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堆錦

長治堆錦

長治堆錦,又稱“堆花”,山西民間畫類工藝品,是長治地區的特產。其創製時間尚未考證,但從現存資料看,至少在清末民初已名聞遐邇了。

製作工藝

長治堆錦以絲綢織物為主要面料,草板紙、棉花為骨架,經剪裁、貼飛邊、壓紙捻、續棉花、撥硬折、捏軟褶、渲染描繪等十餘道工序製成。其單體造型小巧精緻。以人物為例,一般身高在15—25公分之間。因製作中各部分棉花的厚薄不均,邊緣貼上的紙捻粗細各異,再加上撥摺疊壓時的順序變化,使畫面產生一定的立體感。對人物的頭、手、佩飾、道具的製作要求十分精細,直徑僅兩毫米的手指必須內填棉花,外包綢緞。頭飾、道具要用金銀箔料刻成十分精美的圖案,一些地方還要彩繪。

早期的長治堆錦以製做禮品為主。有置放在條几上的座屏,有數達十餘平方米的中堂、條屏等等。其內容多為反映歲時俗尚、人生禮儀的吉祥圖案。

歷史發展

長治堆錦影響較大的藝人是該市爐坊巷李家的李模(?—1931年)、李時忠(1890—1967年)父子。他們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苦心鑽研,不斷創新,是集繪畫與製作技巧於一身的全能藝人,為長治堆錦的形成和發展做出過可貴的貢獻。1910年前後,他們曾應邀前往晉中、太原一帶作藝。在將近3 年時間為馮玉祥、吳佩孚、閻錫山等軍政要人和地方權貴製作了一批堆錦作品,因此而備受青睞,名聲大振。1915年,他們製作的“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四季條屏,榮獲巴拿馬賽會銀質獎。遺憾的是當時的獎章、證書和其它實物已失於戰亂。

長治堆錦從其誕生到解放後的合作化前一直採用“傳媳婦不傳閨女”的家族式傳藝方式。1931年,李模去世後,長治堆錦的生產逐漸萎縮,技藝退化,李家藝人基本上改做油漆裱糊。李時忠之後,再沒有出現過全能藝人。

堆花 堆花

1953年,李時忠、李時傑、陳玉珍、李松等堆錦藝人參加了長治市油漆裱糊合作社(市工藝美術廠前身),成立了長治堆錦的第一個生產小組。這個時期生產的堆錦不以盈利為目的,批量也很小。有“李密苦學”、“張騫尋源”、“木葉照書”、“刻舟求劍”等傳統題材作品,也有“歌唱和平”、“英雄常在”等現實題材作品。其中部分作品做為禮物贈送給來訪的朝鮮和蘇聯友好代表團。1964年秋季廣交會後,長治堆錦開始出口,1965年到1966年,長治工藝美術廠共生產了套裝“八仙人”和“巾幗英雄”、“天女散花”、“葡萄熟了”、“快樂的童年”等4000套條屏、單幅畫及盒裝產品。1972年至 1979年,又生產出口了一批套裝堆錦禮品盒和摺疊式堆錦紙簍。這期間,技藝人員還在保持以綢緞為主要面料的情況下,借鑑了其它新興工藝畫的一些經驗,擴大了用料範圍,增加了製作手段。製作了一批主題鮮明,構圖巧妙、物象準確、透視合理、色彩明快、裝潢新穎的創新堆錦,成為長治堆錦的換代產品。創新後的長治堆錦,曾參加1978年全國工藝美術展覽和多次省級展覽,“拜月”、“聽琴”等作品還獲得了1979年省工藝美術創新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