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香山縣誌》(同治志)記載:"香山故城在城南,宋陳天覺築,繚以土垣,元因之,四周四百五十丈。門四:南曰阜民、東曰啟秀、北曰拱辰、西曰登瀛。
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守御千戶陳豫廣之作磚城,高一丈七尺,上廣一丈,下廣一丈八尺,周圍六百三十六丈,雉堞三千六百四十,門四各以方名。樓四、敵樓四、兵馬司四、水關二、警鋪十二。弘治間知縣劉信於磚城外,擴地二丈許築子城蚝垣,周三里有奇。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颶風壞東南一帶,知縣鄧遷修復。崇禎十三年(1640年)知縣顧其言增城四尺,原窩鋪十四間增造十一間,築來青、鬱金二台。南門原位丙直正薰街,崇禎十一年(1638年)署縣劉大垣從眾請開正門直縣治。
國朝(清朝)康熙十七年(1678年)知縣卞三魁從眾請改復。東門原內外巽向,五十七年(1718年)知縣陳應吉改開正門。嘉慶七年(1802年)知縣許乃來捐修各城樓,西門以日者言不利未修。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知縣陸孫鼎倡修各城門。西門原內外異向,二十七年(1847年)知縣徐瀛從邑紳請改開正門。
同治三年(1864年)邑紳曾望顏等開復舊門。"
到1921年至1925年間,縣長吳鐵城拆城擴街,逐漸將城牆拆去。拆城時四個城門的位置:東門(啟秀門),在現孫文中路與扒沙街交界處;南門(阜民門),在長泰街與治安街之間;西門(登瀛門),在弓箭巷與孫文中路之間;北門(拱辰門),在拱辰路與扒沙街之間。
歷史價值
目前僅存扒沙街西北的東門城牆一段,牆高5米多,牆厚約0.8米,長約32米,城牆用褐色花崗岩石塊及方磚砌成,保存尚好。
1990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