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前,內設辦公室和教務處,負責管理學校的校務行政和教務工作。復辦後,市編委確定事業編制20名,內設教務處、辦公室、研究室。人員結構為:行政管理、工勤人員7名,教學及教學輔助人員13名。1999年,減編4名。現人員編制16名。
領導班子"文革"前政治學校正副校長4人,校長由市委書記處書記、市長陳鍾兼任,副校長由市政協副主席、市委統戰部部長楊超、市政協副主席張德馨、苗竹賢兼任。復辦後,正副院長2人,院長由市委統戰部副部長杜明文擔任,副院長由張躍庭擔任。1993年和1995年,正副院長先後離休,李鳳桐任副院長,主持工作至今。
校舍經費情況政治學校建成時有校舍,屬部分原工商業者捐贈,"文革"期間被其他單位占用,一直未收回。復辦後始終沒有校舍,租房辦公辦學。經費由市財政全額撥款,復辦初期每年為13萬元,以後有所增加,2000年為34萬元,包括人頭費、辦公費、培訓費、科研費、圖書資料費等全部開支。
教學情況樹立以教學和科研為中心和重點的指導思想,立足基層,面向學員,努力探索符合社院實際的教學規律,逐步形成了具有市級社院特色的辦學模式。在培訓對象上以民主黨派新成員和新的代表人士為主,兼顧骨幹成員、黨外其他方面人士、黨派機關領導班子、黨外後備幹部和市級專兼職統戰幹部,做到普遍輪訓與重點提高相結合。在班次的設定上,根據對象的不同,採取靈活多樣的辦班模式,不僅有培訓班、學習班,還有研討班、讀書班、專題講座和電視錄像等多種形式。在教學內容上,堅持以提高黨外人士政治素質為主的原則,開設馬列主義基本理論,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黨的統一戰線理論、方針、政策和民主黨派史,基層統戰工作方式、方法,時事政治,經濟知識,科技知識,領導科學等課程。在教學方法上,堅持理論學習和工作研討相結合,授課輔導與自學討論相結合,校內學習與社會考察相結合的方法,形成了以自學為主,啟發式、討論式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針上,堅持"三自"、"三不"方針,即自己提出問題、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和不扣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辮子,努力創造一個寬鬆和諧、民主求實的學習氛圍。復辦10年來,學院共舉辦各類班101期,直接培訓學員4346人(次),使全市絕大多數專兼職統戰幹部,民主黨派和有關人民團體幹部、骨幹、新成員,部分無黨派人士,黨外後備幹部等都至少參加過一次社院組織的學習活動。這對於提高黨外人士的政治理論素養和參政議政水平,以及統戰幹部的整體素質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科研復辦以來,學院先後參加編寫統戰類教材和論文集8部,公開發表論文30多篇,其中國家級刊物2篇,省部級刊物11篇,有5篇文章在省、市級研討會上獲獎。特別是近年來,以研究室為依託,設計並組織相關人員圍繞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統一戰線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行調研,並積極參加全國社院系統組織的理論研討會,使他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知識,促進了科研能力和教學能力的提高。
學院建設學院內抓管理、外塑形象,通過科學管理不斷改進加強自身建設。本著小機構、大服務的指導思想,教育職工牢固樹立為教學服務、為學員服務,為統一戰線服務的思想意識,為此,建立健全了各種規章制度和辦事規則,基本上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運行機制。1993年進行了人事制度改革,打破職務職稱"雙跨"現象,教學科研人員實行專業職務聘任制;黨政管理人員建立黨政機關崗位責任制。1995年制定了各處室崗位責任制,調整、充實了處室負責人。同時根據工作任務,劃分十幾個工作崗位,明確了相關的崗位責任,按照崗位設定,對各處室進行合理定編,減少人浮於事的現象,使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同年,還進行了院內分配製度改革,職工工資由國家工資加院內資金構成,院內資金按各人承擔的職責、結合考績、考勤進行,凡年終考績不合格者停發或減發院內獎金,請病假、事假超過一定期限,也要按比例扣除院內獎金,這樣就在獎金分配上拉開了一定的差距,儘管這種差距很小,但對調動職工積極性起了一定的作用。1999年開始建立專職教師隊伍,現有專職教師2名,均為研究生學歷,其中1人已經登台講課,基本形成了一支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學院還制定了學習制度,除了集體學習交流,黨支部學習討論之外,個人還要求制定年度學習計畫,均有筆記和字數要求,同時積極鼓勵職工接受繼續教育,使他們全部達到了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職工隊伍整體素質不斷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