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祥梁山調

鍾祥梁山調是一種既古老又新型的地方劇種,是全國17大劇種之一,在湖北戲曲發展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經過不斷突破和完善,對整個梁山腔系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

鍾祥梁山調,由清朝乾隆年間傳入湖北省荊門市鍾祥,來源於巴楚揚歌,發自四川東北梁山(今梁平)縣一帶流行的燈戲曲調之“胖筒筒調”。作為唱腔或聲腔名稱,四川、湖北、湖南等地都有流傳,但作為自成體系的劇種,則形成於湖北鍾祥一帶。通過長期的不斷創新、改革和借鑑,與當地的民歌和其他戲曲聲調相融合,形成了行當較為完整、獨具聲腔特色、自成體系的地方戲曲劇種,在江漢平原一帶傳承至今。
鍾祥梁山調是一種既古老又新型的地方劇種,是全國17大劇種之一,在湖北戲曲發展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經過不斷突破和完善,對整個梁山腔系的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目前,梁山調腔系涉及川、湘、鄂、滇東、桂北、粵北、贛中、陝南、豫南、皖南、閩西等十二個省區的燈戲、花鼓戲、採茶戲、川調、燈調。據有關專家考證,梁山調在長江、漢水流域都有其縮影,落地生根於鍾祥,並形成一種新型的地方戲曲劇種,這在我國中部地區的其他劇種或聲腔特點中並不多見。
梁山調主要分布於鍾祥的郢中、長灘、舊口、柴湖、磷礦、胡集、九里、文集、洋梓、潞市、長壽、豐樂、冷水、石牌、東橋、客店、張集等鄉鎮,以鍾祥為中心輻射周邊的東寶、沙洋、京山、宜城、隨州、天門等縣市區。河南、陝西、江浙等地乃至上海都曾有過鍾祥梁山調戲班的足跡。據鍾祥石牌鎮古戲樓演出戲班題名實物佐證,清乾隆年間梁山調就在鍾祥開始盛行。與本地民歌和地方戲曲相融合,形成了行當較為完整、獨具聲腔系統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鍾祥梁山調相對於四川梁山縣的燈戲“胖筒筒調”來說,是質的變更和飛躍。清朝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葉調元所著的《漢口竹枝詞》刻本中說:“蘆棚試演梁山調,紗幔輕遮木偶場,聽罷道情看戲法,百錢容易剩空囊”,這時期,梁山調已經進入了大都會。“百錢容易剩空囊”可見其繁榮興盛的程度,也可見其受觀眾歡迎的程度。從乾隆末葉至道光末葉(1775-1850)。這一時期出現了花部“亂彈”諸腔與雅部崑曲激烈的爭勝場面,在“亂彈”諸腔取得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形成了各大聲腔系統和各種大型的地方戲。這期間,可以說是清代地方戲繁盛時期。梁山腔也正是在這期間形成的一個地方戲劇種,並搬演到了漢口。可以說,梁山調也是繁盛的清代地方戲和地方戲曲聲腔系統中的一枝花。
鍾祥梁山調是板腔體系的地方戲曲種類,屬南方曲風格,其演出劇目大多為生活對子戲和折子戲,男女分腔為旋式變化,自成風格。粱山調的基本內容主要表現在劇目、聲腔、表演三個方面。①劇目:1989年至1992年在國家戲曲音樂集成挖掘、收集時的統計,鍾祥梁山調大、小劇目有150多個。早期的鐘祥梁山調戲班,演出的劇目大多為生活對子戲和折子戲。通過自身發展、借鑑和創新,已具備從演小戲、折子戲過渡到演宮廷戲、武打戲,具有較寬的包容性。清道光年間,開始移植大劇種的劇目,充實自己的演出,如《開鐵弓》、《三哭殿》、《破洪洲》、《樊梨花》等40餘個大本頭戲。梁山調傳統保留劇目有:《描容》、《打蘆花》、《蘆林會》、《趕子放羊》、《朱氏割肝》、《胡迪罵羅》等70餘個大、小劇目。這些劇目從清朝演到建國前夕,大戲能唱兩個小時,小戲要花四十分鐘,唱一台戲一般20餘人。鍾祥梁山調所演出劇目的內容,大多貼近百姓生活,反映身邊事、身邊物和身邊情,勸人棄惡從善、孝敬長輩等,從而達到啟迪人、教育人,促進家庭和睦、鄰里團結之效果。②聲腔:鍾祥梁山調正腔為“咿咿腔”。其特色為,拖腔腔調在“咿”字這個襯詞上(女腔更為突出)。即上句的前半部分用真嗓音唱,後半部分用假音唱,而下句前半部分用假嗓音唱,後半部分用真嗓唱。唱腔委婉動聽,吐詞清楚,通俗易懂,道白採用鍾祥方言。板式有趕八板、橫板、大字板、小字板。③表演:鍾祥梁山調的行當分旦、生、淨、醜四大類。旦行、生行的基本唱法為邊本音(即真假嗓)結合,老生、老旦、淨、醜行均用本嗓(即真嗓)演唱。解放前,唱梁山調是男性的專利,旦角、生角都由男人來演唱,六十年代,才出現唱梁山調的女藝人。
鍾祥梁山調現已被列入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