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鐔[鐔,讀音作tán(ㄊㄢˊ),亦可讀作chán(ㄔㄢˊ)、shàn(分布於甘肅成縣鐔壩),但在姓氏中不可讀作xín(ㄒㄧㄣˊ)]。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在史籍《後漢書》中記載的這段與巴人起源有關的歷史,實際上出自戰國時期成冊的史書《世本》。而在古籍《世本》中記載的先秦時期各地貴族的譜系,則又有更早的歷史文獻和口碑淵源。據此,鐔氏一族起源於古巴國鐔地(牂牁郡鐔封縣,今今雲南文山州,一說重慶嘉陵江鐔家壩,一說雲南昭通鎮雄,待考)。鐔氏族人後來分為三支:一支讀音為tán(ㄊㄢˊ),則為蜀漢丞相諸葛亮所定,先分布在今重慶一帶,後分遷到今山東地區,目前人數最多的一直;一支讀音為chán(ㄔㄢˊ),為古巴人的原讀音,分布在今雲南、四川、黑龍江一帶。人數次之;第三支讀音為shàn,為逃避戰火和滅族之災,躲避在甘肅成縣鐔壩一帶,後有一支遷徙至甘肅康縣兩河(靠近陝西略陽)一帶。這三支鐔姓氏族實則同屬一族,且目前tán、chán、shàn三支加起來人數也極少。
據說,古巴國鐔地原為巴國人制劍之處所,還盛產井鹽。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鐔地皆以製作、磨礪青銅劍揚名。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魯昭公的後裔公堅氏族人,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公堅氏,源出春秋時期魯昭公姬稠(公元前541~前510年在位)之後。周敬王姬丐三年(魯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由於魯國貴族季孫氏家族霸持朝政,王室地位受到壓制,魯昭公為了維護王室權威,遂伐季孫氏,但大敗。之後魯昭公逃到了齊國,一直到周敬王十年(公元前510年),魯昭公逝世,終年五十一歲,由其兒子姬宋即位,是為魯定公。魯昭公的後裔子孫多稱“公某氏”,公堅氏即其中之一,因居堅邑(今湖南郴州)而氏。後公堅氏族人中有省文簡改為單姓堅氏者,世代相傳,以穎川為郡望。到了漢朝時期,有兩個非常有名的堅氏族人,一個叫堅廬,是西漢時期燕趙之地(今河北)的一個農民起義軍首領,在漢武帝劉徹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與范生聯合舉行起義;另一個叫堅鐔,是東漢初期著名的雲台二十八將之一。
堅鐔,公元?~50年待考,字子伋,潁川襄城人(今河南禹州),初為郡縣吏。東漢光武帝劉秀征討河北時,有人推薦堅鐔,漢光武帝以其吏能,署主簿,後又拜偏將軍,跟從東漢光武帝平定河北,再擊破大槍於盧奴,功拜鐔揚化將軍,封濦強侯。後堅鐔晉升揚化將軍,與諸將合攻洛陽,當時朱鮪屬下別將守東城者為反間,私約堅鐔在早晨開上東門。堅鐔與建義大將軍朱祐乘凌晨而入,與朱鮪大戰於武庫下,殺傷甚眾,直至太陽高升乃罷,朱鮪由是遂降。再攻內黃,平之。東漢建武二年(公元26年),堅鐔與右將軍萬脩徇南陽諸縣,而堵鄉人董訢反宛城,還抓獲了南陽太守劉驎。堅鐔乃引軍赴宛,選敢死士夜自登城,斬關而入,董訢遂棄城走還堵鄉。鄧奉復反新野,攻破吳漢。當時,南陽地區的軍政長官槐里侯萬脩病卒,堅鐔獨孤絕援,南拒鄧奉、北當董訢,兩面作戰。一年間道路隔塞,糧饋不至,堅鐔也僅食蔬菜,與士卒共勞苦。每當戰事緊急,堅鐔輒先當矢石,身被三創,仍以此能全其眾。及至漢光武帝率大軍援征南陽,擊破董訢、鄧奉,以堅鐔為左曹。之後,堅鐔常跟從漢光武帝四處征伐。東漢建武六年(公元30年),堅鐔受封合肥候。東漢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堅鐔病逝,名登南宮雲台,位列雲台二十八將之第二十七。堅鐔的兒子叫堅鴻,長孫叫堅浮,長重孫叫堅雅,該支家族人在堅鐔逝世後皆默默無聞。
在堅浮、堅雅的庶支後裔子孫中,有改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稱鐔氏,世代相傳至今,其族姓氏讀音作shān(ㄕㄢ),與古巴國鐔氏明顯不同,主要分布在今河北地區。
得姓始祖
廩君、堅鐔。
遷徙分布
鐔氏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也名列在第九百八十八位,以文州、穎川為郡望。
今山東省的萊州市(掖縣)、青島市,河北省的石家莊市,山西省的忻州市定襄縣,黑龍江省的海倫市,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的赤峰市,甘肅省隴南市成縣鐔河鄉鐔壩等地,均有鐔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文山州:雲南文山州境地古代屬古巴國,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居住、繁衍、開拓,盤龍河沿岸發現的石磨工具,青銅器時代的斧、鋤、矛、叉、鑿等與滇文化、夜郎文化有著較強的一致性。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成為祖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組成部分。