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林會

蘆林會

蘆林會,潮劇,傳統劇目。源出傳奇《躍鯉記》的“蘆林辯非”一折。描寫窮秀才姜詩偏聽母命,不顧夫妻情愛,錯休妻子龐三娘。三娘被休後寄居尼庵,一日,為烹鯉孝敬婆婆到蘆林採薪,恰與姜詩相遇,據理陳情,與之辨明冤枉。姜詩深受感動,有意重續舊好,但恐冒“順妻逆母”之名,悲痛之餘,難以自決,夫妻只得灑淚而別。

演員表

姜 詩:黃映偉 龐三娘:洪楚雲 林漫釵

劇本分析

戲校歷史上,《蘆林會》記錄本由三期演員學習班陳國隆、林少惠扮演;新本由許惠芳、紀樹章扮演;1979年恢復這劇目由林潔、陳學希扮演,以後歷屆都教授這個教學劇目。加工修改本由正規班級排演,1960年4月參加汕頭地區文藝匯演作觀摩劇目交流演出,繼而7月份參加首屆青少年演員匯演獲得好評。1961年拍成大型教學紀錄影片《乳燕迎春》,是其中教學劇目之一,由許惠芳、紀樹章扮演龐三娘、姜詩,發行海內外。

粉碎“四人幫”後,撥亂反正,1979年恢復傳統戲曲劇目,戲校首次恢復《蘆林會》,由林潔、陳學希扮演。林潔畢業後,由鄭小霞扮演龐三娘與陳學希扮演姜詩配戲演出。

出處

《蘆林會》是明代陳羆齋所寫的傳奇《躍鯉記》中的一折。《躍鯉記》的素材,取自《後漢書烈女傳》。它將姜詩之妻龐三娘的事跡,按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觀點,加以誇張和捏造,大大提高故事的反動思想,露骨地為封建說教,內容極為反動。

現在我們的《蘆林會》是利用它的某些可以改造的因素,把它改變成揭露封建孝道的戲。讓人們認識封建倫理道德的虛偽性和罪惡性。

《蘆林會》有崑曲林、潮劇本。其情節結構大致相同。例如崑曲《蘆林會》中的“三不孝”、“三條路”、“三撇不下”等重要情節,在潮劇《蘆林會》里全部吸收下來,同時,加強封建社會的壓力,突出婦女的悲慘命運,加重了龐三娘的戲,豐富了她的唱詞,增強對封建禮教的控訴,強化戲劇的思想性。(《文學遺產》曾發表文章評論崑曲與潮劇本,評定結果是潮劇本改得較好。)

故事梗概

西漢時,一秀才名姜詩,偏從母命,把善良純樸、毫無過錯的妻子的妻子龐三娘休棄,三娘被休後,寄居尼庵中,聞婆婆有病思食江鯉,她以紡織所得換來江鯉,遂到蘆林,采折枯枝烹煮孝敬婆婆。到了蘆林恰與姜詩相遇,遂據理陳情,與之辯明冤屈(即蘆林辯非),姜詩聽後,知道三娘冤苦,但書呆子的姜詩認為“母命難違”、“覆水難收”,雖有悔恨之心,但又不敢有逆“母命”和“聖訓”。後經三娘哀怨動人的肺腑傾訴,反覆地勸夫說夫,在團圓不得,求死不能的痛苦境遇中,泣血問天、罵天,這時姜詩才深為感動,決心重續舊好,表示拚死回家,明冤枉,掃非議,爭得一家骨肉再團圓。

主題思想

通過姜詩偏聽“母命”休妻,蘆林巧遇,蘆林辯非,三娘之辯冤,陳情勸夫,最後使姜詩思想轉變的事件,揭露和鞭撻封建社會宗教倫理道德的虛偽性和殘酷性。

我們的封建社會特別漫長。它因襲和發展了奴隸社會許多消極的東西,特別是“禮教”和“家長制”兩條繩索逐漸形成封建社會的精神支柱。接著又派生了不少摧殘女性的“王法”。如《大戴禮記本命篇》所載:封建社會“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謠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一言以蔽之,凡有不合封建家長心意的言行,都可作為休去妻子的“理由”。龐三娘悲劇的典型意義,就貴在於啟發人們對封建制度的深惡痛絕,群起而攻之。

在向“四化”進軍的新長征中,從理論上,一提封建制度,不再有人舉手贊成的了。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卻是另一回事,由於封建毒素浸入至深,有些人總是留戀著“薑母”和“姜詩”的想法和做法。

《蘆林會》給人以深刻啟示,我們必須大力宣傳、貫徹和執行“婚姻法”,讓廣大青年男女珍惜新社會、新制度,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感情基調

整個折子戲充滿淒楚怨憤,哀婉纏綿的感情基調,屬悲劇風格。

據說崑劇的的姜詩以醜行扮演。潮劇則以七分生三分醜融合體現姜詩的性格。當然各有根據和各有所長,但以生醜演姜詩,其迂腐、書呆氣則表達得更淋漓盡致。不管行當如何,應掌握哀怨感情基調,不能隨便插科打諢破壞劇情氣氛。

《蘆林會》段落、層次、要求

《蘆林會》分作四個段落層次,每段須達到一定的目的要求。

1、 蘆林相遇;2、陳情辯冤;3、勸夫托夫;4、泣血問天

蘆林相遇(從第一頁開頭……第五頁六行“有話改日再說吧!”)

