,殿後廊的兩根古婆羅門教青石柱,同為明代修殿時從已毀的元代古印度教寺移來。大殿內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撐殿堂,俗稱"百柱殿",殿內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莊嚴,是漢地少有的密宗軌制。大雄寶殿之後的甘露戒壇,系中國現存三大戒壇之一,壇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鋪作間的24尊木雕飛天。

寺內建築

拜亭

3
跨過山門即為拜亭。拜亭前有個大石庭,是個“凡草不生”的拜庭,供古今官民朝拜和活動。石庭兩邊分列著八棵200至800歲的大榕樹,樹下排列著11座唐、宋、明時期不同形式的古經幢、小舍利塔,以及兩隻贔屓。庭中還置立著一座3米多高的石雕焚帛爐,蓋鈕雕蹲狻猊,爐身周雕幡龍、祥雲、蓮瓣、蔓草等紋飾,形制優美,雕工精妙。焚帛爐稍後兩側,還有兩座南宋紹興十五年(公元1145年)泉州南廂柳三娘捐建的印度萃堵波的方形石塔,塔上刻有薩錘太子捨身飼虎的故事,是印度教在南宋時留下的痕跡。

天王殿

開元寺的山門,也叫天王殿。它建於唐武則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後已經過幾次火災燒毀與重建,現存建築是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修建的。石柱上下端略細,中部較粗,呈梭子狀,學名梭柱,據考證為唐朝的石柱風格。石柱上還懸掛有一木製對聯“此地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這是南宋大理學家朱熹所撰,近代高僧弘一法師所寫。分坐在天王殿兩旁的是按佛教密宗規制所配置的密跡金剛與梵王。它們怒目挺胸,狀極威嚴,與一般寺廟所雕塑的四大金剛有較大差別,有人謔稱它們為“哼哈二將”。

藏經閣

藏經閣有“百寶樓”之稱。這裡原來是法堂,是元代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僧錄劉鑒義建造。元、明時期已經過多次重修,至民國十四年(公元1925年)圓瑛和尚改建為水泥仿木結構的二層樓閣。樓下現為寺僧念經禮佛處,上層收藏各種版本經書3700多卷。五代時的開閩王王審知身居王位,獨霸閩疆,純屬機緣偶然,因此他當了閩王后,就與佛結緣,起大信心,立大誓願,皈心受持,以求心理平衡。他先後舍錢百萬緡造大殿等建築,並蒐集一萬兩黃金白銀,研細為泥,請開元寺義英法師寫了兩部金銀《大藏經》,現二樓還保存有殘頁。另外還有元朝如照法師刺血寫成的《法華經》以及泰米爾文的貝葉經。它們是中國珍貴的佛學典籍。除此之外,藏經閣還保存有從盛唐至民國的歷代文物。其中各代玉、銅、瓷、木質的大小佛像、菩薩、羅漢、天王、神將等32尊。明代大書法家張瑞圖及現代高僧弘一法師等名家的字跡和木板楹聯也珍藏在這裡。一樓大廳里還收藏有12口南宋以來的方鍾,其中特別有價值的是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鹿港郊公置”的鐵鐘,鐘上鑄有與泉州通商的鹿港郊46家商號的銘文,是研究台灣與泉州經濟史的很有價值的資料。

大雄寶殿

在中軸線上的主體建築,就是大雄寶殿。因傳說建殿之時有紫雲蓋地,所以又叫紫雲大殿。大雄寶殿始建於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先後經過唐、南宋、元、明幾次受災與重建,現存建築物是明代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遺物。大殿通高20米,面寬九間,進深六間,面積達1387.75平方米,大殿出拱深遠,外觀雄渾,保存唐朝宏模巨製、巍峨壯觀的建築風格。

桑蓬古蹟

百柱殿的後側西邊,是據說開過白蓮花的千年老桑樹,即“桑蓬古蹟”。在1925年的一次雷雨中,老桑樹被雷電一劈為三,其中一技墜落在地上,於是僧人們將其用一塊花崗岩托起,並鐫一對聯“此對生蓮垂拱二年,支令勿壞以全其天“,老桑樹果然奇蹟般地活了下來,而且枝繁葉茂,青春煥發。“三樹同根”的老桑樹猶如一朵盛開的花朵,向著北、東、南三個方向延伸開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

甘露戒壇

大殿後面的甘露戒壇,建在中軸線的第二台階上。據說唐朝時候,此地常降甘露,一個叫行昭的和尚於是在這裡挖了一口甘露井。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在井上建壇,遂稱甘露戒壇。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08年)敦炤和尚認為戒壇不符合規範,又按《南山圖經》改建為五級,其間高低寬窄都有嚴格的限制。後經元、明多次重修,現存建築是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攢尖式結構。

東塔

東塔名“鎮國塔”,鹹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禪師建成五層木塔。前後經過幾次毀壞與重修,易木為磚。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師才易磚為石,後由法權法師,天錫法師繼造,前後經十年才完工。東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迴廊、外壁、塔內迴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分。塔為框架式的結構。正中的塔心柱直貫於各層,是全塔的支撐。各層塔心柱上的八個轉角處均架有石樑,搭連於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頂柱的護斗出華拱層層托出,縮小石樑跨度。石樑與梁托如同斧鑿,榫眼接合,使塔心與塔壁的應力連結相依形成一體,大大加強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崗岩,以縱橫交錯的方法疊砌,計算精確,築工縝密。

