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銅鏡是我國古代通用的妝飾整容的日常生活用品。一般用青銅製成,也有鐵、石、陶質的。鏡面光滑平整,光可鑑人。鏡背面多數有鈕,同時還鑄出紋飾、銘文。正是由於它背面的這些裝飾,才使得銅鏡也成為一種精緻的工藝品和獨具特色的文物門類。
中國自古就有黃帝鑄鏡的傳說,1975年甘肅廣河齊家坪出土一面銅鏡,這是目前所見最早的銅鏡實物。春秋以前的早期銅鏡發現的數量不多,形制單一,製作簡單,紋樣也不細緻。春秋以後,銅鏡得到迅猛發展,其種類繁多,紋飾複雜,戰國時期形成了銅鏡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期。經漢代的不斷繁榮發展,在歷經三國到南北朝的低谷之後,隋唐時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全盛景象,形制多樣、工藝創新使隋唐銅鏡顯得花團錦簇,富麗堂皇。宋、遼、金時期銅鏡從鑄造工藝和形制紋飾上都無法與唐鏡相比。元明清時期是銅鏡的衰落期,銅鏡的發展被劃上了句號。
從形狀上看,從齊家文化銅鏡開始,中國銅鏡一直保持著圓形、鏡背中心置鈕的特徵,成為銅鏡形狀的主流。戰國時開始出現少量方形鏡。到唐代又有菱花、葵花形鏡。宋代以後又出現了委角形、亞字形、鼎形、六邊形、鐘形、桃形、不規則形等新形狀,有的還在鏡下加一把柄從而取消了鏡鈕。
從裝飾主題看,有幾何圖形、動物、植物、佛道人物、故事、銘文等。各個時代的裝飾主題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
此拓本為梁啓超舊藏,題簽“陳簠齋手拓鏡銘。飲冰室藏本”。
收藏家簡介
陳介祺(1813-1884),清末金石學家,著名收藏家。字壽卿、酉生,號簠齋、伯潛。山東濰縣(今濰坊市)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方略館分校。鹹豐四年(1854)辭官歸里,自號海濱病史、林下田間大夫。好藏古物,又長於墨拓。工古文字學。簠齋收藏之富,鑑別之精甲於天下,僅舉其有銘文者,計商周銅器248件、秦漢銅器97件、石刻119件、磚326件、瓦當923件、銅鏡200件、璽印7000餘方、封泥548方、陶文5000片、泉鏡鏃各式范1000件。陳氏於古文字學之貢獻有鑑古、考古、釋古、博古四個方面。與吳式芬、吳雲、潘祖蔭、吳大澂等文字之交甚密。卒於光緒十年(1884),享年七十二歲。
梁啓超(1873-1929)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學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舉人出身。主編《時務報》、《新民叢報》。五四時期,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小說界革命”。晚年在清華大學講學。學識淵博,著述涉及政治、經濟、哲學、歷史、語言、宗教、文化藝術、文字音韻等。其著作編為《飲冰室合集》。
茲選照拓片兩幅。一為第三幅東漢“尚方四神博局鏡”,直徑21厘米,圓形,圓鈕,蝙蝠形、柿蒂形鈕座。大方格內環列十二乳及十二地支名。四方八極內青龍配一鸞一禽;白虎配獨角長毛獸及一禽;朱雀配一羽人騎獸賓士及一禽鳥;玄武配一獨角長毛獸。外區銘文49字:“尚方御鏡大勿傷,左龍右虎辟不詳,朱雀玄武調陰陽,子孫備具居中央,長保二親樂富昌,佻洄名山采神章,壽敝金石如侯王”。三角鋸齒及雲氣紋緣。另一為第八幅西漢“昭明連弧銘帶鏡”,直徑11.6厘米,圓形,園鈕,連弧形鈕座。座外一周連弧紋帶,連弧間有簡單的紋飾。其外兩周短斜線紋之間有銘21字:“內清質以昭明,光而象夫日月,心忽而忠,然而不泄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