三娘被棄,蒙垢偷生,寄居尼庵,到蘆林拾柴烹鯉,想起身世遭遇,不禁悲淚漣漣。姜詩因母病問卜求醫,經蘆林不期與三娘相遇,這裡展現舊社會受折磨、蒙垢、偷生婦女內心世界和迂腐、愚昧、可憐、可鄙的姜秀才“孝子”形象。

陳情辯冤

從五頁六行“龐:姜郎!”……十一頁倒數第三行“莫再言”

姜詩見三娘欲避走,可是,三娘為辯清不白之冤而攔阻姜詩。姜詩提出“三不孝”的不實之詞一一為三娘駁倒,姜詩雖有感動,但他受封建倫理道德中毒太深,明知三娘委屈,仍不敢違抗“母命”、“聖訓”,終認覆水難收。

這段申辯、傾訴。義正理直、婉轉哀怨。(如一二罪累及孩子和鄰右,都願自愛,不累旁人,又如訴說臨江汲水實情,理直怨訴。)

目的要求,刻畫姜詩要體現迂腐愚昧,揭露封建社會“孝道”的虛偽性和野蠻性。

勸夫托夫

從十一頁倒數第二行“姜郎慢走!”…十八頁倒數第七行“忘恩負義”。

姜詩既以覆水難收拒絕,三娘又以九載夫妻,在家含辛茹苦和被休棄後給她難言之痛苦境況來勸姜詩回心轉意。可是姜詩雖有所動,還是愚昧無知地以要維護“門楣”來推卻。三娘在重圓絕望情況下只得跪求姜詩,望撫養好七歲孩子,殷殷囑託。(這段要感情真摯,聲淚俱下訴說,希望以九載夫妻過程,含辛茹苦,上奉婆婆,下撫孩子,外睦親朋閭里,克盡婦道,以及被休後的處境,路人指衣劃背的謗議來說服姜詩)。

從這裡給我們清楚地看到封建宗法下的婦女含辛茹苦的可憐,家庭與社會輿論壓力的可恨。更在姜詩身上看到封建禮教使他愚昧無知的可悲形象。(小高潮)

泣血問天

從十八頁倒數第八行“姜:哎呀……劇終”

姜詩獲知三娘來蘆林,是採薪烹鯉,敬奉叫子休棄妻子的婆婆,又見三娘采枯枝被刺傷雙手,血跡斑斑,大受感動,恍然大悟,才覺三娘“孝義俱全”,只嘆自己心長力掘,因而提出幾條去路,三娘認為條條去路盡阻塞,只有死路一道能通行,但又念親老兒幼郎孤苦,三娘負屈未辯明,如今郎明冤枉援無力,負我苦心一片誠而悲痛欲絕,泣血問天,罵老天。因而促使姜詩思想真心轉變,表示拼將一死歸家去,明冤枉,掃非議,接妻回家轉,一家骨肉再團圓的決心。

這段姜詩明知三娘的孝義,但仍懾於“母命”的壓力,不敢有所反抗。仍羔羊似的屈服於舊倫理觀念。三娘在求生不得,求死又不能的情況下悲憤控訴,泣血問天,揭露封建社會倫理道德的虛偽、罪惡,道出了舊社會千萬婦女的痛苦心聲,悲慘氣氛濃郁,從而促使姜詩思想的真覺醒,敢於表示,拚死回家去明冤枉,掃非議……