石塔不但堅固無比,而且造型精緻。於1997年入選全國四大名塔郵票,可稱得上:石塔之王。

西塔

西塔名仁壽塔。五代梁貞明三年(公元917年)王審知由福州泛海運木來泉州建此塔,初名“無量壽塔”。北來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奏請賜名“仁壽塔”,前後經毀壞與重修多次,易木為磚,至宋紹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年-1237年)由自證法師易磚為石,先於東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於東塔,其規模與東塔幾乎完全相同。

文物保護

1982年開元寺被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院名人

歷代開元寺僧人,或以佛學著作稱勝,或以詩詞文章聞名,或弘道揚名,或入世獻身,代有高僧:唐代開山祖匡護大師,五代唯識大師,律宗釋弘則,淨土宗釋楚勤,南禪釋文展,橋成造化的釋義波,禪宗第一住持釋妙恩,溫陵禪師釋戒環,蕅益大師釋智旭,“為文似柳、為詩似陶“的釋大圭,更有“念佛不忘救國、救國不忘念佛”、集佛學、書法、金石、音樂、繪畫、詩文於一身的現代律宗高僧弘一法師。

開元寺的得道高僧,也有不少出國弘法。如清朝順治年間的木庵禪師,漂洋過海,揚名東瀛,成為日本黃檗宗的第二世傳人;新中國成立後的轉逢老和尚,足跡遍及印度尼西亞、尼泊爾、緬甸、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現任住持道元法師也曾應邀前往巴西弘法,禪風遠播。

寺廟傳說

泉州開元寺的檀樾主黃守恭,為軒轅黃帝子有熊氏之後。據《江夏紫雲黃氏大成宗譜》記載,黃守恭為黃姓一世祖第一百一十二世子孫,生於貞觀三年(629年),卒於先天元年(712年)。
黃守恭為官泉州(另說,黃守恭家中種桑養蠶,為泉州最早的桑蠶業開拓者),成巨富,有地三百六十莊。有僧名匡護禪師,向黃守恭求地建寺,黃不給。匡護禪師遂朝來暮往,殷勤日久。
黃守恭對匡護禪師說:“若欲吾地,待吾後園桑樹開蓮花。吾將舍地給你。”匡護禪師歡喜而去。
第二天,匡護禪師又來,對黃守恭說,你後園的桑樹開了蓮花,請去欣賞。黃見花,頗不安,欲拂前言。僧飄然而去,並無蹤跡。
公即染病,三年不愈,桑樹三年開花不絕。
公(按:黃守恭)嘆曰:此僧人非常人也。乃榜貼各街尋之。
僧忽自至。公拜曰,前言已發,故所願也,但未知地要幾許?
僧曰,一袈裟影足矣。公許之。僧以袈裟拋至半天,三百六十莊地盡行遮蔭,黃守恭獻地造寺,於唐垂拱二年(686年)開始,先後建成蓮花寺、興教寺、龍興寺(開元二十六年,738年,改名開元寺)。
因其處常有紫雲蓋地(另說寺的大殿建成後,忽然天降“紫雲蓋地”,致使殿前大庭一千三百餘年眾草不能繁殖。大書“紫雲”二字揭于山門。開元寺的土地是黃守恭獻的,寺內建檀樾祠,專奉黃守恭的祿位,遵奉黃守恭及其子孫為檀樾主。

翻修爭議

開元寺[泉州市]開元寺[泉州市]
2013年9月,福建泉州開元寺翻修,外觀引來部分網友質疑,稱翻修沒有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說是重修,實為新蓋。

對此,維修工程設計方的負責人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總工瀋陽在微博逐一作了解釋,承認此次維修施工確實在外觀裝飾上存在一些問題,已要求開元寺方面整改。

旅遊貼士

門票

從2015年2月開始,泉州開元寺終於結束37年售票史,實行免票制。

公交

【002路】豐澤客運站—城監支隊—交警支隊—華美公司—刺桐路口—浦西路口—交通局—新車站—海關大樓—公車站—九一路口—第三巷口—東湖公園—東門—一院—南俊巷口—鐘樓—影劇院—開元寺—開元寺西門—培元中學—西環城—西郊—鍛湖村—西苑—鎮政府—送客亭—北峰工業區
【006路】豐澤客運站—城監支隊—寶洲商品市場—浦西村口—東南醫院—寶洲路口—新車站—幸福街口—舊車站—新華友—海信站—關帝廟—塗門街頭—新門街頭—新門菜市—省五建—開元寺—培元中學—西湖小區—新華小區—建南花園—郵電公寓—坑尾路口—北峰工業區—森利發—糖廠—潘山市場—杏後路口—糖房中路—糖房—豐州
【014路】汽車西站—培元中學—開元寺—省五建—芳草園—新華橋—勞動力市場—新華南路尾—金山南區—土地後—天后宮—義全大廈—幸福街口—海關大樓—津坂路口—水利大廈—刺桐公園—東美小區—豐澤區政府—皮防院—千億山莊—雲鹿路—北師大附中
【601線】清源風景區—180醫院—花園頭—埔任路口—水上樂園—普明村—朝天門—汽車西站—培元中學—開元寺—省五建—芳草園—新華橋—勞動力市場—新華南路尾—金山南區—土地後—天后宮—義全大廈—幸福街口—中醫院—華洲—東浦—展覽城—鯉城區政府—遊樂園—清濛—諾林商城—清濛科技園—商務中心—仙公山公園—二期—錦信—三興集團—鴻綺集團—晉江二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