西漢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開發西南邊疆,令馳義侯率兵征討西南夷後置群舸、越寓等郡。胖舸郡轄十七縣,其中十一縣在今雲南東南部,今文山、硯山、馬關縣屬進桑縣地,西疇、麻栗坡屬都夢縣地,丘北屬鐔封縣地,廣南、富寧屬句町縣地。東漢時期文山州仍隸牂牁郡,其中文山、硯山、馬關、西疇、麻栗坡屬進乘縣地,丘北屬鐔封縣地,廣南、富寧屬句町縣地。三國蜀漢建興三年(乙巳,公元225年)春,諸葛亮率兵平定益州、越嵩、群舸、永昌四郡後,將四郡改建為建寧、朱提、雲南、永昌、興古、越嶲、牂牁七郡,隸降都督。今文山州八縣分別隸興古郡的進乘縣地(今雲南文山、馬關、西疇、麻栗坡),鐔封縣地(今雲南丘北),句町縣地(今雲南廣南、富寧)。西晉泰始六年(庚寅,公元270年),設寧州領南中七郡。西晉太康三年(壬寅,公元282年),廢寧州併入益州設南夷校尉。西晉太安二年(癸亥,公元303年)復置寧州,全國設十九州,形成州、郡、縣三級建制。今文山州各縣屬寧州興古郡的進乘縣地(今雲南文山、硯山、馬關),都篖縣地(今雲南西疇、麻栗坡),鐔封縣地,句町縣地。東晉時期將寧州又劃為士氣郡,今文山州各縣分屬興古郡的句町縣地(廣南、富寧),西安縣地(西疇、麻栗坡),梁水郡的鐔封縣地,新豐、建安縣地。自東晉永和三年(丁未,公元347年)到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的二百餘年間,戰亂頻繁,南中大姓爨氏據地稱雄,郡縣設定經常改變。隋王朝統一全國後,今文山州屬南寧州總管府轄。隋開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取消總管府,改州郡縣制為州縣制,設昆州、恭州、協州,廢興古郡。今文山州屬昆州地。唐朝初期,置南寧州都督府(治所曲靖),今文山州分屬嚴州、湯望州、歸武州、奏龍州、英州、聲州、勤州地。唐朝後期(古南詔)今文山、硯山、西疇、麻栗坡、馬關、丘北為通海都督管轄,廣南、富寧屬嶺南西道(今雲南邕州)安南都護府管轄。宋朝士氣,除今廣南、富寧隸屬廣南西路廣源州(今廣西桂林)的特磨道及廣源州的左江道(今廣西南寧)外,其餘六縣均屬大理國政權範圍內的最寧鎮部地(今雲南丘北)、王弄山部地(今雲南文山)、教合三部地(今雲南馬關八寨、文山古木)、矣尼迦部地(今雲南馬關、西疇、麻栗坡)。元朝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設雲南行省、政區為路、府、縣。元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至元十四年(丁酉,公元1277年),設廣南西路宣撫司,治所在今廣南縣。元至元十五年(戊戌,公元1278年)農曆5月改稱廣南西路宣慰司,後改為宣撫司,轄今廣南、富寧。今文山縣屬教合三部地,馬關、西疇、麻栗坡屬矣尼迦部地,隸寧遠州。元大德四年(庚子,公元1300年),今丘北縣隸屬廣西路(今廣西瀘西)維摩州。廣南、富寧仍屬廣南西路宣撫司轄。文山為教合三部地,馬關、西疇、麻栗坡為矣尼迦部,隸寧遠州。明朝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廣南西路宣撫司改為廣南府,轄今廣南、富寧兩縣。臨安路改為臨安府,轄教化長官司(今雲南文山、硯山)、八寨長官司(今雲南馬關、麻栗坡)。丘北縣屬廣西府維摩州。清朝康熙六年(丁未,公元1667年),在平定教化、枯木、八寨、王弄等土司與滇南諸土司聯合反清的基礎上,改土歸流,以教化、王弄、安南三長官司地設開化府,轄開化、安南、王弄、逢春、永平、東安、江那、樂龍八里。原廣南府轄廣南、富州(富寧)。丘北仍隸屬廣西府維摩州。清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年)裁廣西府之維摩州,將其部分轄地劃入廣南府和開化府。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農曆7月,開化府增設馬白同知及文山縣附郭。開化府轄逢春里(今雲南文山古木鄉、抑井鄉)、東安里(今雲南西疇及麻栗坡)、永平里(今雲南馬關八寨鎮及河口);文山縣附郭管轄開化里(今四川開化鎮、攀枝花鄉、追栗街鄉、平壩鄉及喜古鄉一部)、王弄里(今雲南文山老龍鄉、小街鄉、新街鄉及屏邊、金平部分地區),樂龍里(今雲南文山德厚鄉、紅甸鄉、秉烈鄉、馬塘鄉及喜古鄉、壩心鄉一部)、安南里(今雲南文山樂詩沖鄉及蒙自老寨一帶)、江那裡(今雲南硯山)。清乾隆二年(丁巳,公元1737年),廣南府添設寶寧縣附郭,治所設今廣南縣城。清嘉慶二十五年(庚辰,公元1820年),開化府設安平廳(今雲南馬關),轄逢春、東安、永平三里。清道光三年(癸未,公元1823年),文山縣增設江那(今雲南硯山)縣丞管江那裡。清道光二十年(庚子,公元1840年),丘北縣丞升正縣,隸屬廣西州。清光緒十三年(丁亥,公元1887年),設臨安開廣道轄臨安、開化、廣南三府。同年,《中法續議界務專條》規定將今馬關縣都龍、麻栗坡縣南溫河等南山地區歸中國,設歸仁里隸安平廳。清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公元1895年),今麻栗坡猛硐山及猛硐上中下三村劃歸中國,屬開化府安平廳歸仁里轄。