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縣總工會

鎮江縣總工會

民國16年(1927年)3月23日,北伐軍進入鎮江後,工人紛紛要求成立工會,國民黨鎮江市黨部組建鎮江總工會籌備委員會。5月1日,召開工會代表大會,選舉15名委員(另候補委員3人),組成鎮江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共青團員閔春華為常務委員(相當於工會主席)。

組織

民國16年(1927年)3月23日,北伐軍進入鎮江後,工人紛紛要求成立工會,國民黨鎮江市黨部組建鎮江總工會籌備委員會。5月1日,召開工會代表大會,選舉15名委員(另候補委員3人),組成鎮江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共青團員閔春華為常務委員(相當於工會主席)。當時,國民黨開始“清黨”,黨、政當局對已成立的總工會不予承認。閔春華等仍以籌委會的名義進行活動。11月10日,總工會籌委會再次召開工會代表大會,在國民黨江蘇省黨部派員監選之下,選舉產生由11名委員(另候補委員3人)組成的鎮江總工會執行委員會和由7名委員(另候補委員3人)組成的總工會監察委員會。已是中共黨員的閔春華仍當選為常務委員。當時總工會下屬基層工會有60多個。 民國17年(1928年),國民黨“整頓”社會團體,11月27日,以鎮江總工會整理委員會取代了總工會執行委員會,曹秉乾為常務委員。所屬基層工會逐步減少到30多個。民國18年6月13日,國民黨江蘇省黨部委派5名委員重新組成工整會,吳遵義為常務委員。民國19年11月,工整會解散。大部分基層工會逐漸消亡,民國20年僅剩15個,會員1153人。 民國24年9月,已叛變革命的閔春華奉特務機構命令,以制線業工會代表的名義,領頭籌建鎮江縣總工會,10月27日正式成立。閔春華為縣總工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民國26年1月,縣總工會下屬基層工會13個,會員3125人。同年4月,江蘇省特務室省會實驗區主任陳警吾(陳叔平)自兼常務理事。12月,鎮江淪陷,縣總工會解體。

資料圖片資料圖片

民國30年,在汪偽政權的控制下,成立偽鎮江縣工會.充當過偽私鹽查緝隊分隊長的崔效蘧為常務理事,控制工會,為日偽政權服務。抗日戰爭勝利後,鎮江縣工會被國民黨組建的工整會接收。
民國34年8月25日,鎮江工整會掛牌辦公,中統特務陳叔平、祁仰希分別為指導員和主任委員。民國35年3月9日,工整會召開第一屆工人代表大會,選舉產生鎮江總工會理事會、監事會,祁仰希為理事長。同年11月,下屬基層工會32個,會員7989人。民國37年4月換屆,祁仰希連任理事長。解放後,軍管會職工工作隊接管了鎮江總工會。

主要活動

民國16年(1927年)總工會成立後,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成立工界對日經濟絕交委員會,調查、揭發奸商販賣日貨行為。濟南“五三”慘案發生後,鎮江掀起抵制日貨熱潮。總工會參與查處轟動一時的元生東糖號私販大批日糖案件。當時茶食業店主對職工十分刻薄,工人勞務繁重,工資極低,常遭到無理解僱,總工會組織該業全體職工罷工,迫使資方接受工人提出的要求。民國17年7月,駁船工人因待遇低微,推出代表與資方談判增加水腳(水運力資),未得結果,在中共地下組織和總工會的發動、支持下,船工罷工,並發表罷工宣言,時間持續一周,迫使資方答應了工人的條件。 民國18年7月24日,工整會奉國民黨當局的命令,通令各工會不得擅自舉行罷工。但是在工人有充分鬥爭理由的情況下,也不得不公開表示支持工人的鬥爭。同年10月,勤益絲廠資方破壞勞資協約,拒發欠薪和廠方無故停工期間的工資。工整會支持工人的鬥爭,終於取得了勝利。除了照發所欠的薪金外,廠主對無故停工期間工人的損失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 民國24年,由特務組織把持重建的總工會,用拉攏工頭和其他反動分子的方法,控制基層工會組織,嚴禁工人的革命活動。但在七七事變後,全國掀起抗日怒潮,總工會組織以碼頭工人為主體的2000多人的抗敵物資運輸隊,做了一些抗日工作。 抗日戰爭勝利後成立的總工會,執行國民黨的反共政策和“勘亂建國總動員令”,在工會系統中培植特務、幫會勢力和建立國民黨組織,把持和操縱工會,規定工會小組實行會員聯保連坐。 在勞資糾紛中,經常對工人採取先“支持”、後出賣的兩面手法。民國36年9月,水電公司職工抵制裁減人員,派代表向資方交涉。總工會理事長祁仰希先是鼓動工人同資方鬥爭,當他得到資方賄賂後,轉而支持資方,致使18名職工遇到解僱。總工會還和反動當局、特務、軍警串通一氣,鎮壓工人的鬥爭,瓦木、機米、鞋帽、制香、理髮、排筏、人力車等行業工人在爭取生存的罷工鬥爭中,工人及其家屬被捕多人,備受酷刑,有的終身致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