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村[廈門市海滄區鐘山村]

鐘山村,原名鍾林美(社),附屬自然村為大庵(清代時期敗落消失)、鐵赤後(民國-解放期間敗落,改革開放後消失),村內分四個角落,為後埔、中社、四牙和上厝尾。

歷史沿革

海滄地區形成聚落開始於唐宋時候,宋代時曾經輝煌一時,在明代隆慶以前,為漳州府龍溪縣一都、二都和三都(明代初期合併為一二三都),隆慶元年後,屬漳州府海澄縣第四里全部,第五里部分,仍舊稱為三都,1958年至今,劃歸廈門市管轄,今為海滄區海滄街道及新陽街道兩處。

據說,鐘山村在中古時候居住著鍾姓和林姓兩戶人家,因地勢延伸,故名鍾林尾,在宋以前歷史無可考,宋末,蒙古兵南下,包括海滄在內的漳州地區跌宕變化,許多人家遷出遷入,蔡氏始祖景福公(來自嵩嶼所在地的登瀛或者今角美洪岱,祖籍河南固始縣,待考)於元代至正年間遷入鐘山,仍依舊名鍾林尾,雅稱鍾林美,開始形成較大的聚落。元代至今,除辛丑播遷鐘山地界化為廢墟外,一直為蔡氏聚居地,民國末期,開始開放外姓進村,最早為安溪陳姓,直到今日多姓混居。

鐘山村區劃沿革:

【宋】漳州府永寧鄉新恩裏海口鎮

【南宋-元-明初期】漳州府龍溪縣第三都

【明洪武-嘉靖】漳州府龍溪縣一二三都

【隆慶元年-民國】漳州府海澄縣第四里崇隆保

【民國29年-38年】漳州海澄縣金鐘鄉

【解放後】依從海滄公社、海滄大隊、海滄鎮、海滄街道,期間一度與漸美村合併,後又分離。

民俗文化

鐘山村民間信仰活動及其發達,可能與當地古時生活條件較為艱苦有關,歷史上遺留下來的民間信仰種類繁多,分布廣泛,目前存在廟宇7座,其中三座早年廢棄,今已重建,三座沿襲至今,一座新建。由於受到嘉靖倭亂和清初辛丑播遷的影響,村內廟宇始建年代均不詳,特別是無歷史遺留存在,最古的碑記僅為康熙年間刻錄。以閩南鬼神信仰的密集程度看,鐘山村歷史上常受到倭寇、饒賊、海盜和官兵騷擾或侵襲,必然存在各種虛幻的神靈信仰,據漳州府志記載,明代嘉靖年間鐘山村存在抗倭性質的鐘林尾土堡,堡內聚居上百戶人家,當時已然是一大聚落,而那時的村舍必然存在一定數量的廟宇保佑村民生產、生活的安然秩序。現錄下廟宇如下:

水美宮,供奉朱、池、李三姓王爺為主體的代天巡狩,肇基年代不詳,香火鼎盛,播遷四方,分靈近則白礁王爺廟、鴻漸王爺廟,遠則晉江十三施王爺廟和馬來西亞檳城水美宮,該宮三年一次的“送王爺”習俗活動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單,廟址於鍾林路海投大廈下。該廟宇供建造王船用,廟門可活動拆卸,格局頗有考究。

福仁宮,為水美宮主祀王爺的行宮,供善男善女祭拜,始建於民國初期,位於村中心,廟內除供奉代天巡狩外,還主祀保生大帝(為大庵破敗後,移居此處的神靈)

石峰岩寺,位於蔡尖尾山東部鐘山九峰之下,海澄縣誌記載,石峰岩有岩洞、龍潭諸勝,及里人蔡鍾“四壁懸崖處,無從動斧斤;天然古洞裡,棲月與棲雲”摩崖石刻,今尚存在。鐘山先人在石洞邊上建有石峰岩寺,供奉佛主。

聖公庵,供奉飛天大聖,位於鐘山村後埔角,原廟宇具體不詳,現聖公庵為台灣信徒在原廟宇房屋基礎上翻建,每年農曆八月需至石囷玉真法院進香。

哪吒廟,位於鐘山村後埔角於四牙角間,原廟宇以破敗許久,僅存一片紅磚鋪就的空地稱“庵埕”,近期有附近村民重建哪吒廟。

水陸北宮,即大庵,位於馬青路北側,廟宇於文革期間坍塌,主神搬至福仁宮暫居,原廟址已建成為馬青路,今有現村黨書記私建水陸北宮及福德廟,主神為許遜,可能有些許偏差,現存兩塊碑記,分別為康熙年和乾隆年重修記。人口遷移

鐘山村戶籍人口約2200人,外來人口6000餘人,其中村內蔡姓占總人口80%以上,分三房,一世祖為景福公蔡介山,元大德元年(1297年)生,卒於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生子二,應午(生子三分鐘山三房),應申(外遷,疑為今灌口三社東西蔡氏)。村內現存蔡氏家廟一座,為鐘山蔡氏祭拜祖先之所,宗祠內有難解古文字磚雕,無人可破,祠堂同時設有谷詒堂華僑聯誼會。

清乾隆年間,部分蔡氏分居鄰村漸美村,於當地建有蔡氏宗祠。

清道光以後,鐘山蔡氏大量下南洋,早期聚居馬來西亞檳榔嶼,建有水美宮蔡氏家廟,後廣泛分布於馬來西亞古晉、菲律賓、緬甸等處,大量發家致富的鐘山人回鄉建設精美紅磚大厝,今僅存一兩處,其精美程度至今仍令人感嘆不已。

改革開放後,鐘山村民鮮少出外寄居,隨著海滄的發展,大量外來員工進入鐘山村內,鐘山村民開始建設出租房從事包租事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