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長江上游是指長江源頭至湖北宜昌這一江段。它涉及西藏、青海、雲南、貴州等地。長江 的源頭位於青藏高原腹地,這裡地勢高亢,空氣稀薄,氣候惡劣,交通險阻,人跡罕至。長 江的正源沱沱河,南源當曲,北源楚瑪爾河都發源於此。這三大源流匯合在一起以後,人們 稱之為通天河。通天河流經青海省玉樹地區,這裡日照充足,空氣清新,河畔有綠茵茵的開 闊草灘,是長江流域的重要畜牧區,因此,這裡人們的飲食品種主要是牛羊肉、糌粑和酥 油茶,具有獨特的民族風味。
通天河轉向南流,進入西藏和四川交界處的深山峽谷之間,稱為金沙江。金沙江穿過雲貴 高原北側,流到四川省宜賓市,就進入四川盆地。當它和北面流來的岷江在宜賓匯合之後, 才稱為長江。長江從源頭到此地,已經奔流了近三千五百公里,由於這些階段,地理環境惡 劣 ,人口不多,在歷史上,民眾的飲食僅能維持生存。難以形成文化特色。而宜賓以下,俗稱 長江的江段有兩千八百多公里,人口稠密,長江流域飲食文化膾炙人口的萬千風味,如川 菜、湘菜、鄂菜、徽菜、蘇菜、滬菜等,都是在長江的滋育下發展起來,並在這裡展示開來的。
巴蜀飲食文化的形成的因素
第一,地理環境優越。長江從雲、貴、川結合部的四川宜賓到湖北宜昌,俗稱川江,這一 流域處於青藏高原至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地帶,也是西部牧業民族和東部農業民族交往融 合的地方。它所流經的四川盆地,是我國很富庶的地區之一。盆地四周被海撥一千到三千米 的高山和高原所環繞。盆地內平均海撥五百米左右,除成都平原外,地形以丘陵低山為主。 雖然盆地四周,東有巫山,南有大婁山、大涼山,但這些山原不高,不至擋住溫暖的氣流, 從太平洋、印度洋的暖濕氣流進入盆地後,又受阻於西南屋脊青藏高原而長期滯留,改善了 這一地區的水熱條件。而北面則是高聳的米倉山、大巴山。大巴山和北面的秦嶺,海拔均在 二千米以上,在冬季能阻擋由北方來的冷空氣,即使侵入盆地,也由於超過高山,減少了寒 冷的程度,使盆地冬暖春早,成為我國冬季著名的暖中心,霜期在兩個月左右,霜日一般不 超過25天,全年無霜期一般在250天至300天,盆地中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溫度也在5度以上。由於北方冷空氣侵入較少的關係,春季升溫快,春來早,較長江中下游要提前數十天。到 了四月,盆地中南部平均氣溫便超過18度,這種氣溫有利於各種農作物及蔬菜瓜果的滋生繁 茂。 四川盆地全年降雨量過一千毫米以上,而水分蒸發量在六百毫米左右,蒸發量小於降水量 ,故境內徑流豐富。另外,從總體上來看,古代巴蜀區域地形複雜,不可能有大面積的水旱 災害,山上旱,山下補,這種環境的多樣性與多變性也促使巴蜀人養成勤作巧思,善於因 地制宜的精神風貌。四川盆地的這種溫暖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全面發展 是十分有利的,這也就為川菜的烹製,提供了既廣且多的原料。
四川盆地內的土壤條件也非常好,特別適宜農耕,肥沃的成都平原,常常是一片金黃色的 世界,澄黃色的稻子、麥子、深黃色的油菜花、柑桔果等等,讓人眼花繚亂。四川盆地還盛 產茶葉、桐油、竹木、藥材,各種蔬菜四季長青,六畜興旺,魚類眾多,所以《後漢書·公 孫述列傳》云:"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果實所生,無谷而飽。"《華陽國志》亦云: "
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飢 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
