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長竹蟶(Solenstrictus)屬雙殼綱(Bivalvia)的長竹蟶科(Solenidae),棲息在潮間帶至淺海砂泥底,以強而有力的錨形斧足直立生活,將身體大部分埋入砂泥中,但若是遇到危險或環境不良時,會自割其出、入水管而迅速將身體全部埋入砂泥中。長竹蟶大部分棲息在鹽分較低,且水深大約二十到五十厘米的海域中。分布在熱帶,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產量較多,在台灣則多產於中南部,尤其是台中及雲嘉一帶的砂泥海域。
形態特徵
大竹蟶貝殼長,達14厘米,一般殼長為殼高的4~5倍。亮口緣與腹緣平行,只在腹緣中部稍向內凹。殼頂位於殼的最前端,殼前緣截形,後端圓。兩殼合抱呈竹筒狀,前後兩端開口。殼質薄脆。殼表光滑,被黃褐色殼皮,有時有淡紅色彩帶。生長線明顯,沿後緣及腹緣方向排列。殼內面白色或稍帶紫色,可見淡紅色彩帶。鉸合部小,兩殼各具主齒一枚。長竹蛙與大竹蛙近似,其主要區別是貝殼極延長,殼長為殼高的6~7倍,殼薄,兩殼相等。產地產期
南北沿海均有分布,不少地方已進行人工養殖;日本本州南部淺海的泥沙中,棲息於橢圓行的洞穴中。
經濟價值
大竹蟶和長竹蟶個體肥大,足部肌肉特別發達,味極鮮美,入藥有滋補、通乳功效,是我國重要的經濟貝類。育苗技術
長竹蟶親貝經暫養可促進性成熟,幼蟲對溫度、鹽度的適應較廣。變
態附著期的培育需降低光照度,培育時未降低光照度的幼蟲,附著時間延長,存活率低。幼蟲長至約240微米時變態附著,附著量為0.6~10×106粒/米2,其繁殖盛期為6~8月。長竹蟶親貝育苗還涉及長竹蟶苗種的埋棲培育技術。它是將長竹蟶在當地資源及繁殖生物學進行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查明其繁殖盛期;采捕親貝,進行人工催產;獲卵後經洗卵,孵化出D型幼蟲,從中選優進行培育;以嚴格沉澱、砂濾的海水,使用藥物絡合重金屬,抑制細菌滋生,以生物能量提高幼蟲的活力,投餌、換水,控制光照,為幼蟲培育創造較佳條件;幼蟲培育分兩個階段:浮游期倒池消毒,進行選優;附著進入埋棲期,在附苗水槽的沙中進行永久性的培育。
其他資料
據研究,其適溫範圍為2℃~32℃,最適水溫為15℃~27℃,並以攝食浮游植物和有機碎屑為主。竹蟶為雌雄異體,繁殖期約為5月~7月,其受精卵在海水中度過一段浮游生活期後,陸續發育成面盤幼蟲,然後逐步進入底棲生活成長。竹蟶除天然生長外,還可進行人工增殖和養殖。據試養表明,養殖品種以大竹蟶和長竹蟶為主,這兩個品種個體大,生長快,體部比重大,是經濟價值高的優良海水養殖新品種。據有的地方的試養經驗介紹,可採用野生天然苗種進行養殖和管養,由於采捕的天然苗種規格差異大,故多採取分級養殖法,輪流收穫。養殖兩年的竹蟶體長可達8厘米左右,個體大者可達22厘米以上,所以竹蟶是頗具有發展前途的海水養殖優良新品種。但就目前來說,由於對於竹蟶的生物作息規律以及生活習性還沒有更深一步的了解,沒有進行大規模的養殖,只是在試養階段。
竹蟶,特別是大竹蟶品種珍貴,採集麻煩。要想從海灘采蟶,一般人無法取到當地有經驗的漁民根據沙灘上的氣孔來判斷竹蟶的藏身位置。在冬季采蟶,不容易發現泥沙底下藏的蟶,只有用廢網絞成胳膊粗的繩索,在沙
灘上從內向外打圈轉拉刮沙灘上的糊泥,才能發現竹蟶的氣孔。一般是兩個人一個在前面用繩索拖拉,一個在後面鉤。蟶鉤約有40公分長,下部是筷子粗的鋼筋,彎成魚鉤狀,握在手中的一頭是小木棍固定的手把,頂部削成斜屁頭,握在手中便知伸在泥下鉤子的方向。如果有蟶的話,沙灘上會露出七個眼孔,但只有一孔有蟶。在鉤蟶時,講究的是狠、準、快,且心不慌。下鉤時,鉤子背面靠近蟶體伸進泥內,隨手把鉤子轉向蟶的下部輕輕一提,就把一根完整的蟶提上來了。這樣,才能使蟶既逃不掉,又不損壞蟶體。簾蛤目
簾蛤目(Veneroida)殼體外形多樣,但一般兩殼相等;鉸合部通常很發達,式樣變化很多;主齒強壯,常伴有側齒髮育;韌帶多數位於外側,少數種類有內韌帶;閉殼肌為等柱型,前後閉殼肌痕近相等,水管發達。簾蛤目為雙殼貝中最大也是最為多樣化的一個類群,已知2500種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