清光緒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設麻栗坡交涉副督辦署及河口(安平廳)交涉副督辦署。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裁撤開化府,文山縣附郭稱開化縣;丘北縣增設一員五槽縣佐。裁撤廣南府,改稱廣南縣;富州廳改富州縣;安平廳改安平縣。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恢復文山縣名,麻栗坡交涉副督辦公署改為麻栗坡對汛特別區督辦公署,直屬雲南省都督府。安平縣改稱馬關縣,原轄地東安里改設普蘭行政公署,轄西灑、疇陽兩地域,隸馬關縣。民國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廣南縣在維摩設縣佐。民國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西灑、疇陽由馬關析置設正縣名西疇縣。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江那、小維摩兩縣佐轄地合併設硯山設治局,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設正縣名硯山縣。民國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富州縣改稱富寧縣。民國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文山、硯山、西疇、馬關、屏邊、丘北、廣南、富寧八縣隸屬雲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治所設於文山縣城,稱雲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雲南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雲南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公署,除麻栗坡對汛督辦署屬省轄外,轄區未變。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國民政府瀕臨滅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先後解放了文山地區,建立人民民主政權。1949年2月,廣南、西疇、馬關三縣建立縣人民民主政權;3月,成立馬列坡縣人民民主政權;4月,文山、硯山、丘北三縣建立縣人民民主政府;6月,富寧縣成立縣人民民主政府;12月,河口縣城解放,成立縣人民民主政府。6月,於西疇縣西灑成立滇東南行政專員公署。1950年1月7日,文山縣城解放,滇東南行政專員公署進駐文山縣城,3月,改稱文山專區專員公署。1950年3月,將河口縣劃歸蒙自專區,6月將馬列坡縣改稱麻栗坡市;1955年10月,麻栗坡市改為麻栗坡縣。1958年4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文山專區專員公署改稱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員會。1958年10月,西疇、麻栗坡兩縣合併稱西疇縣,治所西疇興街;硯山縣併入文山縣稱文山縣,治所文山城;全州共轄六個縣。1961年9月文山、硯山兩縣分設;西疇、麻栗坡縣兩縣分設,全州仍轄八個縣。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實行軍事管制,州軍事管制委員會取代州人民委員會;8月先後成立縣軍事管制委員會,取代縣人民委員會。1968年9月,經雲南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員會,各縣也相繼成立革命委員會。1980年11月25日,文山州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根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規規定,將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員會改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轄各縣也先後恢復縣人民政府稱謂至今。
潁川郡:戰國時期秦國滅韓國後,以所得韓地於秦王贏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潁川郡。之所以名為潁川郡,是因為有一條河,名為潁水,其上游支系流經郡中大部分地區。郡治設在陽翟(今河南禹州),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許昌市、長葛縣、登封市、寶豐縣以東,尉氏縣、郾城縣以西,密縣以南,葉縣、舞陽市以北一帶的廣大地區。南北朝時期東魏朝武定年間(公元543~550年)治所移至潁陰(今河南許昌),北齊則改為長社縣。隋朝初期曾廢黜潁川郡。唐朝時期復改為長社,後又曾改許州為潁川郡。
堂號
文山堂:以望立堂。
潁川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