以上巴蜀之地的氣溫、降水量、土壤、資源等,都是古代四川之所以能夠成為"天府之國 "的優越自然條件,這些無疑也是川菜發展的深厚基礎和主要因素。
第二,"尚滋味","好辛香"。這是東晉時蜀人常璩對 巴蜀飲食文化的高度概括。長江上游雲、貴、川地區多為高山峽谷,日照時間短,空氣濕度 大,因此 自古以來就裡的人們就喜好辛香之物,即花椒、姜、薤之類帶刺激性的調味品。 胡椒、辣椒傳入中國後,更受巴蜀人喜愛。今天四川人以喜吃辣椒聞名,多飲酒,食火鍋, 這些嗜好的形成與歷史上巴蜀地區氣候濕熱有關。熊四智先生認為:"辣椒即合辛香的飲食 傳統,又有除濕的作用,於是辣椒在四川迅速普及,帶來了川菜的巨變。"
長江上游地區是多民族居住的地方,而蜀地作為長江上游區域的政治、經濟、檔案的中心 , 歷來是長江上游各民族人民理想的聚居之地,在廣漢三星堆商代遺址出土的神人像、頭像、 人面像近100件,可以觀察到:髮式有西南盛行的辮、披髮、椎結,又有東南流行的斷髮, 中原常見的笄和冠,以及貫耳文身這一東南文化區的特徵。面部特徵既有長臉高鼻,也有扁 臉闊鼻,反映這一地區民族系屬十分複雜。此後歷代中,特別是在明、清,更有所謂"湖 廣填四川"的大規模移民四川的運動。各地區各民族的人民在巴蜀共同生活,既把他們的飲 食習俗、烹飪技藝帶到了巴蜀,也受到當地原有飲食傳統的影響,互相交融,互相滲透, 取長補短,形成了四川地區特有的菜餚風味。清人李調元曾將其父李化楠悉心收集的名菜名點和烹製方法,整理成《醒園錄》,就是巴蜀飲食文化吸收各地飲食文化精華的證明。
川菜的形成與發展,還與巴蜀文化善於消化融合各地各民族文化有關。以匯納百川的態度 不斷接受外來移民和外地文化,這是巴蜀文化的一大特點,因此,川籍學者袁庭棟指出:" 高水平的川酒、川菜、川戲都是外地文化傳入四川之後才形成的,而這一事實可能是絕大多 數川酒、川菜、川戲愛好者所未所料及的。"川菜也是在融合長江流域各地乃至中國飲食風味中發展 起來的。如川菜中的名菜 獅子頭源於揚州獅子頭,八寶豆腐源於清宮御膳,蒜泥白肉源於滿族白片肉,山城小湯圓源 於杭州湯圓,烤米包子源於鄂西土家族等等。
巴蜀飲食文化的本特色
第一,用料廣泛。巴蜀物產豐富,可以入膳者品種繁多,收入漢代揚雄《蜀都賦》和東 晉常璩《華陽國志》中巴蜀之地的物產有糖、油、蔬、果、畜、菌等類,山區有熊、鹿、獐 、蟲草、川貝母、天麻、魔芋、冬菇等野味山珍,江河有江團、岩鯉、雅魚、鯰魚、鱘魚、 肥沱等魚中佳品。調味品也豐富多樣,如自貢井鹽、閬中保寧醋、郫縣豆瓣、永川豆鼓、德 陽醬油、茂汶花椒、涪陵榨菜、內江白糖等。
第二,味型多樣,變化多端。川菜的味歷來以多、廣、厚著稱,所以有一菜一格,百菜百 味之美譽。川菜味型不但富於變化,而且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和鄉土氣息。川菜的味別有鹹 鮮、鹹甜、家常、麻辣、紅油、椒鹽、魚香、薑汁、怪味、蒜泥、甜酸、五香、酸辣等數 十種,其中辣味就有十多種,如乾香辣、酥香辣、油香辣、清香辣、沖香辣、甜香辣、辛香 辣、芳香辣、醬香辣等不同辣味。俗話說"味在四川",似並不為過。
第三,製作技藝精湛。川菜常用的技法有炒、煎、燒、炸、醃、鹵、熏、泡、蒸、熘、煨 、煮、燉、燜、爆、煸、燴、烘、燒、風等幾十種之多,尤其擅長小煎、小炒、乾煸、乾 燒。 川菜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已經形成筵席菜、便餐菜、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風味小吃五 大類菜點,四千多個品種的菜餚風味體系,它是巴蜀文化中最富特色的一雜奇葩。(來源:《中華長江文化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