人物分析

龐三娘:是舊社會善良、溫順、合乎封建道德的“賢妻良母”的典型。是宗法、倫理、孝道下的犧牲者。她上奉婆婆,外睦閭里,克盡婦道,勤勞耕織,體貼丈夫,撫愛孩子……有感人肺腑賢慧的一面,但她又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而有與封建傳統不相協調,剛烈反抗性格的另一面。這兩種稟賦是渾然一體地結合著。她無辜被休棄,蘆林相遇,渴望辯非重圓,委婉地擺事實,證明含冤負屈,是外柔中剛的表現,當丈夫對她仍然誤解時,她寧願蒙冤負屈,也不願兒子鄰居受累,這是崇高的情操、善良婦女的形象。當姜詩死抱“母命不可違”信念,對她的冤屈表示無能為力為她申辯時,她憤憤地責問:“你定欲置我死地,居心何在?”姜詩回答她“無非為著姜家門楣”,她進一步揭露“無故休妻這就是你姜家的好門楣。”真是一針見血,刺到姜詩心靈深處,狠狠揭穿他虛偽性。當她認為姜詩執迷難返,希望已絕時,只好跪下揮淚托夫……莫為無娘虧待小嬌兒……要教她長大成人,做一個通情達理男兒漢,莫學那“薄倖書生忘恩負義”。這裡既體現慈母愛子的一付熱心腸,也給愚昧、迂腐的姜詩狠狠的諷刺。最後對三條出路的答覆,簡直是一篇對封建道德血淚交集的控訴,封建倫理道德的兇惡面孔暴露無遺。為古代含冤受屈的婦女,一傾不平之氣,這些表現三娘的聰慧和剛強之處。

姜詩:長期受封建禮教的薰陶,具有頑固的封建道德觀念,思想和精神面貌是迂腐、愚昧、僵化。隨著事件的發展,又漸漸地覺得內心的矛盾與隱痛,而到某些程度的覺醒,最後終於轉變傾向到三娘一邊而也去向母親跪求。他是一個受毒害又毒害別人,可恨、可憐、可非、甚至可笑的人物。

如對母病了迷信“求神問卜望指迷”。對三不孝問題龐三娘已辯明清楚,而姜詩還“孝”迷心竅說“母命怎違逆,聖訓不可忘,休因柔情背孝道……覆水難收莫再言。”

及至再經三娘敘述當年在家含辛茹苦,被休棄後路人指背笑罵,無辜受辱的痛苦時,還認為“也是為了姜家門楣,不得不忍啊!”當三娘指出無故休妻,這就是你姜家好門楣的虛偽性時,姜詩思想上雖有所觸動,可是還執迷不悟地說“為人子,言五倫,重孝道,孔孟有言,詩書有載,怨只怨你我命乖蹇。”又當三娘跪拜陳情時而姜詩驚愕地說:“此處乃是大路邊,非比深山野谷無人來,知者怪我背母會妻敘離情,不知者責我枉讀聖賢書,不達周公禮,蘆林戲人妻,到那時我縱有百口也難分辯。”一付書呆子酸秀才迂腐、愚昧、無知、可憐的嘴臉,可恨可鄙的形象披露無遺。

直到三娘灑淚託兒,見其折枝烹鯉,血染雙手時,還只是在封建道德觀念上同情三娘是個“孝義俱全”,願求“老娘心迴轉”,希望得到團圓。但又估計母親的鐵石心腸不能改變,只有表示:“長挑孤燈伴黃卷,舐犢護兒慰嬌妻”的可憐可悲的打算。在對三條路的選擇,三娘陳述“難道你妻還惜生?只為著親老兒幼郎孤苦,三娘負屈未辯明……”姜詩恍然覺悟地說“原思奉孝執禮,卻落得忘恩負義”,最後終於勇敢地喊出“到如今拼將一死歸家去,明冤枉,掃非議,定欲接妻回家轉,俺一家骨肉再團圓。”它告訴我們封建倫理孝道如此尊嚴,不可動搖,實際卻是空虛,經不起生活真情的衝擊。具有頑固的封建道德觀念的姜詩到最後終於覺醒,敢於向母親說理去。實質上是對封建禮教的虛偽罪惡的覺悟,只有反抗鬥爭才能有個人家庭的幸福。

詞句解釋

共有28個詞句的解釋,這是要求學劇目者,首先要認真讀劇本,懂得詞意,才能唱出內心情感。

28個詞:

孔孟有言;乖蹇;不達周公禮;薄倖書生;諄諄叮嚀;妻荊;破鏡難重圓;孤燈伴黃卷;再醮;無辜休棄;蒙垢偷生候明鏡;甘旨;一片精誠誰鑑諒;安怡;棄路邊;復水難收;言之鑿鑿;靦腆;跋涉艱難;聖訓;茹苦含辛;閭里;胼手胝足;門楣;五倫;稍懈;孝悌;舐犢護兒。

爭鳴意見

《蘆林會》揭露封建道德的虛偽性、罪惡性是成功的。

但有其難以克服的弱點,這就是在解決矛盾時,不是讓他們根本否定封建孝道,而是讓龐氏和姜詩仍在承認封建孝道的基礎上統一起來,所以仍舊帶有某些封建性的值得批判的東西。

寫姜詩的性格隨劇情的發展從消極轉到積極,從服從母命轉到與母親說理就結束好呢?還是寫他最終能為力,最後只能與三娘一起跪求蒼天拯救或痛哭蒼天無眼,從而喚起人們對三娘姜詩的同情,而對封建道德的憎恨好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