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長葉凍綠
種拉丁名:RhamnuscrenataSieb.etZucc.
種別名:山黑子、過路黃
科中文名:鼠李科
科拉丁名:Rhamnaceae
屬中文名:鼠李屬
屬拉丁名:Rhamnus
國內分布:豫,陝,皖,蘇,浙,贛,湘,鄂,川,黔,閩,台,粵,桂,滇
海拔:2000以下
命名來源:(中國樹木分類學)[]
中國植物志:48(1):023
形態特徵
理論一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7米;幼枝帶紅色,被毛,後脫落,小枝被疏柔毛。葉紙質,倒卵狀橢圓形、橢圓形或倒卵形,稀倒披針狀橢圓形或長圓形,長4-14厘米,寬2-5厘米,頂端漸尖、尾狀長漸尖或驟縮成短尖,基部楔形或鈍,邊緣具圓齒狀齒或細鋸齒,上面無毛,下面被柔毛或沿脈多少被柔毛,側脈每邊7-12條;葉柄長4-10(12)毫米,被密柔毛。花數個或10餘個密集成腋生聚傘花序,總花梗長4-10,稀15毫米,被柔毛,花梗長2-4毫米,被短柔毛;萼片三角形與萼管等長,外面有疏微毛;花瓣近圓形,頂端2裂;雄蕊與花瓣等長而短於萼片;子房球形,無毛,3室,每室具1胚珠,花柱不分裂,柱頭不明顯。核果球形或倒卵狀球形,綠色或紅色,成熟時黑色或紫黑色,長5-6毫米,直徑6-7毫米,果梗長3-6毫米,無或有疏短毛,具3分核,各有種子1個;種子無溝。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理論二
灌木,高2–3米;幼枝紅褐色,有銹色短柔毛或後脫毛。葉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5–10厘米,寬2.5–3.5厘米,頂端短尾狀漸尖或短急尖,基部楔形或鈍圓,邊有小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沿脈有銹色短毛,側脈7–12對;葉柄長達1厘米,有密或稀疏的銹色尖狀短柔毛。聚傘花序腋生,總花梗短;花單性,淡綠色;花萼5裂;花瓣5,小;雄蕊5。核果的球形,成熟後黑色,有2–3核;種子倒卵形,背面基部有小溝。
基本內容
藥名:長葉凍綠
別名:長葉凍綠(中國樹木分類學)黃藥(開寶本草),長葉綠柴,凍綠,綠柴,山綠籬,綠籬柴,山黑子,過路黃(湖北),山黃(廣州),水凍綠(江蘇),苦李根(廣西),鈍齒鼠李(台灣植物志)
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長葉凍綠的根皮或全株
性味:辛、溫
功效:殺蟲去濕,治疥瘡
主治:疥瘡
用法用量:1~3錢, 內服最大量不超過5錢
毒性:有毒
採收與儲藏:喜光,稍耐陰,常自然生長於向陽山坡和疏林中。耐瘠薄,但在園林中宜植於疏鬆肥沃的土壤。
產地生境
產陝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常生於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林下或灌叢中。朝鮮、日本、越南、寮國、高棉 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用途
根有毒。民間常用根、皮煎水或醋浸洗治頑癬或疥瘡;根和果實含黃色染料。
相關信息
長葉凍綠枝葉比較繁密,秋季果實黑色,葉片變為黃綠色,植於林緣、路邊頗富野趣。散植或成片栽植,可起到隱蔽作用。也適宜植為綠籬。用播種繁殖。分布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區。朝鮮、日本亦有。
提示
本種的葉形,特別在未結果時容易與貓乳Rhamnellafranguloides(Maxim.)Weberb.相混淆,但後者莖枝頂端無被絨毛的頂芽;托葉宿存;花無毛,排成二叉式聚傘花序;子房2室,花柱2淺裂與本種全然不同。
鼠李屬,鼠李科植物
Rhamnus L. 鼠李屬,鼠李科,包括Frangula Mill. 有160餘種,廣布於全世界,我國有60餘種,南北均有分布,其中有些供染料、藥用或觀賞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